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事登場!全球資金重倉配置中國

2025年03月17日20:03:04 財經 1956

長留

AI大事登場!全球資金重倉配置中國 - 天天要聞

AI(人工智能)科技敘事不斷,本周科技大事件陸續登場。

3月17日,英偉達年度GTC大會(GPU技術大會)開幕,3月19日,騰訊將發佈2024年財報,以及首款搭載原生鴻蒙正式版的手機將面世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科技方面的大事件,都將吸引投資者的眼球。

滙豐環球最新研究指出,對比美國科技股估值,國內科技股的估值有51%的折讓,後續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國內多家機構投資者強調,全球資金正在由重新配置中國到重倉配置中國。當下更加重要的是,找到真正受益於本輪AI浪潮的公司。其他的干擾,都只是創「新高」路上的小插曲。

科技大事件不斷

作為全球AI算力領域的標杆性會議,英偉達GTC大會歷來是技術創新的風向標。今年的英偉達年度GTC大會3月17日開幕,預計將有超過1000場演講、300多場現場展示,涉及領域涵蓋半導體芯片、人形機械人、網絡安全、醫療、自動駕駛等。

英偉達的硬件更新將是這次GTC大會的一大亮點。市場期待英偉達能推出新一代芯片Blackwell Ultra GB300和B300系列。屆時,英偉達CEO黃仁勛將圍繞AI智能體、機械人技術、加速計算等三大方向發表年度主題演講。位元組跳動阿里雲等國內AI領軍企業也將在China AI Day專場分享關於大語言模型領域的前沿進展。

此外,3月19日,騰訊將發佈2024年財報,其2025年AI領域CAPEX(資本支出)規劃值得期待。當周,國內首款搭載原生鴻蒙正式版的手機將面世,目前已有2萬多個鴻蒙原生應用和元服務上架,原生鴻蒙正式版增強了端側AI能力。

這一系列科技大事件登場,對於全世界都在All IN 人工智能的局面下,無論是硬件、軟件、算力、芯片、通信都會迎來更新發展。私募機構北京鴻道投資執行董事、投資總監孫建冬認為,當下最優質的中國資產的股票價格大致處在行情上半場的後期,股價不僅能創歷史新高,歷史新高上還有上升的空間與時間。

孫建冬指出,國內這波行情的根本驅動力是全球資金對過去幾年中美之間極端配置的糾偏,對於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科技投資,全球資金需要在中美兩邊同時下注。對於中國優質的科技資產,這波行情的主線一言以蔽之,全球資金從重配中國到重配中國:上半場是重新配置中國;下半場是重倉配置中國。上半場解決上車的問題,下半場體現的是上多少的問題。

國內科技產業方向更加明朗

英偉達為代表的美國科技板塊持續調整,會給國內科技股帶來負面影響嗎?這一輪美股的下跌主要是從2月下旬開始的,從2月的高點至今,納斯達克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近12%和8%。

對此,滙豐環球最新研究指出,自ChatGPT4在2023年5月推出,美國大型互聯網股的市盈增長率(PEG)估值曾升78%,由1.2倍升至2.1倍。即使在近期調整後仍有1.6倍。中國大型互聯網股價值重估僅由0.8倍升至1倍。按市盈率計算,中國大型互聯網對比美國同業仍有51%折扣,高於十年平均的28%,因此中國大型互聯網股仍有上漲空間。

私募機構玄元投資表示,對智能駕駛、ARVR、中國區AI基礎建設等年內繼續有基本面催化的行業保持配置。同時適當參與對固態電池、機械人運動控制、電子傳感皮膚等科技分支的題材演繹。玄元投資認為,「目前依然是結構性分子上修帶來的行情,隨着幾大互聯網廠商的CAPEX支出披露,產業鏈業績從預期變為現實,有利於敘事從主題風格向成長風格展開。」

數據統計顯示,從上周行業主題上看,科創芯片、機械人相關ETF被資金看好,資金流入居前,加倉明顯。其中,規模最大的機械人ETF (562500)單周份額增加了14.65億份,當周最高單日獲得5.96億元凈流入,最新規模已達125億元。

美股科技股整體回調對國內有何影響?朱雀基金認為,AI真正的爆發期應該還沒有到來。在國內經濟預期穩定的情況下,當下更加重要的是,找到真正受益於本輪AI浪潮、真正服務於本輪AI浪潮、能夠持續打開收入和利潤空間、市值展望還有遠大空間的公司。雖然市場會受到各種因素波動,但產業趨勢或許不會——類似於過去兩年的美國科技公司,也遭遇過通脹、利率的擾動,但都只是創「新高」路上的小插曲。與其等待一切明朗,不如在震蕩中逐步布局,與時代的科技革命同行。

