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2025年05月09日17:22:07 財經 1723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作者|Eastland

頭圖|視覺中國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自2025年5月2日起,取消對來自中國的小額進口商品免稅待遇。具體規定如下:每件繳納其價值90%或每件75美元的關稅;6月2日起增至每件150美元。

該政策意在削弱中國電商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首當其衝的是拼多多NASDAQ:PDD)。因其跨境業務佔比遠高於天貓京東。據悉,拼多多旗下Temu在北美的全託管業務已經停擺,半託管業務(從美國本土倉庫發貨)仍在運營。

本文結合《2024年報》(2025年4月28日發佈),分析跨境業務在拼多多業績中的權重。

營收增長主要的動力

1)營收結構巨變

拼多多營收分為廣告、傭金、商品銷售。前兩項屬於電商平台服務,第三項屬於線上零售。近年來,傭金收入增速遠高於廣告,而商品銷售收入佔比逐步歸零:

2019年,廣告收入268億、占營收的89%;傭金收入33億、占營收的11%;

2020年,廣告收入增至479.5億、占營收的比例卻降至80.6%;傭金、商品銷售業務橫空出世,營收雙雙接近58億、合計占營收的19.4%;

2021年,廣告收入攀升到725.6億、占營收的84.9%;商品銷售收入達峰——收入72.5億、占營收的7.7%;傭金收入141億、占營收的15.1%;

2022年,廣告收入達1029.3億、占營收的78.8%;傭金收入276.3億、占營收的21.2%;商品銷售收入低至可以忽略;

2023年,廣告收入達1535.4億、占營收的62%;傭金收入941億、占營收的38%;

2024年,廣告收入達1979.3億、占營收的50.3%;傭金收入1959億、占營收的49.7%;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京東從自營(零售)起家,逐漸加碼開放平台業務的比重,如今自營業務與平台業務平分秋色。

拼多多則不然,一歲、二歲時干自營, 2016年商品銷售收入4.57億,占營收的90.4%。三歲時「性情大變」,自營業務迅速被替代。到2023年,自營商品銷售收入「歸零」。

回過頭來看,拼多多戰略非常明確:賺廣告、拿傭金,做「純正」的互聯網公司。起步階段做零售只是權宜之計,否則無貨可賣,無人光顧。

2)傭金成為主要驅動力

廣告業務曾是驅動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直到2023年,情況發生了變化:

2020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達79%,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72%;傭金收入同比增長74%,因為基數小,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僅為8%;商品銷售收入的貢獻率接近20%;

2021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降至51%,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為71%;傭金收入同比增長144%,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24%;商品銷售的貢獻率降至4.3%;

2022年,廣告、傭金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3%、37%;

2023年,傭金收入暴漲240.6%,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達56.8%,首次超過廣告;

2024年,傭金收入再漲108.2%達1959億,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接近70%。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拼多多傭金增長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緩慢增長:採取零傭金政策,只收0.6%交易服務費(轉交微信支付);推出「先用後付」模式後,收入1%服務費;2021年3月起,對百億補貼抽1%~5%傭金(農產品免傭金);

第二階段快速增長:多多買菜業務進銷差價(約為交易額的10%)被計為傭金;

第三階段極速增長:2022年9月推出的Temu,採用全託管模式。進銷差價被確認為收入,其中大部分計為傭金;

電商平台傭金率通常在3~6%。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Temu將進銷差價確認為傭金收入,傭金率大約為9%,遠高於其他電商平台。

從巨虧到年賺1100億

1)毛利潤五年漲九倍

2019年,拼多多廣告收入占營收的89%,整體毛利潤率為79%;

2020年,零售收入58億、占營收的9.7%,整體毛利潤率被拉低至67.6%;

2021年,零售收入增至72.5億,占營收的7.7%,整體毛利潤率66.2%;

2022年,零售業務歸零,整體毛利潤率應聲提高到75.9%;

2023年、2024年,隨着傭金收入佔比飆升,毛利潤率先後跌至63%、61%。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毛利潤率隨傭金佔比提高而降低,說明傭金業務毛利潤率低於廣告業務(估計低於50%)。

從2019年的238億到2024年的2400億,拼多多毛利潤在5年間增長908%,年均增長159%!

