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2月7日訊(編輯 楊斌)在春節假期歸來後,置換隱債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工作迅速啟動,近一周將有近2100億的置換債發行。截至最新,今年用於置換隱債的2萬億再融資專項債已發行或計劃發行3780.56億元,6地2025年的置換債額度已使用完畢。隱債置換政策「鬆綁減負」的效果已逐步顯現。
今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將於2025年2月13日發行政府債券,總發行規模138億元,全部為再融資專項債券,期限30年,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事實上,重慶市和陝西省在2月5日已打響了蛇年置換債發行工作的「第一槍」。重慶市財政局公告將於2月11日招標發行409.49億元再融資專項債券,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陝西省財政廳也將於2月11日招標發行564億元置換債券。
浙江省財政廳則根據此前已披露的計劃,在2月6日完成565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債券發行,山西省也在今日完成385億元置換債發行。
據企業預警通統計,截至最新,今年用於置換隱債的2萬億再融資專項債已發行或計劃發行3780.56億元。其中,浙江、陝西、山西、寧夏、廈門、北京等6地今年的置換債額度已使用完畢。
圖:今年已發行或計劃發行的置換債規模
(資料來源:企業預警通,財聯社整理)
置換債的發行有加速之勢,1月用於置換隱債的再融資債發行了1700多億,而春節假期歸來後的一周,已發行或計劃發行的置換債規模已近2100億元。
當前,多數分析都預測今年的2萬億置換債會在較快時間內發行完畢。民生證券固收首席譚逸鳴認為,2025年地方債發行節奏或將前置,2萬億元置換債或於上半年甚至一季度集中供給。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馮琳則認為,年初就迅速發完2萬億元置換債券的可能性很小,今年置換債券或在上半年集中發行。
在2024年11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增加三年6萬億元債務置換議案後,去年各地的2萬億元置換債券額度在12月18日前全部發行完畢。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在1月10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隱性債務置換政策「鬆綁減負」的效果已逐步顯現。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2個百分點以上,有的地方還超過2.5個百分點,還本付息的壓力大幅度減輕。有的地方優先置換即將到期的公開市場債券和「非標」、涉眾債務,區域金融環境顯著改善。
近期,各地方省級兩會相繼召開,預算報告、對預算執行情況的審查結果報告出爐。從財政部下達各地2024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情況來看,2025年和2026年的置換債額度與2024年基本持平。
天風證券固收首席孫彬彬認為,2024年各省的發行規模佔比可以看做是6萬億置換存量隱債額度的分配比例,置換額度並未明顯向12個重點省份傾斜。部分重點省份化債進度較快,化債進入後半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和「加快退平台/市場化轉型」成為提及最多的政策,而2023年提及較多的盤活資產、清理政府欠款等明顯減少。
王建凡此前還表示,財政部下一步將會同有關方面做好置換債政策落地實施的「後半篇」文章:一是持續加大對地方的指導力度,推動紮實落實置換工作要求;二是加強債券資金全流程、全鏈條監管,確保合規使用;三是堅定不移嚴防新增隱性債務,推動隱性債務「清倉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