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向左還是向右?

2022年12月15日23:25:03 財經 1558

最近港股市場漲得特別不錯,11月這輪反彈下來,港股幾大主流指數漲幅都不小,恒生指數反彈了36%,恒生國企反彈了39%,恒生科技反彈了61%,雖然從反彈幅度上看是不小,但是大家應該都知道漲跌幅不匹配的數學問題,指數跌得越多,反彈額外需要的漲幅就越多,如果我們拉長周期,從2021年2月份的高點算起,恒生指數至今仍下跌-36%,恒生國企跌幅-44%,恒生科技跌幅更是高達-60%,所以反彈雖猛,但頂多算回到了半山腰,離山頂還遠着。

復盤本輪港股反彈,主要有三個原因:

(1)跌得多了,超跌反彈

超跌反彈是堂主認為最主要的動因。復盤幾次港股的熊市:

2007年11月-2009年2月,港股在1年3個月的時間累計下跌60%,

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港股9個月時間下跌32%,

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港股在2年3個月時間裏累計下跌30%。

而2021年至今本輪的下跌雖然時間上不是最久的,但最大50%的跌幅,意味着這是繼2008年次貸危機後,港股最大的熊市。

(2)主題行業的復蘇

以最近兩個月的反彈力度衡量,港股領漲的板塊主要是生物醫藥、科技互聯網、房地產。

港股市場,向左還是向右? - 天天要聞

恒生行業指數今年表現

醫療保健板塊是港股最先反彈的板塊,從10月初就開始啟動,新冠疫情常態化管控後,居民至少在疫苗接種、常規藥物儲備、線上問診三大方面有持續增長的需求,這將是相關葯企持續穩定的業績來源。

科技互聯網的行情緊隨其後,互聯網平台經濟的常態化監管態度早在4月就已確立,但恒生科技在11月份才觸底反彈,堂主認為標誌性的事件還是11月初騰訊和聯通合資設立公司的消息,意味着常態化監管由政策文件正式過渡到經濟活動。

房地產板塊則於11月初觸底反彈,房地產板塊的行情主要由內房股帶動,雙十一發佈的地產十六條標誌着房地產正式進入全面寬鬆時代,隨之而來的則是解決了資金問題的民營房企全面觸底反彈,漲幅普遍在一到兩倍之間。

(3)美國加息

12月15日凌晨結束的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如約加息50bp,使得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至4.25%-4.5%。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2023年還將加息75bp,目標利率最高會達到5%-5.25%,而後進入降息通道。

這意味着,美國的加息進程已經完成了超過80%,明年加息將不再是影響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矛盾。

在加息結果公布後,昨天的美股只是微跌0.6%,美債和黃金也波瀾不驚,這足以證明市場不再視美國加息為「頭號利空」。


明年行情怎麼看?

首先,穩定的內外部環境是港股向好的基礎。2023年無論是國內和國外的主旋律都是「回血」,從疫後重建中回血,從通脹壓力中回血,整體各國將是合作大於對抗,有利於重鑄香港市場的信心。

此外,香港是個機構為主的市場,約85%的交易被機構把持,關注機構的動作對港股的發展有着重要參考意義。

港股市場,向左還是向右? - 天天要聞

香港聯交所交易結構

今年,代表內地機構資金的南向資金還是保持不錯的流入態勢,前11個月均保持正流入。而且剛過去10和11月份,南下資金分別流入738億和502億,月度流入金額分別排第一和第三,機構用腳投票看好2023年的港股。

外資也是一致看多港股。

11月以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Co.)凈增持了189億港股,瑞銀UBS)增持了144億港股。

對比下看2021年2月到今年10月的數據,摩根大通累積減持了378億港股,瑞銀累積減持了274億港股……

相當於一個多月就把過去2年拋售籌碼的一半接回來了。

最後來看下估值的情況。

港股市場,向左還是向右? - 天天要聞

恒生指數估值情況

目前恒生指數9.65倍的市盈率,處於歷史31%分位,不高不低,離估值底部已經有一定距離,但談高估也為時尚早。

堂主覺得港股市場的估值彈性並不高,恒生指數從估值底部7.45倍到最大值14.93倍,也就1倍的空間,遠不如成長指數動輒幾倍的估值彈性。

所以目前港股的估值修復行情將告一段落,未來如何發展,主要還靠港股自身的盈利和相關政策驅動,這意味着市場將走向分化,而不是11月那樣的普漲行情。

我們還可以判斷下A股和港股未來的相對走勢。

恒生AH溢價指數衡量的是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企業的價格比,指數大於100則意味着A股相對港股更貴,反之亦然。

