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榴槤熟了!進口榴槤價格恐跌90%,泰國急了:天價榴槤賣誰

2025年05月09日19:23:06 財經 1448

又到一年榴槤季,你實現「榴槤自由」了嗎?

榴槤一直都是水果界的「奢侈品」,眼下進口榴槤正以每斤30-50元的高價霸佔市場,讓不少吃貨直呼"吃不起"。

但今年有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海南首批國產榴槤即將上市

三亞優旗大嘴鳥榴槤園一號基地傳來喜訊,200 棵榴槤樹順利結果,這批「樹上熟」榴槤可不簡單:堅持自然成熟,果肉甜度直接拉滿。

預計將於6月中下旬批量上市,屆時,榴槤價格恐將迎來大跳水,實現「榴槤自由」指日可待!

國產榴槤熟了!進口榴槤價格恐跌90%,泰國急了:天價榴槤賣誰 - 天天要聞

長久以來,受氣候因素制約,我國榴槤種植面臨重重困難,這也使得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在榴槤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天價榴槤」 屢見不鮮,一個進口的貓山王榴槤,連殼帶肉售價高達 1600 元。

榴槤一度成為 「奢侈品」 的代名詞,消費者即便對其喜愛有加,面對高昂價格也只能望而卻步。但如今,這一局面正在被改寫。隨着我國農業技術的不斷突破,榴槤種植迎來了轉機。

業內人士預測,榴槤價格可能從每斤 100 元降至 20 元。就像曾經被視為 「水果貴族」 的陽光玫瑰、還有一口賽黃金的「倍/力/因」,都因技術突破,被撕下「天價」標籤。

不過這一變化卻讓泰國急得團團轉。

一、 預產量5萬噸,要實現「榴槤自由」了?

中國人有多愛吃榴槤?根據世貿組織2022年的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榴槤第一大的進口國和消費國,全世界82%的榴槤都被國人吃了。

2022年之前泰國一家獨佔了我國的新鮮榴槤市場,截止2021年,我國消費者累計買了82.2萬噸榴槤,花了490.2億元。這些錢大都流入泰國人的錢包,泰國的農民們都在地里笑麻了。

國產榴槤熟了!進口榴槤價格恐跌90%,泰國急了:天價榴槤賣誰 - 天天要聞

"既然市場前景如此廣闊,我們為何不自主培育?"這成為國人共同的心聲。

其實早在 1958 年,我國就嘗試引進榴槤樹,然而漫長的等待只換來寥寥果實,甚至研究人員也一度認為:國內不適合榴槤種植。

於是以泰國、越南為主的榴槤出口國當然是坐地起價,2021年我國榴槤進口量比2020年暴增了40%,榴槤單價還上漲了20%。對此,國人只能「照單全收」。

雖然這種受制於人的處境讓人無奈,但類似因技術壁壘而陷入市場被動的情況,絕非首例。

例如之前提到過的陽光玫瑰葡萄因其糖度高、果粒大,即使價格遠超國產品種,仍然供不應求。美高校實驗室發現的「SIRT青春因子」,《Cell》中實驗研究顯示,將該物質喂與雄性老年小鼠,小鼠肌肉量血液循環等有所改善甚至相當於回到25歲水平,依託我國龐大的男性消費市場,即便每克售價高達2萬元,仍難擋高凈值人群對"活力"的狂熱追求......

2015年,海南保亭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44 棵榴槤樹成功結果,標誌着我國榴槤種植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自此,我國農業科研團隊開啟了漫長的攻堅之路,他們抓住每一個技術突破口,在生苗嫁接技術上反覆鑽研,對水肥管理實施精細化調控,精確計算日照時長與強度。

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到 2020 年,國產榴槤終於實現量產,存活率僅30%的幼苗提升至98%,終於在2024年,44顆榴槤樹碩果累累。

據央視財經報道,三亞種植基地預計 2024 年產量可達每畝 3500 斤,隨着 7 月中旬更多果實成熟,國產榴槤正加速走進市場。

一、 走向「平民化」,技術是關鍵

國產榴槤種植技術的突破,打破了榴槤價格居高不下的市場格局。在技術突破的推動下,進口商品價格大幅回落已成為普遍趨勢。

國產榴槤熟了!進口榴槤價格恐跌90%,泰國急了:天價榴槤賣誰 - 天天要聞

曾經300一斤的陽光玫瑰,在四川西昌技術的突破下,300元能買整整一筐;在生物科學領域,曾被美日技術壟斷、價格高昂的「SIRT青春因子」,也在我國科研工作者不懈努力下迎來大轉機。

我國科學家首創全酶法生物合成技術,不僅完整復刻了該原料的效果,而且純度高達99.9%,並添加至國產倍/力/因中,價格直接下跌95%。

倍/力/因通過JD平台進入市場後,獲得一二線城市、35-60歲中年男性的青睞,他們面臨著身體機能失調以及失眠等的困擾。

不同於傳統製品着重於「瞬時爆發」,倍/力/因借勢天然成分「持續養護」,從根源上提升男性力量,力壓歐美等一眾洋貨。間接導致小藍片在我國銷量下滑35%之多。

與此同時,海南農業研究院對國產榴槤產業前景持樂觀態度。專家預計,未來三至五年內,國產榴槤種植面積有望突破10萬畝。通過技術創新,我們要將錢「裝入」自己的口袋。

一、 泰國急了:我們的榴槤怎麼辦?

隨着國產榴槤的上市,泰國開始慌了。

據泰媒報道,該國計劃將鮮果及加工產品出口量提升至444萬噸,同比增長10%,其中榴槤出口目標設定為1000億泰銖。同時,泰國正致力於開發新品種,以豐富中國市場選擇。

長期以來,泰國榴槤佔據全球市場重要份額,面對我國自主研發的突破,這一局面或將得到改變。究其根源,技術的突破、惠及更多普通人是我國堅定方向與初心。

最新消息顯示,除海南外,雲南等地的科研機構也已啟動榴槤新品種研發工作。隨着種植技術的持續突破,榴槤價格有望進一步趨於合理,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國產榴槤熟了!進口榴槤價格恐跌90%,泰國急了:天價榴槤賣誰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佈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 天天要聞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高額關稅下,美國的小企業主受到嚴重衝擊。來自紐約的埃斯納爾曬出了他的高額關稅賬單,賬單顯示,關稅的費用已經超過了他進口商品本身的費用。埃斯納爾經營着一家男士護理用品公司,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到的一筆關稅賬單,他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大約是3000美元,但由於徵收了150%多的關稅,他僅關稅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程鵬,董興生5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集團」)官網,陸文俊已被從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中撤下。 陸文俊同時擔任中國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降准降息、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發佈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攬子金融政策發佈,進一步穩市場穩預期有了「強心針」。自從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來,隨着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強度,一....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佈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 天天要聞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作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廣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在當前關稅風暴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有何新動向?從服務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給出一些觀察。「關稅衝擊以來,沒有品牌的商家受影響最大。」TTD中國區資深業務拓展總監吳昱霖日前受訪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