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藝
界面新聞編輯 |
智能顯示龍頭康冠科技(001308.sz)交出了上市後首份年報,在去年疫情的影響之下,仍取得了超過60%的凈利潤增速。
然而,在2022年年報披露前,康冠科技股價七連陽,累積漲幅超24%;年報披露後,3月27日公司股價低開低走,全日跌幅近9%。
漲得好好的,為何財報一出,市場便用腳投票?
除了板塊行情輪動外,康冠科技3月26日同步發佈的兩份現金管理計劃公告也震驚了市場。
這家上市僅一年的公司十分闊綽,今年計劃拿出不超過60億元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其中不超過50億元還可拿來「炒股」。加上公司營收正在下滑,業績增速低於市場預期……種種因素之下,投資者選擇了暫時迴避。
「按規定可以買(股票),但目前還沒有開展過證券投資業務。」就不超過50億元會否用於「炒股」,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如此回應界面新聞。他還稱,公司去年四季度營收下滑,是因為產品單價在下滑,銷量並未下降。
業績低於預期
業績不及預期,且營收趨勢不明朗,這是康冠科技3月27日股價暴跌的原因之一。
康冠科技是智能顯示龍頭企業之一,2022年3月上市。
2023年3月26日晚,康冠科技發佈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15.87億元,同比微降2.5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6億元,同比增長64.19%;基本每股收益2.96元。公司擬每10股轉增3股並派發紅利8.68元(含稅)。
僅看凈利潤表現,康冠科技增幅較大並創歷史新高。然而,這一數據低於此前業績預告區間。今年1月初,公司業績預告顯示,盈利區間為15.32億元至15.70億元,同比增幅為65.99%至70.13%。
「業績預告是沒有經過審計的、初步的財務數據預計的,年報是審計後的數據。最終年報數據也是在合理範圍內的。」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業績預告之時,康冠科技並未披露營業收入,最終下滑的營收結果表現不近人意。受到銷售價格下跌的影響,營業收入不升反降。因而,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雙雙低於市場預期。
拆成單季來看,康冠科技下滑趨勢更為明顯。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05億元,為去年最低值,同比下滑27.60%。此前一二季度營收正增長,而第三季度的同比下滑幅度在6.82%。
單季歸母凈利潤也結束了高增長,去年第四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69億元,同比增幅降至7.02%。
「銷售行情有一定的季度周期性,」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是電視、平板,四季度通常有「雙11」和國外的「黑五」購物節,總體來說四季度營收佔比會高一點。但2022年同期營收表現稍微弱一點主要是因為產品降價。「銷量沒有下滑,產品單價下滑,造成四季度營收下滑。」
康冠科技單季營收同比增幅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營收下滑對康冠科技實現股權激勵目標有利。
3月14日,康冠科技實施2023年股權激勵計劃。與其他公司多選擇凈利潤考核、或凈利潤加營收同時考核不同的是,康冠科技業績考核基數為2022年營業收入。在2022年營收基數之上,2023年至2025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目標值分別為15%、30%、50%。
低基數之下,業績考核完成難度也相應下降。
康冠科技2023股權激勵計劃業績考核目標
此外,康冠科技的毛利率提升幅度較大,成為業績一大亮點。
受核心原材料價格下降的影響,康冠科技去年綜合毛利率為21.13%,較上年提升5.76個百分點,也來到了近五年的高位。
康冠科技主要包括智能交互顯示業務和智能電視兩大業務,兩大業務毛利率均在走高,營收下滑部分主要是智能電視業務。
去年年報顯示,康冠科技近半的營收來自智能電視業務,銷售額55.23億元,同比下降2.09%,毛利率17.50%,同比上升5.37個百分點。
同時,公司約40%的營業收入為智能交互顯示產品,銷售額46.41億元,同比上升3.28%,毛利率28.27%,同比上升8.84個百分點。
「公司產品結構在優化,高毛利的智能交互產品佔比在增長。智能電視業務的細分產品結構也在優化,高毛利的大尺寸產品出貨比例增長。自主品牌銷量也在增長。」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表示。
同時,康冠科技外銷營收佔比上升,由上年的近80%,上升至去年的82.69%。因而,公司還獲得部分匯兌收益。
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康冠科技副總經理兼董秘孫建華表示,未來兩三年,公司智能電視會保持合理的低速增長;智能交互平板會保持高於行業平均30%的(速度)增長;創新類顯示產品有機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不超過60億元進行現金管理
股價回落的另一個原因或許與康冠科技推出的現金管理計劃相關。公司同日發佈了兩份巨額現金管理計劃公告。
第一份是,康冠科技董事會已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第二份是,康冠科技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在確保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設和募集資金使用,並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使用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的部分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合計不超過60億元用於現金管理,意味着什麼?
一年前,康冠科技計划進行現金管理的閑置募集資金為不超過10億元,閑置自有資金同樣為不超過10億元。此次合計增加2倍。
截至3月27日,康冠科技總市值約210億元,60億相當於公司近三成市值。截至2022年末,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59.20億元,計劃現金管理規模上限與凈資產基本相當。
同時,康冠科技短期借款也在激增。截至2022年末,其短期借款餘額14.11億元,較上年末大幅增加了近12億元。
儘管康冠科技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幅上升,但與60億元仍有不少差距。
截至2022年末,康冠科技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38.30億元,較2021年末的10.61億元增加了約260%。
「公司2022年3月上市,募資20億元。去年凈利潤比較好,今年能用於理財的錢較多,所以預計了一個相對較高的額度。」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對界面新聞稱。
就為何閑置資金不用於投資新項目,上述人士稱,「我們有在看機會,但公司還是穩重經營,如果有機會還是會做的。」
購買理財產品的風險不容小覷。
公告稱,不超過10億元募資投資品種則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為安全性高、流動性好、單項產品投資期限不超過12個月的保本型理財產品等品種。其中,強調了「不得用於股票等衍生品」。
與之相比,不超過50億元自有資金投資風險偏好較高。其計劃投資品種包括銀行、信託、證券公司或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其中並未指明不得投入股市及其衍生品。
這也意味着,這不超過50億元自有資金,或也可用於「炒股」,或購買股票衍生品及基金等。其風險不言已明。
「按規定可以買(股票),但目前還沒有開展過證券投資業務。」就不超過50億元會否用於「炒股」,康冠科技證券部人士如此回應界面新聞。
康冠科技也坦稱,金融市場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不排除該項投資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投資的實際收益不可預期。同時也存在相關工作人員的操作風險。
那麼,另一個問題來了,既然現金如此充裕,康冠科技ipo募資必要性何在?
在20億元康冠科技ipo募投項目及募集資金使用計劃中,有6.2億元原計劃用於總部大樓及研發測式中心項目,即買樓建房。之後這部分資金更改為用於智能顯示科技園項目(一期)的建設。
另,還有6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當下可見,康冠科技自有資金十分充裕,並不缺錢。
賬上資金豐厚的康冠科技分紅極為大方。
上市至今才一年時間,公司已提出過兩項分紅方案。2022年6月,公司實施過每10股轉增3股派現7.5元(含稅)的分配方案。2022年年報中,公司又提出擬每10股轉增3股並派發紅利8.68元(含稅)的方案。
前次派現約3億元,此次計劃派現4.54億元(含稅)。值得注意的是,康冠科技流通盤佔比不足一成,有近90%股本為原始股東持有,處於限售狀態。分紅也多落入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口袋。
二級市場上,康冠科技過去一年的股價表現不及業績,多次跌破發行價。其發行價48.84元/股,10轉3後成本降至37.57元/股,近期大幅拉升後,最新股價40.29元/股,在發行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