有一種家禽它生活在魚米之鄉太湖流域江蘇省,在當地曾經是家喻戶曉,家家戶戶都在養殖,它就是太湖鵝,由於外來品種的衝擊,太湖鵝的數量一度出現了瀕危。但是太湖鵝的風味一直深受市場歡迎,特別是「爊鵝」這道美食,以前就是取材於它,而且很多消費者對它還流連忘返。
現在由於外來鵝種進入市場,進而使得太湖鵝養殖的數量逐漸減少。所以現在對於「爊鵝」的製作,餐飲市場不得不用其它鵝來代替,但是這外來鵝的風味卻遠不如過去的太湖鵝了。
這太湖鵝雖然個頭小,但是它的成熟性早、繁殖力高等特點,最主要的是它的肉質非常細膩、口感豐富、入口鮮香。那為何這太湖鵝的風味獨特,別具一格呢?有關專家介紹,太湖鵝的生長周期較長,長勢慢,但是肉質相比普通的鵝肉嫩,脂肪含量高,吃起來就會有香滑感。
發現了太湖鵝的這些優點後,你是否也想養殖這種鵝呢?
在農村多地都適宜養殖太湖鵝,太湖鵝的養殖一般以野外放養為主、補飼為輔。野外可以採食野草,也可以飼餵禾蕒草、庫麥草等這樣的人工牧草,種鵝在寒冬季節處於休產期,這個時候就應該以粗飼料為主,當然應該還補充適當的精料。種鵝在產蛋前一個月,就要飼料種鵝的日糧,補飼中粗蛋白質的含量應該在17%左右,在繁殖階段,養殖戶要給予充足的混合飼料,可以按照體重不同來飼餵,一般補喂量在200~300克。日常附加一些優質的粗飼料。對於兩年以上的種鵝,主要依靠野外的各種粗料,迴圈後再添補少許精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