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2020年11月18日21:56:03 美食 1738

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 天天要聞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食譜都將糖列為烹飪的必備食材,糖甚至常常成為專業廚師進行料理創作時的點睛之筆。在西方人鍾情於糖之前,其實蔗糖早已在不少歐洲國家被廣泛應用。

在西方社會,法國人最早在烹飪中使用糖,這不僅是由於17世紀法國醫生就開始推崇的緣故,更因為添加了糖的食物吃起來會更美味。例如,一度被視為平民食物的燕麥,在加糖食用後,一躍就成為了當時法國的時尚商品。

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 天天要聞

在17世紀的歐洲,隨着糖的逐漸普及,窮人也漸漸獲得了吃糖的權利,但真正將糖在餐飲中發揚光大的還是會吃的法國人。法國人不僅發明了甜點,還隨着時間的推移將「甜點」不斷完善,直到現在發展成為不僅是法餐,還是標準西餐的最後一道壓軸菜。

沒有人能真正解釋為什麼甜品會成為法國菜獨特甚至極致的特徵。在甜品出現之前,甜味菜肴和鹹味菜肴的區分並不特別明顯,但在甜品出現之後,這兩個口味的菜肴便分道揚鑣,日漸成為西餐里的兩個重頭戲。

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 天天要聞

18世紀,法國文化對於歐洲各國的影響達到了鼎盛,一時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主流,因而法餐在歐洲也有着深遠的影響。無論法式甜點在哪裡落地生根,人們都會在裏面添加大量的糖——冰激凌、布丁、蛋糕、奶油餡餅,甚至是葡萄酒——這類食物的主要原料都是糖。

與法國菜偏好相近的還有英國菜,都選擇了把甜點作為了正餐的最後一道工序,但相對來說製作工序更簡單一些。根據1741年出版的《錢伯斯百科全書》記錄,英國甜點主要包括「水果、糕點和糖果」等。

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 天天要聞

精緻的烹飪文化一直都是法國人的拿手好戲,而且是根植於特權階級社會之中的,使得中產階級也開始不遺餘力地跟風模仿,到18世紀初,布丁已經成為小康家庭最喜歡的甜點,它的口味、形狀和大小各異,但無一例外都需要加糖。

識糖 | 加在菜肴中的糖,徹底改變了西餐的格局 - 天天要聞

等到後來布丁從法國流行到英國,「布丁」這個詞就像「糖果」一樣,成為了英國人甜點的代名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蝦客島】「蝦盟主」的四季鮮蝦夢:帶農民當股東 讓川蝦不斷貨 - 天天要聞

【蝦客島】「蝦盟主」的四季鮮蝦夢:帶農民當股東 讓川蝦不斷貨

仲夏深夜,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川渝龍蝦集散中心內燈火通明,集散中心負責人鄒富文正和工人們一起將當天收購的小龍蝦分揀、打包、裝車,一箱箱鮮活的小龍蝦乘上整裝待發的冷鏈物流車,24小時內從田間直達全國餐桌……這樣的場景,小龍蝦收購旺季的每個夜晚都在上演——這是川蝦搶「鮮」出川的脈搏在跳動。 「忙到凌晨是常態...
這碗以省會命名的湯,真的適合夏天喝! - 天天要聞

這碗以省會命名的湯,真的適合夏天喝!

持續高溫,讓不少人的食慾也有所減退。不過,一道「貴州省湯」正在悄然出圈,這個用嫩南瓜、四季豆和清水煮出來的素瓜豆湯,有網友表示「炎熱的夏天什麼都吃不下,就靠這碗湯,清涼解暑」。以省會命名,這碗湯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真的是解暑「利器」嗎?為了「尋求真相」,記者也去菜場買了所需食材,煮了一鍋「貴州省湯」...
「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鍋,要上市了 - 天天要聞

「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鍋,要上市了

「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 今年2月,一場「毛肚火鍋發展研討會」直播上,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一語激起千層浪。「火鍋不是給底層人民吃的」「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了,哪怕吃個麻辣燙」,....
衚衕酒吧聽搖滾、KTV里吃火鍋,今年暑假的寶藏「必玩榜」來了 | 微觀察 - 天天要聞

衚衕酒吧聽搖滾、KTV里吃火鍋,今年暑假的寶藏「必玩榜」來了 | 微觀察

八達嶺上空親手駕駛直升機,瘦西湖邊「三把刀」配淮揚菜,東北趕早市一口氣逛吃……這個暑假去哪玩?7月9日,大眾點評「必玩榜」煥新升級,共81城3485個玩樂地上榜,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杭州為上榜數TOP5城,湖州、景德鎮、清遠、柳州、麗江等25個中低線「寶藏城市」也出現在榜單上。81座城市的3485家玩樂地上榜(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