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媒的話來說,特朗普現在就是在「耍小孩子脾氣」,後續兩輪加征關稅已經沒有任何經濟意義。所以我商務部日前也已經明確表態,這種沒有意義的數字遊戲,美方如果要繼續,中方也不打算繼續跟了。當然,如果後續美方的單方面打壓,損害了中方實質性利益,中方依舊會堅決反制,奉陪到底。
其實對特朗普來說,關稅只是訛詐手段,他最終的目的,一個是推動製造業迴流美國,打破美國過於依賴美元霸權的局面。二個是借加征關稅,間接解決美國的債務問題。但他的關稅政策過於激進,嚴重高估了自身,更低估了中國。
如今我國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絕不妥協半步。美國的傳統盟友,例如歐盟27國、加拿大,以及南美的巴西,都紛紛統一戰線,已經做好了強勢反擊的準備。更讓特朗普頭疼的是,「對等關稅」的政策剛一出爐,股市連續多日暴跌。而以往美債往往是資本市場的避風港,但這次股市暴跌後,資金並沒有大量湧入美債市場,反倒是美債收益率不斷上漲,說明市場正在大量拋售美債。
如此一來,特朗普相當於弄巧成拙,極有可能提前引爆美債的雷。所以「對等關稅」生效不久後,特朗普就立馬喊停,宣布暫緩90天執行。儘管美高官解釋稱,這是特朗普的談判策略。但很顯然,在關稅正式生效前談判才是合適的選擇。暫緩執行後再尋求談判,不僅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的衝擊,同時還會嚴重打擊美國的信譽。
除了暫緩「對等關稅」外,特朗普還再退了一步,設置了關稅豁免清單。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更新了關稅規則,電腦、通信設備、半導體等類別的商品,將不受「對等關稅」影響,而這份豁免清單中,並沒有明確表示將中國產品排除在外,意味着中國輸美的上述產品,在滿足豁免條件的情況下,也能避開「對等關稅」。有數據顯示,這部分商品占我國對美出口總額的18%左右。
不過這次更新的關稅規則中包含了一條豁免原則,即產品中「美國成分」佔比超過該商品報關總價的20%以上,則該部分不在加征關稅的行列之中,不過「非美國成分」部分,依舊面臨「對等關稅」。所以這次豁免是有一定的門檻,但也開了個口子,給了企業更多操作空間。
總的來說,特朗普的「對等關稅」策略看似兇猛如虎,但也直接暴露了美國的弱點。《紐約時報》報道稱,特朗普宣布暫緩執行「對等關稅」,就是明着告訴中國,特朗普無法完全不理會美國金融市場的反映,直接暴露了特朗普對美國股市以及債市走向的顧慮。而中方的每次強力反制,以及手中持有大量的美債,相當於握住美國的命門。
所以到頭來,特朗普非但沒能有效解決美國政府面臨的債務問題,反而還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加劇了債務嚴峻形勢。至於特朗普所想的製造業迴流,更加難以實現。一方面,美國現在的用工成本和勞工環境,已經不再適合大規模發展製造業,特朗普很難通過高關稅讓美國形成如當初那般龐大的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各方都清楚,美國的政策如今已經嚴重缺乏連貫性。拜登時期的美國高官們紛紛出來反對特朗普,並非簡單的刷存在感,更是在拆他的台。對企業們來說,即便要重塑產業鏈,也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誰也不能咬定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在4年之後得以保留。甚至明年的中期選舉,特朗普都有可能「跛腳」,這種情況下,企業們恐怕不會輕易配合特朗普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