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2024年11月09日10:10:29 財經 2557

昨天(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佈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根據安排,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2024至2026年每年2萬億元,支持地方用於置換各類隱性債務,為地方政府騰出資源更好發展經濟、保障民生。

 

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

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許宏才: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為便於操作、儘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今年起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發佈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安排6萬億元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

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財政部部長 藍佛安:從2024年開始,我國將連續五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藍佛安表示,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上述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

財政部部長 藍佛安:我們估算了一下,地方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些地方是比較輕鬆的。

 

財政部:能夠保障今年全國財政收支實現平衡

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不及預期,對此,發佈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財政部正在採取一系列措施,確保完成全年預算目標任務。

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從中央看,10月份,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7萬億元,同比增長7.9%,增幅比9月份的2.4%提高5.5個百分點。1—10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萬億元,同比降幅比1—9月收窄,呈現回升趨勢。後兩個月,一方面,我們在依法依規組織收入的同時,安排有關中央單位上繳一部分專項收益,補充中央財政收入;另一方面,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確保重點支出,特別是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足額到位。

6萬億+4萬億!化債舉措如何減輕地方政府壓力?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財政部部長 藍佛安:從地方看,我們拿出4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於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盤活政府存量資源資產,加強國有資本收益管理,保障財政支出需要。如果確有必要,地方還有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存量資金可以動用。總之,我們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資源,能夠保障今年全國財政收支實現平衡,重點支出力度不減。

 

財政部:將實施更給力政策 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

發佈會上,在回答下一步財政政策有什麼新的考慮時,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財政部將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

財政部部長 藍佛安:結合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

  • 一是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
  • 二是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拓寬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
  • 三是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 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
  • 五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加強對科技創新、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力度。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 天天要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外部重組擱淺,但東風自己內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5天後,東風汽車披露了新公司首張成績單:6月交付26089輛,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 天天要聞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今年4月,日產投資了中國汽車設計龍頭企業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低調的動作在中國幾乎被人忽視,但被日本的權威媒體敏銳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朝刊報道,日產汽車將於2026年開始從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計划出口地是東南亞、中東和中南美洲地區。今年4月開始發售,且從造型、研發到零部件定點均由日產...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 天天要聞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一、港股已進入技術性牛市,now what…劃重點的重複講——今年不買港股先輸一半。做投資萬萬不能對「均值回歸」的力量一無所知,此乃投資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歸」宛如瓢潑而下的天幕,在風雲變色之間,降臨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歸,讓我謙卑。許多人說:「我已經在港股炒了四年...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 天天要聞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樂居財經 王敏 7月7日,富衛集團(HK:01828)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擔任聯席保薦人。其開盤跌0.53%,總市值480.44億港元。上市後,富衛集團成為李澤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富衛集團之外,李澤楷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盈大地產。招股書顯示,富衛集團是一家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採用以客為先及...
智通港股通佔比異動統計|7月7日 - 天天要聞

智通港股通佔比異動統計|7月7日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2025年7月4日披露數據,吉宏股份(02603)、重慶鋼鐵股份(01053)、鞍鋼股份(00347)港股通持股佔比增加值最大,分別增加19.62%、15.82%、4.04%;眾安在線(06060)、弘業期貨(03678)、南京熊貓電子股份(00553)港股通持股佔比減少值最大,分別減少-2.96%、-2.22%、-1.72%。在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