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多數人對此次中美會談的初步結果並沒有太大期望,但事情往往出人意料。中美會談不僅順利,而且取得實質性進展,其結果更是大幅超市場預期。在此之下,全球資本市場情緒被直接點燃,中國資產、美股及全球股市集體上行,便是最好的佐證。投資者普遍關心:中美會談超預期下,中國股市是否迎來新的春天?
從宏觀上看,中美關稅聲明落地,短期貿易壓力緩解,經濟預期改善,給股市帶來基本面的支撐。
中美關稅聲明的落地,直接緩解了短期貿易壓力,顯著改善經濟預期,為股市提供了堅實的基本面支撐。2025年5 月12日,中美聯合公告宣布暫停部分加征關稅,綜合降幅超100%。這一突破對光伏、半導體、消費電子等出口導向型行業影響深遠 —— 以光伏產品為例,此前疊加關稅高達109%,此次調整後實際稅率驟降至10%,企業出口成本銳減。
從經濟基本面看,關稅緩和與政策利好形成共振。中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4%,雖然經濟韌性凸顯,但4月製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下方積極二三季度一度受關稅影響下基本面迎來擔憂。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之下,關稅影響更是帶來擔憂。而今,短期關稅調整為中美雙方提供了90天的政策緩衝期,市場對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的預期顯著改善.在此之下,中美雙方經濟下行壓力得到緩解。
對股市來說,情緒得到極大提振,但並非是市場迎來新行情的必要條件。
儘管市場情緒因會談結果大幅提振,但歷史經驗表明,單純的情緒驅動難以支撐市場長期上行。此次關稅談判雖取得進展,但仍需理性看待。
首先,關稅戰對市場的影響並非完全消除,而是從「脫鉤」回到了「可談」;2、這次只是「聯合聲明」,而不是「協議」,更不是「協定」;
其次,關稅談判以及關稅緩更多是情緒上的提振,市場的上行仍需基本面的提振以及以海外流動性的協同效應。參考歷史,關稅談判以及實質性進展下,市場情緒提振以及風險偏好提升,但新的上行,仍需國內 基本面的進一步的修復以及海外流動性的釋放。目前,國內基本面修復不強,而海外美聯儲遲遲未能降息,市場向好進一步走強,或仍需等待;
此外,對於a股自身來說,事件和技術面影響下,短期上行空間或相對有限。上周印發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通過強化業績基準約束與長周期考核,引導資金從中小市值、細分賽道向業績確定性更高的領域迴流。在此政策導向下,新規可能倒逼機構減持高波動資產,比如微盤股、題材股等,資金會向低估值藍籌與業績確定性板塊遷移。這一過程使得市場結構性分化進一步加劇。而自3040點反彈以來,滬指成功回補此前下行缺口,但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仍未能回補,當前上方依舊存在壓制。此外,隨着反彈的持續,深成指、創業板指連續出現三個向上跳空缺口,一般而言,這三個缺口依次為突破缺口、中繼缺口、衰竭缺口 。並且,第三個缺口出現時,整體成交量萎縮,顯示市場反彈動能有衰減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很可能因反彈動能不足而出現重心回落,投資者需警惕相關風險 。
因此,市場整體仍有上沖,但新的主升行情仍需等待。結構性機會和風險依舊之下,短期可重點留意出口鏈條補漲機會。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與零部件。美國電動車關稅下調,疊加中國車企加速海外建廠,出口份額有望提升。2024年中國對美汽車零部件出口佔比25.7%,特斯拉等車企供應鏈修復將直接利好電機、電池企業;
另一方面,光伏與儲能。美國對東南亞代工光伏組件加稅壓力減輕,隆基、天合光能等企業成本壓力緩解,出口需求回升。2024年中國對美光伏出口僅佔0.65%,但東南亞產能佔全球70%,關稅鬆動後轉口貿易或放量;
第三、消費電子與半導體。此前,台積電因設備關稅擱置美國工廠,國產替代邏輯強化。而關稅下調降低芯片進口成本,華為麒麟芯片國產化率90%後,供應鏈自主化加速,消費電子出口修復。
此外,跨境電商與物流。免稅豁免取消後,頭部平台通過海外倉模式優化成本,跨境物流企業受益於訂單回暖。美國「海內外倉一體化」趨勢下,中國跨境電商對美出口佔比或從4%提升至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