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大家應該不陌生,嚴格說起來,我國的養老待遇其實不只有1個基本養老金,已經明確出台的,其實有4項養老待遇,看看你都知道嗎?
第一,基本養老金
這個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分為兩類,一個是職工養老保險,參與人群針對在職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近幾年又增加了靈活就業者,退休後,月養老金包含基礎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屬於「中人」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後的一年起,將參加養老金上調,到今年職工養老金已經實現18連漲;另一個是居民養老保險,主要針對農民群體,以及收入低,負擔不起以靈活就業身份參加職工養老金條件的人。居民養老金目前還不是統一上調,部分地區不定時調整,上調的只有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的養老金不會統一提高。
第二,年金
一個是職業年金另一個是企業年金,都是補充性養老保險制度,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建立的,企業年金可以由企業設立。但不是獨立存在的,作為補充性質的養老保險,必須要先交納基本養老保險後,才能參加。並且,和基本養老保險一樣,是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分別負擔8%和4%,一樣是單位繳費佔大部分。退休後,即可辦理領取手續,不過年金不是非要按月領取,可以一次性、分次和按月領取,也可以購買理財產品,退休時自行選擇發放方式,但就算是按月領取,也不是一直領到去世前,因為年金不是終身制。
第三,高齡津貼
對80周歲以上的老人,國家要求發放高齡津貼,2021年《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第48條就再次強調了這一要求。對於年齡限制較高的城市,今年個別地區放低了申領門檻,比如遼寧大連市,今年將發放範圍擴大至原先的3倍,將85周歲~89周歲的老人也納入發放範圍,這部分人在10月份領取養老金後,還能每月再多拿到50元的高齡津貼,一年可以多領600元的收入了。
第四,個人養老金
在基本養老保險和年金制度後,我國第三個養老金支柱就是個人養老金,與前兩項不同,個人養老金制度,顧名思義,是不受企業和單位影響,完全由參保人自己選擇參加和繳費的制度,所有繳費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並且,與其他養老待遇不同,個人養老金是走市場化運行的,商業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項目、可操作性等更高,未來收益規模將難以估量。
不過,雖然有這麼多的養老收入,但現實中,不少人退休後最開始只有1筆基本養老金,有的人甚至一筆錢都領不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從這4個方面可以得出答案:
- 首先,無法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就不能參加職業年金,而企業年金雖然說的是企業都能設立,但前提是要繳納兩份養老保險費,一個基本養老保險,一個年金,一般中小企業根本承受不起這麼多用工成本的投入,到目前還是少部分大企業,國企能玩轉的福利。
- 其次,個人養老金到今年才剛出台,儘管有了實施方式,多地銀行也開始推出新的理財項目,但是還沒有正式的政策文件出台點名能試點,說可以開始參保,很多人自然不敢入市。試點後是否全國落地也要等待,即使能實施,要在十幾年,幾十年,大家參保退休後,可能才能開始領這筆錢了。
- 再次,高齡津貼有年齡門檻,在滿足這個條件前,不具備申領資格。對於80周歲以下的人,現在只能領基本養老金,有年金的可以領到年金。除了少部分城市,比如深圳可以在70歲申領。
- 最後,有人一分錢沒有是真的嗎?並非誇大其詞,這裡主要是3種原因導致的:1、參保繳費時間累計不足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每月也沒有養老金,但這裡只是說按月發放的養老金沒有,個人賬戶的社保費還將退還,不過要損失統籌賬戶的錢,還不能享受養老金終身制發放福利。2、沒有參保,並不滿足高齡年齡標準,現在最低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是女性的50周歲,最低領取高齡津貼的年齡是70周歲,也就是說至少20年的時間後,才能申領這筆錢,在達到年齡前,確實領不到以上的養老待遇,不打工,可能真的是一分錢沒有了。3、去世的人、未認證的人和服刑期間的人。去世後,養老金直接會在次月停發;未認證的次月將暫停發放養老金,但認證後可以從下一個月恢復;服刑期間,養老金同樣會暫停發放,並不能參加調整,不過只要有服刑期結束的機會,結束後,也能夠恢複發放。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