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2025年06月09日13:50:14 財經 8079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上次我們關注民企在土拍中的表現,還要追溯到去年的11月(最近民企開始積極拿地了)

當時盤點了一連串拿地的民企,包括有:

江蘇的華宇地產、昌久置業,湖北武漢的祈源地產,陝西西安的京頤置業、鼎誠智和、文啟星途,廣西的凱譽匯和永鑫達,還有廣東的宏宇地產……

最近半年來,各地土拍都拿出了更多更好的地塊,從廣州、杭州、成都再到長沙、福州等等

也隨之湧現出了更多不一樣的民企,拿地金額、面積佔比也較前兩年有明顯提高

截止4月22日,中指研究院統計重點22城溢價成交宅地中,民企拿地金額佔比來到了24%,比2024年全年提升了7%

克而瑞公布的前5月房企新增貨值排行榜中,拿地金額百強中有接近三成民企現身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讓我們看看具體都是哪些民企,以及新拿的地塊都有哪些不一樣

01 

都是哪些民企今年冒出來拿地

我們梳理了今年以來,比較有代表性的20宗民企拿地情況

可以看到,年初前三個月,在核心城市拿地的民企還主要是濱江和大華老牌集團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開年來勢洶洶的濱江集團,兩度打破了杭州的樓麵價紀錄

先是1月24日,以64834元/平的樓麵價拿下民生藥廠寶地

僅僅過去60天,又以69.86%的溢價率摘得原水電新村地塊

樓麵價高達77409元/平,直接捅破了地價天花板,登頂杭州「地王」寶座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一舉超越了廣州,在全國範圍內僅次於上海、北京和深圳

到了上海三批次土拍最吸引的靜安大寧地塊

這兩年較少拿地的大華集團殺了出來,以32.31%的溢價率競得,樓麵價92659元/平刷新了區域紀錄

也是繼去年年底徐匯龍華地塊後,上海土拍市場再次由民企主導核心地塊爭奪,非常有標誌性意義

接着各地冒出了更多小眾非主流的民企

合肥方面,大富的名字不算陌生,在當地開發了大富山莊、大富鴻學府、大富綠洲等多個新房

安徽融源泰置業本身由內蒙的一家路橋企業全資控股

實際和融創地產密切相關,這回第一次出手拿地就是奔着改善產品去的,開發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南京的這兩家民企都是首次進軍當地的住宅項目開發

一家是上海購房者已經有所熟悉的宸嘉發展

還有一家是江蘇十朝春置業有限公司,其母公司為江蘇國瑞門窗有限公司

長沙的這宗地足足經過了24輪的激烈競價

嘉信地產才從中海、金茂、綠城、保利等一眾頭部房企手中搶下來

重慶的海成集團則是深耕汽博板塊,算上最新拿地,這兩年來已經拿了6宗地,進行深度連片開發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而這個月剛落幕的兩場土拍

6月5號,溫州的本地民企天景房地產,以高達55.24%的溢價率拿下了甌海區的一宗宅地

同日還有北京昌平區兩個地塊被聯合體拿下,名單中也再度出現了貝好家這樣的新晉民企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這四家公司將各自發揮優勢聯合開發,其中貝好家主要負責以c2m理念為項目提供精準產品定位方案

這也是它在北京落地的第三個該模式的合作項目

一番盤點下來,不得不感嘆,如今這些民營房企正呈現逆勢崛起之勢

02 

這些地塊都有什麼先天優勢,推動民企重回土拍「牌桌」

俗話說,不拿地等於慢性死亡

尤其對中小民企來說,三年不拿地很容易引發生存危機

但現在拿地也不是那麼好拿的,在選擇地塊時更要慎之又慎,拿地策略也發生了巨大轉變

各地政府「對症下藥」,及時調整供應和取消多項限制,今年拿出了諸多壓箱底的寶藏地塊

第一大優勢就是容積率全面下調,低密成主流

3月初,全國容積率2.0以下的在售地塊佔比達到44%,為近四年新高

同時還進行明確限高,標誌着高層住宅時代漸行漸遠,一個全新的低密時代正在來臨

民企拿的地塊容積率和高度,也是一個比一個低,今年有超過一半的容積率都在2.0以下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廣州把天河智谷地塊的容積率,從2.5主動降到了2.07,高度限制在60米以內

