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30,湖南衛視《創業有得聊》第五期即將播出。本期特邀三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向文波作為創業導師,與來自湖南大學、英國華威大學的五位年輕創業者展開跨越代際的對話,解碼「中國製造」背後的創業哲學。
作為三一集團的「掌舵者」,向文波從益陽蘆葦盪走出,用近40年時間將漣源焊接材料廠發展為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節目中,他首次披露創業初期的艱難抉擇——放棄「鐵飯碗」投身商海。面對家人的不理解與反對,卻始終堅信「產業報國」的理想。這種「自我驅動」與「社會責任感」的結合,正是他眼中優秀企業家的核心特質。

「企業家要把工作等同於生命。」 向文波直言。談及當下創業環境,他感嘆:「現在是最好的時代,湖南『背着雙肩包就能創業』的支持力度,讓年輕人有了更多試錯空間。」
節目中,湖南大學兩位創業者帶來的項目引發熱議。何遙從大三起便投身工程機械智能化領域,其團隊研發的遠程操控系統可讓駕駛員在空調房內精準操作井下設備,既保障安全又提升效率。卻被向文波指出:「你與主機廠在同一賽道競爭,但缺乏硬件支撐。」 他建議聚焦存量設備改造,與中小企業合作實現差異化突圍。面對團隊管理困惑,向文波以三一法國工廠為例,強調「20 人規模無需複雜架構,溝通效率才是關鍵」。
博士研究生李鎵睿帶來的「混凝土降碳劑」堪稱行業顛覆性創新——通過添加該產品,混凝土水泥用量可減少30%-50%,碳排放同步降低,同時為攪拌站提升20%以上毛利潤。目前,這項產品已通過中國國檢集團認證,應用於數百萬平方米建築並順利驗收。不過,向文波提醒李鎵睿和其他創業者:「要警惕技術複製,必須用專利構建護城河。」
節目中,從「獲取資源的能力,本質是讓別人對你產生信心」;到「企業家每天都在解決問題,你的能力決定事業成敗」;再到「要帶着批判的觀點聽經驗,因為成功不可複製……」向文波與新生代創業者之間智慧對談、金句不斷,開啟了一場兩代創業者之間的深入探討。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祖薇薇
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