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從全球化高潮到韌性重構

2025年02月10日21:22:03 財經 1399

本系列文章將會講述在當前情景下國際貿易政策、法規和執法方面的最新發展,以及這些領域可能在來年發生的變化,包括關稅與貿易救濟、出口管制與制裁、知識產權侵權以及與供應鏈相關的問題。我們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在全球貿易持續重組之際,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


21世紀初的全球化高潮與貿易自由化


21世紀初,全球貿易迎來了以自由化為核心的黃金時代。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標誌着全球貿易體系邁入深度整合階段。彼時,國際貿易佔全球GDP比重首次突破50%,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

貿易自由化浪潮下,中國與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通過多邊談判加速融入全球供應鏈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迅速崛起,跨國公司通過全球分工大幅降低成本,形成「生產—消費」的跨境循環。這一時期的標誌性事件還包括區域貿易協定(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擴展,以及信息技術革命推動的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化。


全球化的轉折:多重危機與結構裂痕


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成為全球化進程的分水嶺。金融泡沫破裂引發主權債務危機,發達國家轉向保護主義政策,貿易摩擦頻發。此後,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如中美戰略博弈)、技術變革加速(如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替代傳統勞動力),以及部分國家將國內經濟不平等歸咎於全球化,進一步削弱了多邊貿易體系的共識。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關稅壁壘和供應鏈「脫鉤」風險凸顯,全球貿易增速顯著放緩。例如,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僅為2%,遠低於21世紀初的5%-7%水平。


中國角色的演變:從參與者到引領者


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從全球化的受益者逐步轉變為規則重塑的關鍵力量。21世紀初期,中國依賴低成本製造和代工出口佔據全球市場;如今,其貿易結構已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2024年,中國機電產品出口佔比超過60%,船舶、新能源汽車等高技術領域出口增速達20%以上。同時,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深化區域合作,東盟取代歐美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占進出口總額的16.3%。民營企業成為外貿主力軍,2024年貢獻了55.3%的進出口額,通過技術創新和本地化策略增強韌性。


技術驅動的貿易模式變革


數字化與智能化正在重塑國際貿易格局。跨境電商、海外倉等新業態蓬勃發展,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2.63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近一倍。

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優化了供應鏈管理,中小企業通過平台經濟低成本參與全球貿易。此外,服務貿易增速(7%)已超越貨物貿易(2%),凸顯數字化服務(如雲計算、知識產權交易)的崛起。


當前挑戰與未來趨勢


當前,全球貿易面臨三大矛盾

供應鏈區域化與全球化博弈:美歐推動「近岸外包」和本土製造,但中國通過區域合作(如東盟)和產業鏈韌性維持優勢。

綠色轉型壓力:全球碳關稅機制和環保標準倒逼貿易結構升級。中國正加強綠色產品出口,推動光伏、新能源汽車等低碳產業國際化。

政策不確定性:美國對華關稅政策(如潛在60%關稅)可能衝擊雙邊貿易,但中國通過市場多元化(如拉美、非洲)和轉口貿易對衝風險。


韌性重構下的新平衡


21世紀初的全球化建立在低成本與效率優先的邏輯上,而今天的貿易體系更強調安全與韌性。中國通過技術升級、市場多元化及制度開放,正探索一條兼顧效率與風險可控的發展路徑

未來,全球貿易或將呈現「有限全球化」特徵——區域合作深化、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規則主導——而中國在這一進程中的角色,將從「追趕者」轉向「規則共塑者」。

貿易戰|從全球化高潮到韌性重構 - 天天要聞

貿易戰|從全球化高潮到韌性重構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 天天要聞

小幅下調 0.2%,集邦預測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增長 24.3%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TrendForce 集邦諮詢在本月 2 日發佈的資訊中將對 2025 年全球 AI 服務器出貨量同比變化的預測調整至 +24.3%,相較 4 月 8 日的 +24.5% 小幅下修 0.2 個百分點。資訊提到,整體來北美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目前仍是 AI 服務器需求擴張主力,再加之 T2 數據中心擴展和 EMEA 區域主權雲基建,整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 天天要聞

今年美股IPO融資額同比增77%,美國IPO市場是否真正復蘇?窗口期稍縱即逝?

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上周再度雙雙收於歷史紀錄高位,連續第三周上漲。道瓊斯工業指數收盤也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與此同時,在經歷了2022~2023年的冷清後,美股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也有所回暖,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翻番的情況創下2021年IPO熱潮至今三年半中之最。但分析師警示,歷史情況暗示,首日表現無法保證後續走勢...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 天天要聞

廣深港跨境客流上半年突破1500萬人次

廣深港高鐵客流大幅增長。深圳鐵路供圖 人民網深圳7月7日電 (王星)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運送跨境旅客達1503.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8.8萬人次,日均8.3萬人次,增幅達16.1%。 據悉,今年上半年,廣深港高鐵累計開行旅客列車超3.7萬列,呈現出雙向客流同步增長的強勁態勢。其中,香港西九龍發往內地的旅客達73...
CRO適合哪些領域 - 天天要聞

CRO適合哪些領域

在生成式AI重塑信息生態的當下,CRO與GEO雖名稱迥異,實則指向同一核心方法論:通過優化內容結構與語義邏輯,提升其在AI生成答案中的引用優先級與影響力。二者均誕生於傳統SEO(搜索引擎優化)。傳統SEO追求網頁鏈接在搜索引擎結果頁(SERP)的排名,而CRO
CRO是什麼意思 - 天天要聞

CRO是什麼意思

您是否曾疑惑,為什麼在AI搜索框輸入問題後,某些答案總是能精準地出現在最頂端?當您向DeepSeek、文心一言或豆包等AI助手提出需求,那些最匹配、最權威的內容是如何被篩選並呈現的?答案的核心,就藏在一個關鍵術語之中:CRO,它也被業界稱為AI-CRO或GEO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 天天要聞

AI助手都有哪些?搜索結果可以這樣優化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當下,AI 助手已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的得力夥伴。從日常事務管理到複雜的工作流程優化,從創意激發到知識獲取,它們憑藉強大的功能和便捷性,贏得了廣泛認可。2025年,市場上湧現出眾多各具特色的 AI 助手,能滿足不同領域和個人的多樣化需求。下面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 天天要聞

牧原股份更換法定代表人完成工商變更

大象新聞記者 王礴舒天眼查App顯示,近日,牧原股份(002714)發生工商變更,法定代表人由秦英林變更為曹治年。該公司成立於2000年7月,註冊資本約54.63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含牲畜飼養、種畜禽生產、種畜禽經營、供港澳活畜禽經營、飼料生產、牲畜屠宰、食品生產、食品銷售等,由秦英林、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 天天要聞

三黃片現金買18元刷醫保26元,醫保基金不是唐僧肉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一款藥物為何有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 天天要聞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逆市飄紅,連續7日「吸金」,規模、份額均創近1月新高!低空經濟等新質方向頂層設計再推進

截至2025年7月7日 14:10,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逆市上漲0.36%,盤中換手10.93%,成交3582.66萬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4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1周累計上漲1.84%,漲幅排名居可比基金第一。從資金凈流入方面來看,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7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合計「吸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