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和金融,是調節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大政策工具。近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支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支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支持金融服務重點領域、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五個方面推出27條舉措。
重慶如何推動財政金融聯動落地落實?8月12日,重慶財政金融聯動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舉行,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此政策進行了詳細解讀。

發佈會現場。李聰沖攝
突出協同聯動
增強政策「組合拳」效應
為什麼要推財金聯動?重慶市財政局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唐峰介紹,推動財金聯動的目的,主要就是提高財政投入績效,增強金融供給能力,用財政「小資金」撬動更多金融「大資源」,用財金政策的加力,做大發展實體經濟的推力。

唐峰介紹相關政策。李聰沖攝
據介紹,當前經濟形勢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疫情衝擊之下大量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現金流比較緊張,需要公共財政發揮逆周期、跨周期調節作用,通過財政政策的精準滴灌,讓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以更加精準的財政金融政策,提升助企紓困的實效,以更加優質的財政金融服務,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唐峰表示,此次出台的財政金融聯動政策,一是瞄準一個「民」字,着力推動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二是圍繞一個「引」字,着力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強調一個「合」字,着力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
在政策完善的基礎上,《通知》還強調了集成升級。重慶市對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任務,結合重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拿出了具體的政策舉措。在具體實施上,突出了協同聯動,由市財政局牽頭,會同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重慶銀保監局等金融管理部門和行業部門,有利於增強政策的「組合拳」效應。
組合多種財政政策工具
引導金融機構共同服務於實體經濟
發動和引導金融機構共同服務於實體經濟怎麼樣去推財金聯動?據悉,重慶市組合多種財政政策工具,採取統籌優化、加力提效、創新突破等方式,發動和引導金融機構共同服務於實體經濟。在聯動的主要方式上:
通過完善基金投資政策,改「補」為「投」,以市場化方式推動要素集聚、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讓企業「募得好」。比如,整合組建重慶產業投資基金,聚焦重大戰略、重點行業和科創培育項目,助推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又比如,股權投資獎勵,最高獎勵額度1000萬元,進一步吸引各類市場化基金,來渝投早投小投科技,扶持企業從「輸血」轉向「造血」。
通過完善風險補償政策,圍繞增信分險,緩解小微、「三農」、科技創新等市場主體抵押不足、貸款受限等問題,讓企業「貸得到」。比如,實施農村產權抵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將「三權」抵押、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大中型農機具等14類抵質押貸款納入補償範圍,按照貸款本金損失的35%,對經辦銀行給予單筆最高350萬元的風險補償。又比如,健全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支小支農融資擔保,最高給予擔保機構40%的風險補償,緩解擔保機構後顧之憂,增強擔保主動性。
通過完善貸款貼息政策,引導降本增效,減輕創業就業、碳減排、農產品加工生產、民族貿易發展、文化旅遊發展等領域市場主體負擔,讓企業「貸得起」。比如,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覆蓋範圍,在原有政策基礎上,着力穩就業保民生,對今年穩定就業崗位95%以上的小微企業,給予不超過1%的階段性貼息;補貼後,企業可以享受2.2%-3.2%的低息創業擔保貸款。又比如,實施文旅困難企業貸款貼息,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文化旅遊企業,按照不超過同期LPR的30%進行貼息,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支持企業掛牌上市及資本市場再融資
給予分層次、分階段的獎勵
《通知》在圍繞「支持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支持企業掛牌上市和支持企業資本市場再融資等多項舉措。市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雷馳表示,「此次出台這個《通知》,對企業掛牌上市和股權再融資進行財政獎勵,也是我們推動上市工作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之一。」

雷馳回答現場提問。李聰沖攝
據介紹,今年重慶市已新增上市企業5家、已過會今年有望發行6家、新增排隊在審企業9家、新增輔導備案企業7家,數量均創歷年同期的新高;其中,科創板企業上市取得積極突破,新增過會待發企業1家、排隊在審企業2家。今年以來,IPO及再融資達到288.4億元,同比增長了94.6%。
雷馳介紹,在支持企業掛牌上市方面,市金融監管局結合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實際,採取分層次、分階段的方式對企業進行獎勵。
其中,在支持企業掛牌上市方面,一是對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掛牌並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二是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企業,按照基礎層、創新層分檔給予最高150萬元的獎勵。三是對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分四個階段給予最高800萬元的獎勵。
在支持已掛牌或者已上市企業的股權再融資方面,對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掛牌的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首次開展股權融資的,按融資凈額的1%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已上市企業進行股權再融資的,按融資凈額的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對開展併購交易的上市企業,按照實際交易額的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
針對薄弱環節及重點領域加強財政金融聯動
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金融服務質效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還圍繞「支持普惠金融發展」「支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支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支持金融服務重點領域」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落地落實支持舉措。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在市區兩級財政金融聯動支持框架下,圍繞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小微、製造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出了多項財政金融互動措施。
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黨委委員、副主任魏海濱表示,通過財政金融互動措施,有效提高了民營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可得性和便利度,為當前金融支持穩住經濟大盤、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魏海濱回答現場提問。李聰沖攝
比如,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會同市財政局持續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指導區縣深入創建普惠金融示範區,全面推進金融服務港灣建設,推動普惠小微貸款「量增、面擴、價降」。6月末,全市人民幣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為4329.3億元,同比增速達23.3%。
在支持鄉村振興方面,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聯合市財政局推出「再貸款+鄉村振興青年貸」,引入農業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打造「再貸款+財政貼息+風險補償+擔保增信+銀行優惠貸款+農村信用體系保障」六位一體模式,為投身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青年提供信貸支持。6月末,已發放鄉村振興青年貸4.97億元、支持鄉村振興青年帶頭人等經營主體1333戶。
在支持製造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方面,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會同相關部門持續推進知識價值和商業價值信用貸款政策,開展製造業抵押增值貸款試點,對依託中征平台促成上下游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的核心企業予以獎勵。6月末,全市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科技型企業表內外融資增速分別為19.4%、14.5%,高於全市各項貸款增速10.8個、5.9個百分點。
重慶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何濤介紹,今年以來,重慶銀保監局出台《「穩企業 保就業」金融直達若干工作舉措》《金融支持穩住經濟大盤若干政策措施》《穩大盤促消費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工作措施》等一攬子制度,為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何濤介紹相關制度。李聰沖攝
為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重慶銀保監局還實施穩鏈保鏈、穩主體保就業、穩消費保民生、穩三農保飯碗「四大行動」,有效對接全市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清單;率先制定《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樂業實施細則》,印發全國首份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持續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實落地,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今年以來新累計為超10.7萬戶次市場主體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涉及貸款金額710.23億元。(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