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班《封神第二部》,上映前的烏爾善在忙什麼?|《揚聲》番外篇:張揚對話烏爾善
行動亦是答案
本期《揚聲》
張揚對話烏爾善
麒麟能跑多少邁?
這樣一個看似無厘頭的問題,在電影《封神》的製作過程中,真實地擺在了導演烏爾善的面前。
「它是肉食動物還是草食?肉食動物的話,為什麼長牛蹄?」麒麟,這一存在於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瑞獸,不僅要符合國內觀眾的集體記憶,也要讓國外觀眾有足夠的真實感。《封神》團隊為了讓麒麟在影片中栩栩如生,通過對四肢、毛髮、鱗片甚至運動模式等真實屬性的研究,逐步建立起它在生物學上的合理性。
2023年7月,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上映。導演烏爾善用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掀起了觀眾對中國神話史詩電影的關注與討論。
用當代的電影語言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是他選擇創作《封神三部曲》的初衷。永樂宮壁畫、玉皇廟彩塑、雙林寺……這些傳統文化藝術,成為了烏爾善建立神話世界非常重要的一個支點——既是靈感源泉,更是需要堅守的創作標準。
從廣告導演到電影導演,烏爾善似乎習慣用較長時間打磨每部作品。從業14年只產出了5部院線作品,其中《封神》項目就已經走過了十年。
為講好一個故事投入十年,聽起來是一場冒險。但如果一件事值得去完成,那麼烏爾善願意「把時間砸在上面」。他說:「你在追求安全感的時候,其實是最危險的。那意味着你已經懶惰,或者你在尋求某種標準答案。」
如今,《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即將面世,張揚對話導演烏爾善,探討電影、時間與創作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如何通過最新的電影技術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長期主義對於電影創作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本期《揚聲》,一起走進烏爾善的「封神世界」。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