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美元進一步走低,一周以來美元更是遭遇了自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這正是全球投資者正在大量拋售美債的信號;只是這個時候,中方卻按兵不動,這是放過特朗普一馬嗎?
全球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債,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特朗普政府宣布在全球範圍內大規模徵收「對等關稅」,隨後又對部分國家暫停,同時對中方輸美商品加征125%(總計145%)關稅,這一反覆無常、違背基本經濟規律和常識的做法,導致市場對美國資產的興趣下降,並引發外界對美債是否仍具避險屬性的質疑,從而引發了拋售潮。
另外,由於關稅大戰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動蕩加劇,股市、期貨和大宗商品市場大起大落,這就使得各種投資者為了對沖風險、滿足流動性需求,從而不得不採取拋售美債的措施以回籠資金;網絡上還流傳着特朗普政府計劃對美債利息收入徵收30%的稅款的消息,雖未被白宮證實,但在如今風聲鶴唳的市場環境下,有可能成為美債拋售的又一助力。
最後一點,則是2025年美債將有9.2萬億美元到期,按照美債運作的老規矩,美國政府唯一方法就是「借新債還舊債」,只是現在再借新債的難度不只是一丁半點;而假如新債發行並不順利,而老債又要到期,則極有可能引發美國債務違約,這將直接重創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從而加劇美債的拋售甚至是最終導致美元信用崩塌。
只是這個時候,中方卻按兵不動,未加入「乘勝追擊」的隊伍給予致命一擊,有分析人士便認為這是中方放過特朗普一馬,其實大謬。
首先,美元貶值,正是這次美國政府力推關稅大戰的「如意算盤」。舉個簡單的數據,若美元貶值10%,36萬億美元債務實際減少了3.6萬億美元,那麼如果貶值20%、30%呢?是不是無形之中減輕了他們還債的壓力?
其次,如果真的美元信用崩塌,美債嚴重縮水甚至是歸零,這對於掌握着約7590億美元的中方來說,同樣是巨大的財產損失。雖然美方不在意「傷敵一千,自損一千二」,但這樣的做法,顯然不是中方理性的選擇。
第三,則是中美關稅互加實際上已經進入一個「靜止期」,也就是不管此後美方如何再在數字上疊加,已經沒有實際意義;但這不意味着中美關稅戰結束了,而是進入了一種變盤的危險時刻,也就是最為嚴重的時候並沒有來臨。
第四,我們要充分意識到如今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里坐着的這位,是一位極具鋌而走險意識的賭徒。假如全球拋售美債潮風起雲湧無法阻止,他只要來一招「廢除美債」,就將對全球形成海嘯式的破壞作用。
綜上四點,也就是目前的形勢還沒有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中方沒有必要祭出全面拋售美債這個「大殺器」;還有就是,在目前的中美關稅互加的初步階段,中方反制的工具箱里還很豐滿,比如「兩用物項管控」、「中重稀土管控」等都是很好用的工具;既然沒到最後關頭,就不必使用經濟「核彈」。
其實相對於拋售美債這一併不明智的做法,我們更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繼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才能從根本上打擊和削弱美元霸權;而現在白宮掀起的這場關稅大戰,恰恰給了我們千載難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