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增長的浙商銀行背後,存在着房貸不良率攀升,資本充足率下滑以及內控不嚴連連收到巨額罰單等諸多問題。
01 去年累計被罰超2700萬元
天眼查顯示,浙商銀行成立於1993年,系全國第13家「a+h」上市銀行,同時也是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
近兩年,浙商銀行的業績可謂不斷向好。
據財報,2023年第三季度,浙商銀行實現營收164.63億元,同期增長3.04%。利潤上,浙商銀行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7.53億元,同比增長10.54%。
往前看,2023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32.27億元,同比增長4.68%;歸屬於股東凈利潤77.43億元,同比增長11.03%。
2022年該行營業收入為610.85億元,同比增長12.14%;實現歸屬於該行股東的凈利潤為136.18億元,同比增長7.67%。
但與此同時,浙江銀行也存在着諸多隱憂。
就在2023年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浙商銀行收到了年內最大的一張罰單。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上海監管局12月29日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浙商銀行上海分行因採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被罰沒合計17345002.08元。同時,包括時任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行長、副行長在內的13名責任人領罰。
柒財經注意到,去年,浙商銀行幾乎月月收罰單。
就在浙商銀行上海分行被罰當日,因貸後管理不盡職,浙商銀行連雲港分行被罰35萬元;因國內信用證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到位,浙商銀行寧波分行被罰50萬元。同在12月,因辦理供應鏈融資業務貿易背景審查不嚴、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浙商銀行臨沂分行被罰款30萬元。
11月27日,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貴陽分行因債權融資計劃投資管控不到位;信用證貿易背景不真實,議付資金迴流開證人;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滾動簽發銀行承兌匯票虛增存款;流動資金貸款審查不盡職,罰款160萬。
同在11月,據央行寧波分行披露的罰單,浙商銀行寧波分行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等,被罰款150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一整年,針對浙商銀行及相關負責人的罰單已超過30張,涉及的金額超過2700萬元。無怪乎有人稱之為「將罰單領到手軟」。
據公開資料,2018年至2021年短短三年內,浙商銀行累計被罰金額超1.8億元。而去年仍然月月收罰單,這表明浙商銀行在內控方面沒有進行有效的管控,仍然存在明顯的漏洞。
02 資本充足率不斷下滑
就在罰單公布的前兩天也就是11月27日,浙商銀行發佈公告稱,公司於11月23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為100億元人民幣的二級資本債券(第二期)發行完畢。
公告顯示,本期100億元債券為10年期固定利率品種,票面利率為3.50%,發行人滿足一定條件可在第5年末進行贖回,本期所募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浙商銀行的二級資本。
實際上,早在6月12日,浙商銀行便通過a股配股發行計劃來補充過資本充足率。彼時,浙商銀行以股權登記日(2023年6月14日)收市後a股股本總數為基數,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體a股股東配售,可配售a股總數為50.14億股。不過與本次募資投向不同的是,彼時配股融資全部用於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不論採取何種方式,但兩者目標一致——補充資本充足率。
確實,自2019年至2022年末,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連續4年出現下滑,分別為14.24%、12.93%、12.89%及11.6%。雖然在今年三季度末,浙商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83%,較上年末微增0.23個百分點,但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國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期資本充足率為13.33%,浙商銀行比之低了1.5個百分點。
資本充足率不斷下滑的背後,是其地產貸款不良率在不斷抬頭。
近幾年來,浙商銀行的房地產行業貸款一直維持在高位。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2022年末,浙商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金額分別為1483.41億元、1652.08億元、1687.24億元及1668.27億元,占當期貸款總額比例為14.4%、13.79%、12.52%及10.94%。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浙商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金額達1730.76億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了3.75%,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10.47%,是第四大貸款行業。
從貸款集中度上來看,浙商銀行的前十大借款人中,第一、第二、第五、第八大借款人均來自房地產業。
而且,該業務不良率不斷走高。2021年,浙商銀行房地產不良率僅為0.62%,但2022年已增長至1.66%,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又增長至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