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產行業作為一個高槓桿、高負債、高周轉的行業,融資一直是一個難題,所以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現,極大程度減緩了企業資金流的壓力,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說,是很方便的融資工具。
但是近兩年,整個行業進入債券償付和回售的高峰期,根據聯合資信測算結果顯示,在不考慮行權和回售的情況下,房地產債券2022年的的到期金額約3203億元,與此相對應的2022年地產債到期金額佔地產存續規模的比例為19.05%,而在20年和21年兩年已有到期金額約為890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地產行業到期兌付的壓力相當大。
自恆大暴雷後,這兩年的商票也面臨大量逾期的情況,而對於無法兌付的商票,很多開票企業給出的策略無非就三種。一是展期。二是分期兌付、三是以房抵債。
那對於持票人來說,這幾種方式該怎麼選擇?都有什麼利弊呢?
一.展期
1.簽署展期協議(時間為3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等)並且補償利息;展期日期到期後持票人發起提示付款由出票單位進行兌付.
2.換票:要求持票企業走線下清算,出票人把到期的商票簽收後再重新開一張新的商票支付給原持票人並補償利息
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展期會影響到你的票據追索權。如果同意展期,出票單位能在到期日兌付還好,但是你也不能保證能不能正常兌付,如果到期再一次協商展期,是不是回款更遙遙無期。而當你再想起訴的時候,就已經過了6個月的追索時效了。已經無法起訴所有背書人,只能起訴開票公司。或者有的甚至超了2年的票據訴訟時間。那時候真的就更無法要回款了。
二.分期付款:
簽署分期付款協議,一般6個月或12個月付清;簽署分期協議後,5-10日內付第一筆一般會是票額的10%左右,之後再分兩期或三期給剩餘的款項。
這種方式協商同意後會讓持票人進行線下清算;隨後把票退回出票企業。所以,有一個弊端,票已經不再手裡了。如果剩餘款沒有到期給兌付,就沒法通過票據糾紛案由起訴了。
根據客戶的反映 分期付款協議簽署後兌付情況還是拿不到款項。大部分就只是拿到了前期的第一筆款。
三、以房抵債
1.如果是儘快變現 盡量選擇小面積的兩室或者小三室,比較容易出手(就目前房產銷售行情,各區域的房產都不是很好出手,變現的期限可能比較長)變現優先選擇東南地區及沿海城市,要以三四線城市為主。目前市場行情下房價波動不定三四線城市房價偏低,折損率相對也會降低,一般抵房後在進行銷售時都會要求全款銷售這點會更適合。總價偏低的人群接受.
如果自我居住改善可選擇本地區面積大的別墅或者躍層。
抵房選擇篩選:1.選小不選大,寧選尾盤不選黃盤。
2.優先准現房其次是期房 優先選擇城市房產不選康旅項目。
如果是通過以上三種方式能保證回款的話那是最好了,但是如果不能保證的話,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
通過訴訟保全,包括背書人的賬戶,就可以進行協商去解決回款的問題。、根據我們接觸的客戶來看,通過訴訟的方式來回款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很多商票都是在立案保全後,就有背書人、收款人主動協商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