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雨淅淅
編輯|司徒夜
2004年秋日,北京崑崙飯店的婚禮現場。
47歲的張黎,握着劉蓓的手向鏡頭微笑。
這位剛憑《走向共和》封神的導演,在第五次婚姻登記表上籤下名字時。
《城市晚報》頭版標題赫然寫着:
「歷史劇大師,終獲情感歸宿」。
二十年後,當70歲的他,在《哈爾濱1944》片場獨自核對分鏡稿時。
當年那篇報道,已成黑色幽默。
五本離婚證,靜靜躺在保險箱。
與九座最佳導演獎盃,共享一室微塵。
1、放棄劉琳
1978年,張黎和張藝謀、顧長衛、陳凱歌等人一同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系。
原本,壯志滿懷的他,夢想着能在畢業後大展身手。
但可惜,畢業四年後執導的第一部劇,就面臨夭折。
之後,他繼續當起了他的攝影師。
在1996年憑藉《紅櫻桃》提名了金雞獎的最佳攝影獎。
1999年,他在擔任電影《橫空出世》的攝影時,遇到了小他17歲的劉琳。
同樣畢業於北電的劉琳,是張黎的小師妹。
不過,劉琳在畢業後,並沒有什麼戲拍。
於是她只能在各個劇組串場跑龍套。
在《橫空出世》這部電影中,她飾演的是一位女大學生。
年僅25歲的劉琳,在張黎的鏡頭中十分清純。
慢慢地,他們之間產生了不可言說的情愫。
只不過,彼時的張黎,已經經歷過四段婚姻了。
這四段感情,他鮮少向外界透露。
或許是因為感情的接連失敗,逐漸讓他害怕婚姻。
在劉琳想要結婚的時候,張黎會以「不想再結婚」為由拒絕她。
劉琳曾形容她在這段感情中就像是一隻飛蛾。
明知對方是一團觸不可及的火,但她仍控制不住地想要接近他。
多次被拒婚後,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被遺棄的人。
後來,他們分手了。
分手後,這個曾對她說不想結婚的男人,竟以新郎官的身份和新婚妻子出現在了報紙上。
這讓劉琳無法接受。
當她在的士里痛哭的時候,張黎正和第五任妻子劉蓓幸福地秀着恩愛。
2、五婚娶劉蓓
劉蓓和張黎的相識,源於2003年的《軍人機密》。
那時的張黎,已經憑藉《走向共和》成為了圈內的知名導演。
而劉蓓剛和張健離婚一年,正處於事業、情緒雙雙低迷的時期。
雖說如此,但她的實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1993年,她出演的《過把癮》,是當時的爆款劇。
而她還憑此獲得了金鷹獎的最佳女配角獎。
1997年,還主演了電影《甲方乙方》,成為了百花獎影后。
正因如此,張黎才會在籌拍《軍人機密》時邀請劉蓓做他的女主角。
不料,在拍攝期間他們經歷了特殊的「封閉時期」。
所以,整個劇組被迫滯留在了青島。
有一天,劇組人約好了出去吃飯,但最後只有張黎和劉蓓兩個人去了。
面對突然的獨處,劉蓓很是緊張。
就這樣,兩人稀里糊塗地吃完了那頓飯。
從這段尷尬的經歷來看,他們之間不像是會發生感情的。
但緣分就是這麼的妙不可言。
在那個特殊時期,他們倆人看對了眼。
為了劉蓓,張黎還打破了他不願再婚的想法。
而劉蓓,也徹底放下了和張健的8年婚姻。
2004年,他們舉行了婚禮。
鏡頭前,二人笑得好生燦爛。
只聞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在娶了劉蓓的那一刻,張黎徹底忘記了那個曾為他痛苦萬分的劉琳。
在和劉蓓結婚之時,張黎已經47歲了。
