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第4周,126家上市公司曝光風險事件145起,風險指數72.70,其中治理風險佔47.1%,環境風險佔26.1%,社會風險佔26.8%。建投能源、晨鳴紙業、安克創新、萬里股份、東寶生物、大眾交通、澄星股份、萬年青、中國能建、唯品會esg風險級別達到ii級。建投能源旗下公司因環境違法被重罰、安克創新全球召回186萬台充電寶等重大風險事件值得關注。
建投能源旗下冀建投壽陽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因環境違法行為收到晉中市生態環境局62.4萬元罰單,這一事件凸顯了部分企業在環境合規方面的疏漏,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給企業自身帶來了聲譽損失與經濟處罰。
安克創新全球召回186萬台充電寶的事件,是本期風險跟蹤的焦點。民航局6月28日新規,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識、3c標識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這一舉措折射出充電寶行業存在的質量隱患問題。
安克創新官網顯示,安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營收規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費電子品牌企業之一,專註於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設計、研發和銷售。2020年安克創新登陸創業板。然而,此次大規模召回事件卻讓這家明星企業陷入輿論漩渦。
6月13日,安克創新率先在美國宣布召回115萬台充電寶,緊接着又宣布召回71.3萬台問題充電寶,前後兩次累計召回數量高達186萬台。此前,羅馬仕也召回49萬餘件移動電源產品。
中國作為充電寶生產和消費大國,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龐大的市場需求吸引了眾多企業入局,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企業若不能平衡好成本控制與質量保障之間的關係,很容易陷入風險困境。由於行業「內卷」嚴重,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不斷壓低產品價格。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導致供應鏈為了維持利潤空間,不得不降低成本,從而使得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值得注意的是,安克創新高管多次強調公司專註於研發、品牌和銷售,不涉及製造環節,試圖將自身定位為「微笑曲線」兩端的企業。然而,此次召回事件卻暴露出即便不直接參与製造,在供應鏈管理上若存在漏洞,同樣會引發嚴重的質量危機和社會風險。
從esg視角來看,劣質電芯的泛濫使用,本質上是供應鏈監管體系失效的具象化呈現。
安克創新《2024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可持續供應鏈管理板塊理念
安克創新的召回事件不僅影響了企業自身的社會形象和品牌聲譽,還可能引發消費者對整個充電寶行業的信任危機。同時,大規模召回意味着資源的浪費,即便企業採取環保回收方案,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拆解環節的能源消耗,也與安克創新在今年4月發佈的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承諾的綠色供應鏈等目標形成尖銳矛盾。而在治理層面,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不足,反映出其內部治理體系可能存在缺陷。
此次事件為企業和行業敲響了一記警鐘。在召回事件爆發前,不少產品在市場上已悄然出現多起消費者反饋的異常狀況,如充電時充電寶過熱、充電效率驟降等問題。然而,相關企業似乎並未及時深入排查根源,反映出其在日常產品質量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上的漏洞。
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企業必須高度重視esg管理。要加強供應鏈管控,建立嚴格的供應商准入標準和監督機制,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審核評估,確保原材料和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確保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符合監管標準。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
責編 胡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