責編:戰術恆‍‍‍‍‍

排版:劉藝文‍‍‍‍‍‍‍‍

校對:李凌鋒‍‍‍‍‍‍‍‍‍‍‍‍‍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56.7億元!一季度盈利超以往全年水平,吉利汽車宣布合併極氪後管理層變動 - 天天要聞

56.7億元!一季度盈利超以往全年水平,吉利汽車宣布合併極氪後管理層變動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溫沖 於建平 北京報道5月15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吉利汽車」)(0175.HK)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第一季度,吉利汽車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增長264%,單季盈利超以往全年水平。當天下午,吉利召開吉利汽車2025年一季度業績發佈會暨「一個...
中美互降關稅,記者第一時間直擊港口「搶運潮」:倉庫爆滿、運價飆升、旺季提前 - 天天要聞

中美互降關稅,記者第一時間直擊港口「搶運潮」:倉庫爆滿、運價飆升、旺季提前

5月15日,深圳鹽田港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黃敏璇 胡夢然 深圳攝影報道5月14日,中美互降關稅紛紛落地。北京時間5月14日12時01分起,中國調整對美商品稅率,由34%調整為10%,並在90天內暫停實施24%的關稅;美東時間5月14日凌晨00:01起,美國也調整對華商品稅率,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保留剩餘10%關稅。90天暫停
第四範式一季度總收入超10億元,但未披露消費電子業務收入|鈦媒體AGI - 天天要聞

第四範式一季度總收入超10億元,但未披露消費電子業務收入|鈦媒體AGI

5月15日晚,AI公司第四範式(06682.HK)披露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一季度,第四範式總收入為10.77億元,同比增長30.1%;毛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30.1%,毛利率為41.2%。受利好消息影響,5月16日早盤,第四範式高開4%,盤中拉升漲超8%。截至5月16日中午12點,第四範式報42.9港元/股,漲8.47%,最新市值2
【速遞】今日 A 股行情分析點評及應對策略 - 天天要聞

【速遞】今日 A 股行情分析點評及應對策略

簡要的縱覽一下今日A股行情——一、指數表現:震蕩分化,衍生品交割日加劇波動今日 A 股三大指數呈現分化走勢,早盤市場情緒謹慎,午後資金博弈加劇。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 3363.32 點,下跌 0.52%;深證成指微漲 0.08%,報 101
成都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 天天要聞

成都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來源:環球網 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府農博園舉行。大會吸引了來自各省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商(協)會等近500位嘉賓和行業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大會現場
4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086.51億元 環比下跌15.14% - 天天要聞

4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086.51億元 環比下跌15.14%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家居綜合報道】5月15日,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立項、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編製並發佈建材家居終端賣場的景氣度指數BHI如期公布。數據顯示,4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為113.70,環比下跌11.22%,同比下跌3.9
成交額超45億元,信用債ETF基金連續3天凈流入 - 天天要聞

成交額超45億元,信用債ETF基金連續3天凈流入

截至2025年5月16日10:45,信用債ETF基金(511200)多空膠着,最新報價100.39元。流動性方面,信用債ETF基金盤中換手106.41%,成交45.73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5月15日,信用債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43.42億元。規模方面,信用債ETF基金最新規模達42.99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份額方面,信用債ETF基金最新
貝萊德基金管理規模單季度「腰斬」,跌幅全市場第一!債券型基金遭大規模贖回 - 天天要聞

貝萊德基金管理規模單季度「腰斬」,跌幅全市場第一!債券型基金遭大規模贖回

2025年一季度,貝萊德基金遭遇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規模縮水。據公募基金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其基金管理規模為56.01億元,較2024年末的107.85億元驟降48.07%,跌幅位居全市場基金公司首位。這一斷崖式下跌,不僅使其成為外資公募中規模下滑最嚴重的機構,也引發市場對這家全球資管巨頭在華業務策略的重新審視。圖片來源...
異動快報:路暢科技(002813)5月16日10點48分觸及漲停板 - 天天要聞

異動快報:路暢科技(002813)5月16日10點48分觸及漲停板

證券之星5月16日盤中消息,10點48分路暢科技(002813)觸及漲停板。目前價格24.19,上漲10.0%。其所屬行業汽車零部件目前上漲。領漲股為豪恩汽電。該股為自動剎車,胎壓監測,汽車零部件概念熱股,當日自動剎車概念上漲4.7%,胎壓
外媒:貝恩下調全球奢侈品銷售預期,2025年或跌2%-5% - 天天要聞

外媒:貝恩下調全球奢侈品銷售預期,2025年或跌2%-5%

【環球網消費綜合報道】據路透社報道,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預測,今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可能下降2%至5%,較其此前預計的0%至4%的增長大幅下調,標誌着該行業在2024年下滑1%後將進一步陷入低迷。東方IC報告列舉了今年前三個月經濟壓力和價格疲勞,並提到消費者正在等待品牌推出更具創意的新產品。而貝恩去年11月發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