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消息,中國證監會發佈實施《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共分為8個部分、18條措施,聚焦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突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推動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集聚。
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
推動養老金、險資擴大投資範圍
《實施意見》共分為8個部分、18條措施。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周小舟指出,《實施意見》是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
周小舟表示,《實施意見》聚焦「五篇大文章」重點難點問題,結合落實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等部署要求,研究提出更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舉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聚焦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包括:進一步健全精準識別科技型企業的制度機制,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完善科技型企業信息披露規則;優化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適時擴大發行承銷制度試點適用範圍;多措並舉活躍併購重組市場,優化併購重組估值、支付工具等機制安排,等等。
二是加大投資端改革力度。包括:落實好《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及實施方案,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完善投資顧問制度規則;推動養老金、保險資金等合理擴大投資範圍,推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建立健全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等等。
三是發展多元股權融資和多層次債券市場。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明確任務。《實施意見》圍繞完善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作出多方面安排。包括:促進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環,推進基金退出「反向掛鈎」政策優化和實物分配股票試點,研究完善基金份額轉讓機制,發展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基金(s基金);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健全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綜合服務;推動科技創新公司債券高質量發展,探索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鄉村振興債券,等等。
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佔比過半
集成電路等行業併購重組顯著增多
2024年,中國證監會重點圍繞做好科技金融這篇文章,先後發佈實施「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併購六條」等政策文件,不斷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監管體系和市場生態。
據周小舟介紹,截至目前,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均超過九成,全市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家數佔比超過一半。2024年下半年來,併購重組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尤其是集成電路等硬科技行業領域併購重組活動顯著增多,收購未盈利科技型資產、「a並h」等標誌性案例順利落地。
此外,周小舟表示,近年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向半導體、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規模佔比持續提升,目前在投項目超過10萬個,在投本金超過4萬億元。科創債試點以來累計發行1.2萬億元,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
同時,周小舟介紹稱,資本市場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例如,截至2024年底有2200餘家上市公司披露esg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同比增長超兩成,進一步彰顯了優質公司投資價值;綠色公司債券發展勢頭強勁,試點以來累計發行約8700億元;截至2024年底已有350隻、3100餘億元綠色主題基金,綠色主題基金快速發展等。
再如,建立健全全國股轉系統與區域性股權市場合作對接機制,便利專精特新等中小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通過考核評價等制度安排,推動行業機構加大普惠金融業務投入和中小微企業服務力度。
還有,截至2024年底已有近300隻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公募基金行業受託管理各類養老金資產超6萬億元。穩步推進證券期貨行業技術自立自強,開展「數據要素×資本市場」專項試點,發佈首批11個試點項目等。
周小舟表示,中國證監會將制定細化落實工作方案,切實抓好《實施意見》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的協同配合,合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實施,共同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積極回應市場關切。
二是壓實行業機構責任,發揮好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端正經營理念,加強組織管理和資源投入,因地制宜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三是統籌發展與安全,強化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糾正,從嚴打擊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為名實施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黃順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