宸嘉發展首次在南京拿地,也是看中了1.2的容積率和35米的限高,是南部新城板塊第一個主打「低密改善」的宅地

產品打造奔着四代宅方向的低密洋房而去

溫州甌海區的中央綠軸地塊,三面環水條件相當優越,容積率更是低至1.05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將有效彌補板塊內低密住宅不足的局面

第二大優勢是地塊規模小、總價低,為資金鏈較緊張的民企拿地開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的地塊出讓越來越小了

去年上海土拍有半數的土地面積都在1.7萬平方以下,疊加2.0左右的容積率,就意味着單一項目的規模不超過3.5萬平方

而且很多三四線城市存在較多低價出讓的地塊,即使溢價率超過20%,最終的成交總價也不高

據統計,今年2月初,全國超過五成的地塊總售價在15億以下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通過拿「小而美」的低密地塊,把總金額控制在10億左右,可以顯著減輕開發風險

最為典型的就是5月成都土拍,3宗地塊總價剛過10億元,最終均由民企拿下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匯總的這10宗地加起來不到45億元,平均每宗地的總價不到4億

第三大優勢是配建、自持等的限制更少,繼續降低民企的拿地成本

通過取消競配建、競自持、優化出讓條件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房企參與土拍的積極性

像敏捷集團在廣州拿的番禺地塊,就規定可以拆分、無需捆綁進行出讓

濱江集團拿的杭州奧體bj1706-10地塊,各項指標都進行了優化

包括地塊面積、容積率從6.0到2.7、建築密度從45%下降至28%,綠地率也來到從25%提升到35%,限高80米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圖源杭州規劃與自然資源局

深圳也重新調整了多個地塊的規劃方案,比如把寶安兩個地塊的商業面積減小、住宅面積擴大

最後就是配合「好房子」打造,多項開發規則都在優化

這些地塊不光是總體的容積率低、高度低

而且室內的陽台、露台、飄窗,公區的風雨連廊、架空層等細節也開始優化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有多個省市陸續發佈了住宅提升的設計指引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安徽要求新房小區人車分流,重慶鼓勵四代宅建設,蘇州則指出改善型住宅應設置獨立的儲藏室、前置過濾器和直飲水機等

這一系列的調整和導向,給開發商造好房子留出了足夠的利潤空間

大大激發了民企拿地的熱情

03 

為什麼此時此刻,這些民企會選擇逆勢拿地

這幾年拿地的民企,除了濱江這種大型千億級的老牌房企,以及貝殼這樣新成立的跨界房企

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實力新銳」的中小型民企,堪稱中流砥柱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他們早些年謹慎加槓桿,沒有沖千億規模,負債低

但仍然保持了不小的投資規模,現金流和流動性也相對充裕

不少還帶有一定的背景,比同行更具有韌性

比如成都新希望地產的母公司是新希望集團,偉星房產背靠偉星集團,得力地產的背後母公司則是文具大王得力集團

此時此刻,重新拿地一是看到了樓市回暖,進入階段性復蘇

國家統計局4月數據顯示,多個大中城市走出了「小陽春」行情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新房價格基本企穩,二手房同比降幅繼續收窄,部分已經真正築底反彈了

使得房企對核心城市新房銷售回穩的預期增強

二是政策支持下,各地供地都在「控量提質」,提升了民企的補倉意願

不久前江蘇省新發的公告就明確規定,南京將在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配置時,進一步向民企傾斜支持

並靈活採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等方式供地

成都則是主動加強與民企的聯繫,多次組織看地團、看房團、看展團

三是對民企自身來說

他們也需要及時優化貨值結構,且上半年集中拿地可加速周轉,以支撐全年業績

畢竟現在三四線城市賣得好的新房,主要都是新一代產品

以四代宅和高得房率為突出代表,去化率基本都在60%以上甚至日光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這些都在不斷擠壓手上存量地塊和項目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難賣,降低企業的流動性

