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5月13日訊(記者 肖娟 郭雅倩)4月存款大減近4萬億,引發很多人關注,瞬間衝上熱搜!
5月11日,人民銀行發佈了《2024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我國4月單月的人民幣存款減少了近4萬億元,為3.92萬億元。
湖南情況如何?目前,湖南還沒公布4月的金融運行數據,紅網時刻新聞記者梳理湖南金融數據發現,2024年一季度,湖南存款增速「三連降」,從去年底的兩位數增長下調為個位數增長。
湖南存款餘額破了8萬億元
一季度湖南存款增速「三連降」
湖南人究竟多愛存錢?湖南日前公布的湖南金融運行數據顯示,湖南存款餘額突破8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在理財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加上股市、基金表現不佳,存錢一度成為大眾最好的理財方式,近些年來湖南人更愛存錢了。

以上數據源於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官網信息。
記者梳理近3年的存款數據發現,2022年6月,湖南存款加速已有信號。當時,湖南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長11.7%,創2017年12月以來新高。
存款「狂飆」持續到2023年7月,湖南存款增速連續14個月呈兩位數增長。
2023年8月、9月,存款增速(均為9.9%)回落休整後,2023年10月、11月、12月,湖南存款再現兩位數增長,分別為10.8%、11.2%、10.7%。
進入2024年,湖南存款增速「三連降」,再現個位數增長。今年1月、2月、3月,湖南存款餘額分別同比增長9.3%、8.5%、8.2%。
換言之,湖南存款一直在增長,但增長的速度變緩了。
日前舉行的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一季度新聞發佈會上,相關人員表示,存款增速雖略有回落,但仍位於較高水平,且明顯快於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經濟恢復和消費增長較快。
高利率存款迎下架潮
存款或「搬家」進了股市和理財
存款為什麼減少了?撇開季節性因素,高利率吸金產品密集下降或是一大原因。
在銀行凈息差不斷創新低的背景下,銀行壓降高息負債的動力更強。
4月初,招商銀行不再新發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引發關注。由於很多機構「不差錢」,湖南銀行業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行機構覆蓋面、發行頻率確實有所減少。
此外,銀行通過主動「擠水分」,銀行特殊時點突擊存款的減少,可能也是存款規模回落的原因。
今年4月,利率自律機制發起倡議,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禁止通過手工補息的方式高息攬儲,並於2024年4月底前完成整改。一部分虛增的、不規範的存貸款有所減少。
降息通道下,銀行存款吸引力減少,疊加股市行情的回暖和信心的重塑,股民炒股、買基、理財的熱情又高了起來。
數據顯示,4月理財市場規模環比增長約2萬億元。業內人士稱,不少企業、個人資金轉入理財,徘徊已久的銀行理財規模有望站上30萬億元關口。
4月以來,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發佈公告,調整或暫停旗下自動通知存款服務。
長沙一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員向記者透露,隨着「攬儲神器」——智能通知存款近期密集迎來下架潮,多家銀行的存款數據有所下滑。
相關鏈接:
錢去哪了? 央行發佈前4個月金融數據
央行報告:什麼是錢,錢去哪,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