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法國國內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右翼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所在「國民聯盟」以高支持率超過馬克龍的執政黨;在將要勝選之際,馬克龍政府突然和國內左翼達成合流,以「二對一」的局勢險勝勒龐。當時選舉結束之後不久,法國政府就開始對勒龐等右翼黨負責人進行調查,並聲稱她涉嫌挪用了公款。對此勒龐矢口否認,並堅決認為這是一場政治獵巫行動,目的就是要讓她坐牢禁選。沒想到最終的調查還真是如此,勒龐現在已經面臨著一場巨大的麻煩。
3月31日,多家媒體報道稱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領導人瑪麗娜·勒龐在涉嫌挪用歐盟公款一案被判有罪。這是一筆舊賬,據稱2004至2016年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期間,將議會助理津貼用於黨內開支,涉及金額約700萬歐元;目前具體情況尚且沒有公開,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沒有就此回應。更誇張的是:除刑期和罰款外,她還被即刻禁止在未來5年內競選公職,這意味着勒龐將不能參加2027年法國總統大選。勒龐及其支持者堅稱指控存在政治動機,稱其為「司法武器化」的例證。勒龐在判決後直指這是「法國民主悲劇的一天」
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此事件發聲表示:「我不知道這是否意味着定罪,但她被禁止參選五年,而她是領先的候選人,這聽起來像這個國家的事情」。顯然特朗普這裡所說的是之前他遭遇政治迫害,美國司法部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已經在勝選之後撤銷了指控。此外,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意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等右翼盟友公開聲援勒龐,指責歐盟「雙重標準」。美國國務院則借題發揮,批評歐洲「壓制異見」,與法國在價值觀問題上的裂痕加深。
分析人士表示,勒龐是法國右翼典型代表,她被剝奪資格對於特朗普這些支持右翼派別的政府來說,顯然是很大的「威脅」。對執政聯盟而言,勒龐的出局雖消除了一個強勁對手,但也面臨「司法越權」的輿論壓力。總理貝魯等主流政治家批評判決「破壞三權分立原則」,而社會黨等在野黨則呼籲尊重司法獨立。爭議的焦點在於司法裁決的時機與後果。此案拖延近十年,卻在2027年大選前夕宣判,且禁止參選的處罰即刻生效,很不合理。
值得注意的還有,在勒龐民調支持率飆升至34%-37%的關鍵節點作出裁決明顯有「政治目的」。憲法委員會此前雖裁定「立即執行禁選」合憲,但未必能阻擋右翼上台。因為勒龐門徒、黨主席巴爾德拉可能接棒參選。儘管民調顯示巴爾德拉的支持率已高于勒龐,但黨內對其「政治資歷尚淺」的質疑仍存,他出面未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分析人士表示,極右翼勢力可能因勒龐這件事和執政黨轉向公開對立,而特朗普的發聲,無疑是對他們的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