2)扭虧為盈

  • 毛利潤、費用

藍色折線代表毛利潤(率)、彩色堆疊柱代表費用(率),只有藍色淹沒彩色時才會錄得經營利潤。

近年來,毛利潤率小幅下行,毛利潤金額卻「一飛衝天」;費用金額溫和上漲,費用率被逐步攤薄

2021年,毛利潤622億,總費用達553億;其中市場費用448億;總費用率58.9%,較毛利潤率低7.3個百分點;

2022年,毛利潤991億、總費用687億;其中市場費用543億;總費用率進一步降至52.6%,較毛利潤率低23.3個百分點;

2023年,毛利潤1559億、同比增長57.3%;總費用972億、總費用率僅為39.3%,比毛利潤率低23.7個百分點;

2024年,毛利潤達到2400億;市場、行政、研發三項費用合計1315億,總費用率進一步降至33.4%;較毛利潤率低27.7個百分點;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 經營利潤

2018年,拼多多經營虧損108億、虧損率高達82.3%;

2020年,經營虧損仍達93.8億、虧損率降至15.8%;

2021年,拼多多扭虧為盈,經營利潤達69億、利潤率7.3%。

2022年,經營利潤攀升到304億、利潤率23.3%;

2023年,經營利潤587億、利潤率23.7%;

2024年,經營利潤達1084億、同比增長84.7%,利潤率27.5%;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 經營活動現金流

拼多多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一直為正:2016年8.8億、2017年96.9億、2018年77.7億。

2020年尚未扭虧,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已達282億;

2021年,凈利潤78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288億,相當於凈利潤的371%;

2022年,凈利潤達315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達485億,相當於凈利潤的154%;

2023年,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942億和600億,現金流入相當於凈利潤的157%;

2024年,凈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124億和1219億,現金流入相當於凈利潤的108%;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大幅高於凈利潤,說明盈利的質量高。

傭金坐上「過山車」

2022年9月,拼多多在美國上線Temu。該跨境電商平台的口號是「Team Up,Price Down」,滿足了美國人的「消費降級」需求。

Temu率先採用「全託管模式」——賣家發貨至國內倉庫,營銷、履約由平台負責,平台擁有最終定價權。Temu上線半年後,拼多多傭金收入開始暴漲:

2023年Q2,傭金收入143.5億、同比增長131%;

2023年Q3,傭金收入291.5億,同比增長315%;

2023年Q4,傭金收入479.4億,同比增長357%;

進入2024年,傭金增幅迅速回落——從Q1的326%到Q4的33%;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拼多多傭金收入坐上過山車,與Temu業務量迅速增長高度相關:Temu上線前,廣告收入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Temu上線後,傭金收入對營收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其中2024年Q3,傭金收入479億,同比增加336億,貢獻了營收增長的四分之三。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跨境業務對拼多多的價值遠高於其他電商。

拼多多股價為何「波瀾不驚」

5月2日當天,拼多多跳空高開,收漲4.67%。隨後兩個交易日,縮量振蕩,保持紅盤。

5月7日開盤前,美國信用卡和借記卡數據流出,顯示4.25~5.1這周,Shein在美國銷售額比前七天下降23%,Temu下降17%。

利空實錘當日,拼多多股價僅下跌1.73%,而且沒有放量。說明投資者對拼多多價值判斷的分歧不大。

面對關稅大棒,拼多多股價波瀾不驚,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利空預期被提前消化。截至5月6日收盤,拼多多股價111.32美元,市值1580億美元,動態市盈率10倍,遠低於阿里的18倍。主要原因是跨境業務在阿里的權重相對較小。

二是其他市場潛力可觀。拼多多先後在中國、㺯國獲得巨大成功,說明不論中國人、美國人都一樣「貪便宜」,歐洲人沒理由例外。據海外電商機構預測,歐洲將貢獻Temu全球35%~40%收入,取代北美成為最大市場。此外,東南亞市場也有很大市場空間。

三是特朗普關稅政策未必能持久。對成百上千萬美國消費者直接課以重稅非常不得人心。2013年,巴西公共汽車票價上漲4毛錢,引發席捲全國的抗議運動,時任總統盧拉因這「4毛錢」下台。當然,這背後有美國NGO組織的煽動。現在,特朗普讓美國消費者為每個包裹多付75美元,風險比盧拉高百倍。不用NGO插手,美國民主黨不會放過千載難逢的機會。

總之,市場認為拼多多跨境業務只是暫時停擺,「過山車」再次沖高或許就在2025年。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拼多多遇上一道坎兒 - 天天要聞

你對當前的投資市場有哪些疑惑?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21735.html?f=jinritoutiao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佈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 天天要聞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作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廣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在當前關稅風暴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有何新動向?從服務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給出一些觀察。「關稅衝擊以來,沒有品牌的商家受影響最大。」TTD中國區資深業務拓展總監吳昱霖日前受訪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
百億風電巨頭控制權變更,山東省國資委替代珠海成新實控人 - 天天要聞

百億風電巨頭控制權變更,山東省國資委替代珠海成新實控人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何一華 李未來 北京報道A股風電零部件企業通裕重工(300185.SZ)控制權再次發生變更。5月6日晚間,通裕重工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珠海港集團,及其控股股東珠海交控集團與國惠資本在廣東省珠海市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國惠資本將成為通裕重工第...
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 - 天天要聞

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

5月9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雙方圍繞深化政銀合作進行深入交流。5月9日,市委書記蔣連生會見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方建平一行。何鎏 攝蔣連生對方建平一行來梧表示歡迎,對中國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長期以來給予梧州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介紹了我市經...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佈。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佈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