順勢而為在核心區域拿新地,可以很好地改善貨值結構,提升優質貨值佔比

04

經過了金三銀四的火熱、五月的平穩,目前各地樓市都在穩定發展中

儘管當前民營企業融資整體仍具挑戰性

但部分財務相對健康、成功渡過調整期的民企們

今年集體選擇重返土拍市場,抓住土地市場低位真金白銀進行「補倉」

優先拿一些高周轉、去化快、利潤空間充足的項目,優化土儲結構

這樣「精耕細作」的拿地策略,比起高周轉時期的激進拿地,也顯得更加理性

不僅有助於提振地方土地財政,也將形成更加健康的土拍市場競爭格局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以上為正文,來自遠山

這是真叫盧俊公眾號的第6110篇原創文章

為什麼最近民企突然積極拿地了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上半年銷售額破117億元!胖東來不擴張反而關店? - 天天要聞

上半年銷售額破117億元!胖東來不擴張反而關店?

在傳統商超行業不斷承壓的當下,胖東來又交出了一份令人驚嘆的成績單!根據胖東來官網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6月30日,胖東來商貿集團2025年合計銷售額超過117億元,其中6月單月合計銷售額約16.8億元;前半年各業態銷售中,銷售額最高的為超市業態,約63.5億元;各門店銷售中,銷售額最高的為時代廣場店,單店業績約為27.6...
穩定幣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華爾街看衰估值,熱錢開始套現 - 天天要聞

穩定幣第一股高位回落近40%!華爾街看衰估值,熱錢開始套現

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Internet Group(下稱「Circle」,股票代碼CRCL)一上市便眾星捧月,但經歷了近1個月的炒作,面對畸高的估值,散戶、機構炒家開始紛紛獲利離場,華爾街投行也紛紛發佈中性觀點報告以提示風險。 Circle在6月5日上市,短短兩日內股價暴漲至138.57美元,相較發行價(31美元)的累計漲幅高達347%。6月16日跳..
7月A股關注哪些風險? - 天天要聞

7月A股關注哪些風險?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國際金融報記者 朱燈花7月1日,A股市場表現分化,與前幾日態勢有所不同,滬市跑贏深市,但整體漲跌幅較為溫和。受訪人士表示,本月需重點關注政治局會議、中報業績,以及國際環境與地緣風險的擾動。滬市跑贏深市7月的第一個交易日,
數據復盤 7月1日 - 天天要聞

數據復盤 7月1日

轉自:EarlETF7月1日,萬得全A指數漲跌幅為+0.27%,成交額為14965.31億,相較上一交易日變動為-208.39億。7月1日,主要市場指數中,表現最好的是中證紅利,漲跌幅為+0.81%,表現最差的是科創50,漲跌幅為-0.86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 天天要聞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文多「非洲之王」傳音控股正積極尋找手機之外的新增長點。近日有媒體報道,傳音控股(SH688036,股價77.80元,市值887.2億元)已成立出行事業部,探索兩輪電動車等相關業務,公司正在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鋪開兩輪電動車業務。日前,記者聯繫傳音控股方面核實並了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僅回應稱...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 天天要聞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6月2日,香港地產豪門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00017.HK)突發變故,遭遇「股債雙殺」。導火索是公司決定對四筆永續債延遲利息支付,其總規模為34億美元,今年6月為原定分派支付日期,合計要支付利息7720萬美元。 永續債延遲派息,不會引發違約,但可能使債務利率增加,並影響與銀行的再融資談判。這一消息也讓這家老牌...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 天天要聞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2025年上半年最後一天,三亞上演了土拍大戰。位於三亞、陵水的4宗地,均以溢價形式成交,就連不到5畝的小幅地塊,開發商也不放過。值得關注的是,陝西的一家民企當日殺入三亞灣拿地,而這家民企的背後站着的是實力雄厚的陝北資本!01溢價率35.71%,陝西鑫洋三亞拿地6月30日這一天,三亞、陵水兩地分別有2宗城鎮住宅用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