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內部新能源品牌的「三駕馬車」——啟源、深藍、阿維塔,三者有着不同的定位。此前。深藍品牌總監李攀點出,深藍汽車負責布局年輕化細分市場。年輕、科技賽道,就是深藍品牌的主戰場。
正是因為這樣的品牌和產品定位,相當長時間內甚至直到今日,「年輕人的第一款車」,都是深藍汽車致力於建立的消費者認知。
然而近期卻有人在網絡上詢問「深藍真的是年輕人的第一個教訓嗎」,下方評論區的車主們紛紛現身說「法」,力證「買深藍就是買一個教訓」的論斷。
深藍究竟做了什麼,以至於品牌的口碑出現了崩塌的前兆?
李攀的話,誰信誰天真
「深藍核心的東西在用戶那裡,因此面對價格戰沒有壓力。」
「以價格取勝的競爭是不可持續也是不可取的,而要以價值競爭為導向。」
在李攀口中,用戶是最重要的,價值是最重要的,價格戰是應該嗤之以鼻的。但現實中,深藍汽車並不像李攀所說的那般遺世獨立、清醒自持——用戶是可以隨時背刺的,價值是可以擺在後面的,價格戰是必須要參與的。
今年3月2日,一位深藍g318 2024款四驅空懸版的車主在第三方投訴平台上發佈投訴信息,直指深藍g318「訂單量虛假宣傳,價格背刺老車主」。
理由是:今年2月10日,針對深藍g318全系車型,品牌給出了高達3萬元的限時現金紅包,且推出了限時半價購買整車終身質保等權益優惠。縱使李攀信誓旦旦地對價格戰表示鄙夷,但深藍總有辦法在不對價格進行直接變動的前提下暗戳戳參與到價格戰中去。譬如,此次的現金紅包、權益優惠,仍然是變相的降價。
如果說深藍g318的首批車主尚且能被「早買早享受」安慰到,那麼,「晚買也沒有享折扣」的車主又該如何自處?
一位深藍g318的車主在發佈的投訴信息中提到,自己於去年2月12日購買深藍g318,半個月的時間權益就出現了變動。
除了不打一聲招呼就變相降低的價格,更加令車主難受的是手裡的深藍g318糟糕的產品質量。
深藍g318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車機層面。
一位深藍g318的車主在投訴信息中提到,購車前及購車後廠家對車機所使用的芯片組閉口不言,後經多方查證得知,車輛使用的芯片為聯發科mtk8675芯片,車主認為深藍的其餘產品以及同級競品所使用的芯片不乏高通8295、8155這些更為優秀的芯片,因此「芯片與車價嚴重不符」。
芯片落後與同級的結果,則是車機使用感糟糕。
不少車主都投訴道,深藍g318的車機系統頻繁卡頓、黑屏、死機,而且不止一位車主提到,深藍g318的車機系統設計於2017年,完全和現實脫節。
除了交互體驗糟糕,還有車主投訴稱,深藍g318的汽車攝像頭模糊不清,導致整車宣稱的哨兵模式形同虛設。
價值不匹配價格,深藍g318的變相降價究竟是「讓利」消費者,還是先哄抬價格再讓價格回到本應有的水準?
和深藍g318車主一樣憤怒苦惱的,還有深藍s07的車主。
一位車主在社交媒體發帖稱:「還沒提車又降5000,告知我尾款已支付不能操作無感換單,未經我的同意把發票開了,我都不知情,挺搞笑的」。評論區中還有消費者提到,自己「出門降5000,第二個車絕不買深藍」。
除了降價,更令車主感到無法接受的是自己提車兩個月就換代,而且新車還打出「智駕平權」的口號,相比較前款車型智能化體驗大幅度升級。
包括深藍l07的車主,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相比較單純的降價,車主感到無法接受的是手裡產品質不配位的價格,以及現款車型和新款之間體驗與質量的巨大差異。
宣稱「科技」,深藍g318使用的卻是落後的車機系統和聯發科mtk8675芯片;宣稱核心資產是用戶,深藍s07卻把老用戶當墊腳石去討好潛在消費者。
李攀的話,哪一條作數?
誇下海口,覆水難收
之所以變着花樣降價、想盡辦法和頭部企業合作提升智能化表現,是因為如今的深藍汽車頭頂「三座大山」:
第一座,名為銷量。
此前在媒體採訪中,李攀信誓旦旦稱:「今年(2024年)下半年先站上2萬,四季度月銷會實現3萬台,12月我們要向月銷量4萬台衝刺。」李攀還形容深藍「穩且快」。
2024年上半年平庸的銷量表現,讓深藍汽車在頭頂「2024年銷28萬」目標的情況下,下半年的壓力巨大。可即便李攀帶領深藍一通操作,去年深藍依舊沒能完成目標。
據悉去年全年,深藍汽車的累計交付量為24.39萬輛,距離年銷28萬這一完全不高的銷量目標仍有距離。而在去年12月,深藍汽車的銷量僅有2.7萬餘台,離李攀所說的4萬台相去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深藍汽車第二次沒有完成目標,2023年將年銷目標「打骨折」至20萬輛後,李攀治下深藍汽車的年銷仍不足13.5萬輛。
到了今年,李攀和深藍頭頂上的銷量大山壓迫感更重了。國內40萬台、海外10萬台,共計50萬台的銷量目標,足以讓李攀喘不過氣、慌不擇路。
第二座,名為利潤。
此前深藍汽車層術後,2024年的目標是年底實現利潤盈虧平衡,有機會成為國企裏面首個實現規模和利潤雙突破的新能源企業。
但根據深藍汽車的財報,去年上半年深藍汽車的虧損高達7.4億元;而在2023年,深藍汽車的凈虧損全年共計29.99億元。儘管去年全年的財報尚未予以披露,深藍汽車扭虧為盈仍無指望。
可是,盈利壓力再大,李攀和深藍汽車也不該拿「以次充好」的深藍g318來糊弄消費者。
第三座,名為「同門」。
從銷量表現來看,深藍汽車內部,品牌的「元老級」產品深藍sl03已經步入了生命周期末端,正因此品牌推出了同級別的深藍l07予以接替。可這一招「卸磨殺驢」並沒有奏效。深藍l07的出現沒有幫品牌開拓全新的市場、從對手的手裡奪食,反而同門相傾、加速了深藍sl03的「死亡」。
比起賣不好就換一個,深藍汽車和李攀更應該思考的是怎麼塑造經典產品、怎麼增加老產品的競爭力。
寫在最後
壓力之下,李攀似乎全然忘記了自己曾說過的「以價格取勝的競爭是不可持續也是不可取的」。
「對於深藍來說,既然在『牌桌』上,該參與那肯定就得參與,但是我們更多的還是從用戶價值的維度去考慮。」
從前說不可取,現在親自參與;嘴上說考慮用戶價值,實際上絲毫不在乎老用戶的感受。李攀和深藍的話,以後誰還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