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島廣電·回瀾聽濤·10月19日訊】
聚焦新興產業鏈,青島重磅規劃徵求意見。
日前,青島市發展改革委官網發佈了關於對《青島市新型儲能發展規劃(2023—2030年)(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從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到青島圍繞新型儲能這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一段時期的「作戰圖」和「任務書」。
根據規劃,到2025年,青島要初步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具體量化目標為,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具體量化目標為,裝機規模達100萬千瓦左右。
在2023中國國際新型儲能發展峰會上,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長劉寶生談到,截至2023年9月份中國新型儲能累計招標115GWh,累計中標55.3GWh,其中新型儲能累計規模14.8GW/39.9GWh。而根據《2023中國工商業儲能發展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全球工商業儲能累計裝機可達11.5GW,全球工商業儲能累計市場規模將在190億元-240億元之間,其中中國和美國的裝機量佔比將超過全球的50%。
市場剛剛起步、格局尚未固化、發展仍需支持、潛力十分巨大,這是業界對於新型儲能的判斷。對於城市來說,當下無疑是切入這個未來產業的最佳時機。
《國務院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支持山東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升新型儲能應用水平。青島作為經濟龍頭一馬當先,打造的24條重點產業鏈中,氫能與儲能成為十大新興產業鏈之一。截至2022年底,青島電力裝機規模達到800萬千瓦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43%以上;預計到2025年青島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500萬千瓦以上。
由於新能源發電的高比例接入,電力系統調峰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亟須加快發展新型儲能,作為靈活性資源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併網波動,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促進新能源高效消納——這正是青島已經「準備」好的產業應用場景。
01這些區市被委以重任
規劃中對青島新型儲能產業的空間布局做出了設計,着力構建「一極、一鏈、一帶、兩區」產學研用全方位發展格局:
以城陽區為核心培育「產業引領增長極」;
以上合示範區、嶗山區為鏈接點,鍛造「產業提質升級示範鏈」;
依託西海岸新區高校圈、嶗山區高校圈,打造「新型儲能科技創新示範帶」;
以西海岸新區、即墨區新能源集中開發區域為中心,加快構建「大規模綜合應用示範區」;
以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為重點,逐步建設「產業育成和多元應用示範區」。
作為集聚產業資源的空間載體,產業園區是高效高質放大政策撬動作用、有效吸引市場資源的關鍵「助推器」。規劃中,也在產業園區上用了不少「筆墨」,明確提出重點培育城陽區、上合示範區等地建設國家儲能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其中,城陽區作為「一極」,按照「全產業鏈發展」和「產業+科創」總體定位,以「一園多區」布局模式,在河套、上馬、棘洪灘等3個街道,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城陽區儲能產業園建設,重點布局河套街道1690畝核心發展區和580 畝拓展區,根據產業發展需要,適時推進上馬、棘洪灘兩個街道預留髮展區建設。
上合示範區能蜂電氣智慧儲能國際創新產業園則明確提出,要以用戶側智慧儲能高端製造和數字能源綜合服務為核心,匯聚國內外數字能源領域高端人才和創新要素資源,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智慧儲能全產業鏈創新資源聚集地,爭創國家級數字能源高端製造示範基地、分佈式智慧儲能碳中和生態示範區。
此外,規劃還提出,立足萊西市、平度市石墨礦產資源優勢,打造新型儲能原材料主產區;發揮西海岸新區、李滄區、嶗山區氫能產業發展優勢,加速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發展。
02梯次培育,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企業是產業發展的「最後一公里」,政策和資源都要通過企業,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規劃中,對於青島新型儲能領域的企業培育也有清晰布局。
青島要充分發揮能蜂電氣、特來電、鵬輝能源、科創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引導中小企業圍繞其上下游產業鏈進行集聚整合、「雁陣形」發展,打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信息交互與智能協同的產業生態體系。
着眼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青島還要探索搭建產業供需對接平台,將中小企業產品供給清單與龍頭企業主要配套產品需求清單進行精準匹配。同時進一步加大精準招商力度,按照「建鏈、補鏈、延鏈」總體思路,推進鏈式招商,引導關聯產業、配套企業集聚發展。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強健產業鏈、優化價值鏈、提升創新鏈。
從企業梯次培育的目標來看,青島要在龍頭企業、中堅力量、中小企業同時發力。
培優樹強龍頭領航企業。瞄準世界一流水平,遴選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規模優勢和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爭創產業鏈領航企業,整合全球創新資源,提供行業問題綜合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
引導中堅力量加速崛起。遴選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發展潛力大、細分領域市場優勢突出的骨幹企業,研究制定針對性政策措施,探索採取「一企一策」方式靶向服務,在人才引進、資金融通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企業快速發展壯大。
推動優勢中小企業做細做精。發揮中小企業創新熱情高、市場反應快、經營機制靈活等特點,鼓勵引導中小企業瞄準市場空白,發展差異化、個性化的高性能產品,培育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精特新」企業,推進「小轉企」「小升規」,加快提升產業整體水平。
03這些重點項目,塑造青島優勢
作為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氫能與儲能是青島近年來產業培育、招商引資的重點之一,新型儲能領域也有一批引領性強、帶動力大的重點項目先後落地。
9月26日,青島市儲能產業園(城陽區)推介會暨鵬輝能源儲能電池項目開工儀式在城陽區舉行,標誌着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鵬輝能源儲能電池項目,是青島儲能產業引進的首個百億級項目,將建設年產36GWh儲能電池項目,建設將分三期進行,一期建設年產12GWh儲能電池項目,計劃2024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
規劃中,也明確要支持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鼓勵華電青島發電、大唐黃島發電、華能青島熱電等大型燃煤電廠合理配置新型儲能,優化提升常規電源調頻性能和運行特性;
依託特來電、能蜂電氣、涌恆新能源等骨幹企業,積極開展光儲充一體化、梯次電池儲能、用戶側分佈式智慧儲能系統、全釩液流電池等儲能創新技術應用;
依託青北碳素、洛唯新材料、晨陽石墨、昊鑫新能源、泰達華潤、新泰和能源等骨幹企業,重點開展規模化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
依託乾運高科、新正鋰業、藍科途等儲能裝備研發製造基礎,加快提升鋰電池、正極材料及電池隔膜等生產能力;
依託益和電氣、益和智能、威控電氣等骨幹企業,加速儲能系統集成製造;
依託特來電、北辰先進循環等,推進退役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依託海卓動力、氫啟新能源、杜科新材料等骨幹企業,加速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對於重點項目的建設發展,專門提到要強化服務要素保障,明確提出對規劃確定的重大儲能項目,在建設用地指標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統籌各類財政資金,加大對新型儲能應用示範、產業發展、技術創新等扶持力度;鼓勵開發性和政策性銀行、社會資本等支持新型儲能發展。
產業集聚加要素保障,青島正在搶佔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