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繼續調整 市場擔心融資爆倉風險 券商:有一到兩個交易日補倉時間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彭水萍

2月5日早間,a股市場持續調整,滬指一度跌破上周低點。但臨近午市收盤,北向資金髮生凈流入,指數跌幅收窄。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對融資爆倉擔憂不脛而走。有網絡截圖顯示,有說法是「只要今天收盤低於130%(維保比例),並在4點之前沒有補足保證金到130%,第二天9:30之前要麼補足資金到150%,要麼被動平倉至150%。」

對此,記者諮詢了兩家頭部券商營業部人士。兩家券商均表示上述說法不實。其中一家實施的標準是投資者可以有兩個交易日補倉寬限期,如果一直不補倉到最低線第三個交易日進行平倉;另一家實施是當維保比例低於115%的次日進行平倉。同時表示,周一早上其所在營業部均無平倉,但有投資者進行了追保。

各券商公示標準不一,一般而言會有追保寬限期

記者查詢各家券商網站發現,目前各大券商實行的追保比例、強平比例等並非完全相同,但大多數並無低於130%就進行強平的規定。

如中國銀河的維保比例規定,補倉線為140%,平倉線為130%,最低線為115%,客戶信用賬戶維保比例低於最低線時,公司有權在下一交易日對客戶信用賬戶進行強制平倉。

國金證券實施的是警戒線140%、追保平倉線130%,追保到位線140%的標準,但還設置了110%的即時平倉線。

而據記者了解,在跌破追保線後,券商投顧會及時跟進通知客戶,按照跌破追保線當日收盤價開始計算,給予客戶一到兩個交易日進行補倉。「客戶一般或追加保證金,或自行清倉。周一上午營業部並無平倉客戶,但有追保的。」某頭部營業部投顧表示。

融資餘額跌破1.5萬億大關,仍有超過150萬投資者有兩融負債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1月以來,兩融餘額逐漸縮水,尤其是2月以來出現加速下跌。2023年12月29日,a股融資餘額為15792.86億元。2024年2月1日,a股融資餘額跌破1.5萬億大關,為14890.64億元,2月2日進一步縮水至14599.28萬億元。

但2月2日,當天融資買入金額有所放量,單日發生融資買入501.21億元,較2月1日的426.90億元增加約20%。

在大盤下跌過程中,投資者維保比例也有所下滑。2023年12月29日,a股平均維保比例為254.3%,到2月2日已經下滑至225.9%。不過這一維保比例總體而言也遠高於業內通用的150%預警線。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2月2日,開立了融資融券賬戶的個人投資者共有682萬名,機構投資者為52685名。當天共有18.72萬名投資者參與了兩融交易,截至收盤,仍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為156.79萬名。而在2月1日收盤,有融資融券負債的投資者為157.72萬名。這就是說在2月2日大跌行情中,融資盤規模仍保持穩定。

轉融券與融券餘額均出現下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融券新規的實施,最近一周轉融券餘額、轉融券融出股數,以及融券餘額等都出現連續下降。

1月28日,證監會宣布進一步加強融券業務監管,具體包括:一是全面暫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將轉融券市場化約定申報由實時可用調整為次日可用,對融券效率進行限制。因涉及系統調整等因素,第一項措施自1月29日起實施,第二項措施自3月18日起實施。

證金公司數據顯示,2月2日,轉融券餘量為69.04億股,轉融券餘額861.21億元,1月29日轉融券餘量為70.58億股和949.71億元,分別下降了1.54億股和88.5億元。融出股數也在下滑,較1月29日下降約0.436億股。

與此同時,融券餘額也在下滑。2月2日收盤,a股融券餘額為637.1億元,較1月29日收盤的687.3億元減少了50.2億元。

中金公司指出,作為資本市場基礎交易制度之一,融資融券制度在完善價格發現機制、提高市場定價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着相關制度規則不斷完善優化,更加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更貼合資本市場的實際運行情況,有助於提升投資者回報及獲得感。

此外,2月2日,中證金公司發佈《關於做好暫停轉融通借入證券實時可用業務仿真測試的通知》稱,為做好暫停轉融通借入證券實時可用技術準備工作,定於2月19日至3月1日在測試環境組織具有轉融券及做市借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開展業務仿真測試,要求各證券公司高度重視,做好系統、流程、人員等各方面準備,按照要求做好測試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