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475期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首期規劃發佈
今日(8月29日),由國務院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正式對外發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第一時間表態,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公布表示歡迎。
李家超指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十四五」規划下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也是建設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合作區是銜接深港的重要組成部分,可體現「一國兩制」。香港特別行政區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發揮港深強強聯手的優勢。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感謝中央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的大力支持。相關規劃的公布,為港深兩地在創科發展的合作注入了新動力,推上了新階梯。香港特區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協同推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一國兩制」下「一區兩園」的優勢,包括爭取落實促進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措施,實現創科深度合作的橋頭堡,並讓香港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李家超續說,香港特區政府會完善創科生態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特區政府正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以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加速香港科技產業的整體發展。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即港深創科園的第一期規劃也於今天對外公布。據悉,香港園區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的總樓面面積預計可達一千萬平方呎,當中會有平房式以至樓高30多至40層的辦公室及研發大樓、產學研大樓、適合新科技與先進製造的高規格設施等。
港深創科園發展規劃視圖景
港深創科園第一期會規劃有不同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區、產學研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新科技先進制造區,以及人才住宿區,並有訪客住所、商業及附屬設施等。這既可促進多元創科生態圈的構建,亦可打造具活力及綠色生活的新社區。港深創科園首批三棟大樓正全速興建,會於2024年底起逐步落成,提供包括可支援高規格濕實驗室的大樓和設施以及人才公寓。港深創科園第一期餘下用地將透過招商引資,藉助市場力量提速提量,興建高質量的科研及產業設施。港深創科園公司也積極為未來招租招商的工作做好準備。
香港特區創科局局長孫東今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市政府緊密連繫,在「一區兩園」的基礎上,爭取落實促進各項創新要素跨境流動的措施,讓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匯聚全球創新資源,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創新協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
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
香港特區政府今日(29日)宣布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由香港證監會前主席唐家成擔任小組主席,專責小組8名非官方成員來自金融業界,官方成員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證監會、金管局及港交所代表。
據悉專責小組將全面檢視影響市場流動性的內外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制度、市場結構、交易機制等方面。專責小組亦會就提升香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促進其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向重點市場的發行人和投資者推介香港股票市場等事宜,提出具體建議。
唐家成(資料圖) 圖源:星島日報
港交所歡迎香港特區政府成立專責小組,表示支持所有幫助提升香港市場流動性、便利性和吸引力的措施,並期待與其他小組成員緊密合作,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證監會亦表示,支持成立專責小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香港需緊貼市場的變化和需要,作出策略性和前瞻性的規劃,通過短、中、長期的措施,提升競爭力,加速發展。他續說,專責小組匯聚了業界的領袖和專業人士,以及金融監管機構和市場參與者的代表,我期待他們合力為香港建設更蓬勃、更具競爭力和更具活力的資本市場,向特區政府出謀獻策。
唐家成表示,很榮幸主持該非常重要的專責小組,期待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工作組的所有成員合作,與財庫局、證監會、聯交所及金管局的領導共同探討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唐指,「他們每個人都在我們的資本市場上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而小組將儘快開始工作。
香港股市低迷,特首李家超8月27日出席《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後宣布,由財政司司長成立小組,專責研究股票市場流動性,財政司司長會在本周宣布此小組的工作細節,希望儘快展開小組的工作,儘早向行政長官作出建議。對於會否降低股票印花稅,李家超指不同的可能性都會研究,相信增加股市流動性,會有短期及長期措施,工作限小組會專業及細心研究。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亦提倡調整或取消股票印花稅,或考慮參考A股實行單向印花稅。協會主席鄧聲興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高印花稅情況下,大市成交減少,對稅收反而是得不償失。
香港教聯會提倡立法推行愛國主義教育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香港教聯會今日(29日)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10項建議,其中包括進一步推行愛國主義教育;為維護教師專業和素質,建立新機制處理教師專業失德個案;應對學齡人口下跌,建議在不縮減班級的大前提下採取彈性措施等建議。
香港教聯會建議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推行國民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同時通過宣傳中華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並加大投放資源支援本地愛國主義教育場所的建設,結合理論與實踐推行每年一次的「國家意識周」活動,讓學生參觀內地社會成就展或大型建設項目,培養青少年的愛國熱情。
圖源:香港文匯網
香港教聯會還建議加強對新入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建立新機制處理教師專業失德個桉,定時公開投訴的細節,持續檢視和優化基本法測試安排,以及提供專款聘請代課教師,以靈活調動人手。
對於香港學齡人口結構性下跌,中小幼面對收生不足,教聯會建議在不縮減班級的大前提下採取彈性措施、適當調整開班線和浮動派位。兼顧校情與區情、配合北都發展吸引內地學童、支援跨境生、鼓勵學校合併等,以應對香港學齡人口下跌的衝擊。
香港首批大灣區資訊站投入使用 助力香港市民了解內地
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28日宣布,首批「大灣區資訊站」數碼資訊平台正式投入服務。首批「大灣區資訊站」共七部,分佈在香港不同地區。「大灣區資訊站」涵蓋豐富資訊,包括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歷程、不同領域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措施。同時,平台加入短視頻介紹港人港企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和發展的實用資訊,涵蓋申領居住證、開設銀行戶口、購置物業、入學安排、稅務安排、醫療社保等範疇。
香港特區政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陳潔玲表示,設立「大灣區資訊站」是香港加強宣傳大灣區建設的其中一項推廣策略。特區政府將繼續利用不同平台,提供更多有關大灣區發展的信息,讓更多人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優勢,為港人港企創造更大的發展機遇。
圖源: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社交平台
作者丨段曉卿,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