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4月13日消息(記者 丁文文)輕輕一挑,針線來回穿梭,動作嫻熟,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綉技藝傳承人們專註着手裡的黎錦……4月13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下稱「消博會」)1號館的海南國貨潮品館前展示着海南非遺的魅力,引得不少觀眾駐足流連。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黎錦技藝展示。記者 吳興財 攝
步入海南國貨潮品館,映入眼帘的是一對高2.2米、腹徑90厘米的巨型椰雕花瓶。這對椰雕花瓶由海南省級非遺椰雕工藝傳承人符史瓊製作,主體圖案體現了海南的自然風光和海南人民的美好生活。

位於1號館的海南國貨潮品館開館,引得不少觀眾駐足關注。記者 吳興財 攝
「第一次見到這麼漂亮的椰雕花瓶,必須打卡留念。」來自重慶的程雪和朋友剛走進海南國貨潮品館便被巨型椰雕花瓶吸引了,「了解海南非遺,從這裡開始吧!」
製作一對集中體現椰雕雕刻工藝和鑲嵌工藝的大尺寸椰雕花瓶是符史瓊的心愿,他希望通過在消博會上的展示,為推動椰雕工藝的傳承發展探索一條創新之路。
首次亮相消博會的海南國貨潮品館,涵蓋文創潮品、黃花梨、黎錦、椰雕、藤編、沉香和非遺互動體驗等十個展區。這也是海南以非遺為核心要素的國貨潮品首次集中亮相消博會。在消博會對海南「土生土長」的國貨潮品進行展示展銷,旨在通過視覺審美和文化內涵兼具的國貨潮品,宣傳海南的優秀傳統文化。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展示的藤編產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展示的藤編產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展示的藤編產品。記者 吳興財 攝
融入黎錦元素的島服、靠背、地毯、錢包;椰雕製作的花瓶、筆筒、象棋;沉香系列精油、香爐……琳琅滿目的海南非遺文創產品亮相海南國貨潮品館,不僅吸收了傳統紋樣風格,還融入現代時尚元素,「潮」氣十足,頗受觀眾青睞。
黎錦圍巾、黎錦旗袍、黎錦包包、黎錦首飾品、黎錦文創產品……參展商海南黎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秋晨已連續4次參展消博會,這次帶來了100多種黎錦元素產品,「來到消博會,不僅是銷售、推介,更重要的是交流、合作。」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展示的特色服飾。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特色展品。記者 吳興財 攝
唐秋晨說,希望通過消博會平台,讓更多人認識黎錦、喜歡黎錦,感受到海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時尚的風采。同時也為非遺手工藝產業化發展帶來新思路,探索黎錦發展新路徑,擴大海南黎錦IP知名度。
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椰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柯秋楓一邊在現場活態展示椰雕手工雕刻的過程,一邊熱情地向來往觀眾介紹着帶來的展品,「椰雕筆筒、椰雕花瓶、椰子木做的象棋……這次帶來的展品,比較生活化。希望通過消博會,讓更多人了解海南椰雕文化。」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黎錦工藝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黎錦服裝。記者 吳興財 攝
抱枕、腰包、玩偶、服飾……海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帶來的文創產品,吸收了黎錦傳統紋樣和風格,還融入現代時尚元素,頗受年輕觀眾的青睞。
海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引介紹,海南國貨潮品館此次展出的近千款產品,呈現兩大亮點:一是「全」,海南經典的地域文化非遺類的產品,在展館中做了集成式展示;二是「新」,展館內的展品,囊括了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國潮風和海南非遺元素國貨潮品。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特色展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黎錦服裝。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黎錦工藝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海南黃花梨手串。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椰雕特色工藝品。記者 吳興財 攝

海南國貨潮品館中的椰雕特色象棋。記者 吳興財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