堂主截取了近10年的AH溢價指數走勢,可以看到雖然A股普遍相對港股溢價,且溢價水平在逐漸提升,但目前AH溢價率為141,還是處於A股相對較貴的時刻。

港股市場,向左還是向右? - 天天要聞

恒生AH溢價指數近10年走勢

但當溢價率高到一定水平(以前是140左右,現在是150左右),港股相對A股就會有個階段性走強的行情。

紅圈圈出的時間點分別為2016年初、2017年底、2020年底和現在,這幾個時間點後半年內,港股相對於A股都會有階段性的走強,唯一例外的是2017年底,在2018年港股A股同時下跌,不過港股的跌幅也更小一些。

如果從AH溢價的角度看,目前港股相對A股的優勢行情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二季度。

基於以上信息,目前持有港股、尚未回本的小夥伴可以繼續持有觀望,想抄底買入的則可以先緩緩。

以上就是堂主對現階段港股投資的一些看法,板塊方面的投資機會,未來會單獨寫一篇跟大家分享。#基金那點事兒##基金日記##投資#@今日話題@今日頭條@頭條基金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6.3億起拍!安徽池州儲量超2億噸白雲岩大礦再次掛牌 - 天天要聞

6.3億起拍!安徽池州儲量超2億噸白雲岩大礦再次掛牌

近日,安徽池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掛牌出讓池州市貴池區大竹園齋嶺礦區熔劑用白雲岩礦採礦權,該礦區範圍內資源總量20091.09萬噸,年產600萬噸,擬出讓年限27.2年(含基建期2年),起始價63000萬元。據了解,資源儲量概況:礦區範圍內資
【國盛通信】液冷轉折點:三大預期差,產業落地剛起步 - 天天要聞

【國盛通信】液冷轉折點:三大預期差,產業落地剛起步

正文事件:7月3日,戴爾向 CoreWeave 交付首批 Nvidia GB300 NVL72 機架規模解決方案,標誌着英偉達最新高端GPU開始正式商用落地。從時間線看預期差:過去兩年的熱度是預期,真正的落地從現在開始。自2023年AI熱潮興起以來,市場對液冷從「0到1」爆發的預期持續高漲,英偉達液冷合作夥伴Vertiv股價自2023年以來漲逾800%,反.
又一家國資文旅投集團破產!文旅投資為何屢陷爆雷困境 - 天天要聞

又一家國資文旅投集團破產!文旅投資為何屢陷爆雷困境

雖然遊客越來越多,但爆雷的文旅企業也增加了。近期,青海省旅遊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旅投」)及13家子公司集體破產清算。作為省級文旅國資平台,青海旅投在2016年成立當天就與海晏縣政府、國家開發青海省分行等11家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彼時,青海旅投也雄心勃勃喊出了「三年投融資達到百億元、五年上...
煙台銀行「出口助力貸」 助力民企邁入國際賽道 - 天天要聞

煙台銀行「出口助力貸」 助力民企邁入國際賽道

支持外貿小微民營企業,是煙台銀行服務國家「雙循環」戰略的重要舉措,從「等米下鍋」到「糧草先行」,今年以來,煙台銀行的「出口助力貸」不僅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困難,助力企業更具底氣地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更以實際行動踐行和落實國家「四穩」重大決策部署
西藏首家汽車產業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 天天要聞

西藏首家汽車產業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近日,山南市瓊結縣程力汽車產業園項目暨下水鄉高標準廠房建設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瓊結縣援藏產業園區舉行,標誌着西藏首家專用汽車製造企業——瓊結縣程力汽車產業基地建設正式啟動。圖為瓊結縣程力汽車產業園項目奠基儀式現場。 記者 丹增平措 攝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援藏資金與縣本級財政聯合投資的重要成果,該項...
痛失「探花」座次董事長辭職,洋河股份業績承壓如何突圍? - 天天要聞

痛失「探花」座次董事長辭職,洋河股份業績承壓如何突圍?

文|蒙多 出品|天下財道提起洋河,無人不知。其掌舵者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7月1日,洋河股份(002304.SZ)傳出重大人事調整,張聯東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等一系列職務。(來源:公司公告)張聯東現年57歲,是洋河前靈魂人物王耀的接替者。2021年2月3日,張聯東正式接棒。值得注意的是,張聯東任期終止日期為2027年4月2日,此...
投資避雷針:涉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這家公司董事長被採取強制措施 - 天天要聞

投資避雷針:涉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這家公司董事長被採取強制措施

導讀:財聯社7月8日投資避雷針,近日,A股及海外市場潛在風險事件如下。國內經濟信息方面包括:1)國內商品期市夜盤收盤多數下跌,油脂油料跌幅居前;2)中國船廠新船訂單份額下滑,從2024年的70%降至52%;公司方面重點關注包括:1)瑞斯康達董事長兼總經理李月傑和董事朱春城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採取刑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