在這個即將年過半百的年紀,他尚未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劉蓓也是如此。
在和張健的8年婚姻里,他們並沒有生下一兒半女。
所以說,劉蓓和張黎相遇在了最合適的時機。
2006年,他們迎來了彼此的第一個孩子。
但多情的浪子怎會輕易為平凡的生活而停留。
3、迷戀宋佳
2007年,張黎在執導《中國往事》時,對小其23歲的宋佳一見傾心。
得知宋佳會柳琴後,張黎特意在劇中為她安排了一段撫琴的片段。
2007年10月,該劇正式殺青。
但在半個月之後,張黎和劉蓓便正式離了婚。
關於張黎夫妻的情斷,媒體推測是因為宋佳的出現,才導致這一局面的產生過。
而劉蓓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我寧願相信他們有愛」。
此話一出,算是坐實了張黎和宋佳之間的情感緋聞。
談及是否會排斥與小宋佳一起拍戲,劉蓓表示我們要善待身邊的每個人,就算她曾經傷害過你。
離婚之後的劉蓓,從失敗的婚姻中找到了答案。
她直言要善待自己。
相較於劉蓓的「善待觀」,宋佳從頭到尾並沒有承認過她和張黎的感情。
並用「胡扯」兩個字回復了他們之間的緋聞。
還氣憤地表示這個傳聞太無聊了。
但兩個月後,她就被媒體拍到和張黎同居的照片。
從一開始的矢口否認,到後來的證據確鑿,她這段老少戀算是徹底坐實了。
不過,沒多久她就被拍到疑似另結新歡。
而她和張黎的再度同台也被媒體調侃為:「舊情人」再同台 張黎小宋佳有點尷尬。
但2009年4月,他們二人又被記者拍到深夜秀甜蜜。
宋佳在前邊手舞足蹈,張黎就在後邊默默地幫忙拎着包。
雖然沒在明面上同台出現,但他們二人的緣分似乎從未終止。
從2014年到2016年,二人先後合作了3部劇。
且皆是口碑極好的高分劇。
《少帥》中的于鳳至,也是宋佳諸多影視形象中頗有魅力的一個。
正如宋佳所說,二人的緣分更多的是合作的緣分。
即便他們不再是男女朋友的關係,但在作品面前,他們還是好的導演,好的演員。
而張黎也是如此。
拋開感情方面的三心二意來說,他的導演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身為攝影出身的導演,他對畫面的把控十分精美。
在電影《走向共和》中,有許多展現出宏大歷史場景的全景鏡頭。
整體偏暗的色調也營造出了晚清時期的壓抑。
9.6的高分評價,也讓這部劇被稱為「國劇之光」。
除此之外,還有《大明王朝1566》,9.8分的評分,足以證明這部劇的成功。
還有榮獲「飛天獎」的《中國往事》《人間正道是滄桑》,皆是張黎的經典代表作。
雖說2024年播出的《哈爾濱1944》口碑褒貶不一,但這並不能抹掉他曾經的輝煌。
縱使他外表其貌不揚,但他的才華足以彌補外在的不足。
而這,也是他能夠被這麼多優秀的女演員吸引的原因之一。
結語
如今,在電影資料館回顧展上,年輕觀眾仍會為《大明王朝1566》的運鏡屏息。
那些銀幕上永恆定格的家國史詩,恰似他鏡中早生的華髮:每一縷,都藏着未竟的情感劇本。
然而,他拍得清紫禁城的磚紋,卻算不準紅毯該鋪多長。
人生不是可以NG的歷史正劇,那些被辜負的真情,永遠不會在後期剪輯中復活。
部分參考資料
城市晚報|劉蓓首談新婚日子 《軍人機密》里力捧老公張黎 2004.10.17
華夏經緯網|婚姻「亮紅燈」 劉蓓感悟:好妻子別太惦記老公 2007.11.07
新聞午報|劉蓓抱兒子亮相 坦然面對與張黎失敗婚姻 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