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版《繁花》第一集中,衣冠楚楚的阿寶,拎着禮品,去看望爺叔。
電視劇里交代這個時間點是1987年。
在昏暗的塞滿舊物的老宅中,爺叔正一個人拿着一張報紙,悄無聲息地捕捉着時代的信息。
在鏡頭裡,我們看到這張報紙第一版上的新聞標題是:改革推動蘇州經濟高效快速發展。
然後爺叔掀了一頁,亮出了報紙的第二版,我們可以看到半版報道的標題是:車到「關」前必有路嗎?
畫外音介紹,爺叔是剛剛釋放出來的,那麼,他拿的這張報紙,應該是1987年的某一天的報紙。
而阿寶之所以在這麼一個節點,去拜訪爺叔,求取生意經,通貫整個電視劇,我們可以發現,源自於阿寶的「毫無保留地愛過的一個人」給他的巨大的精神刺激。
這個人就是雪芝。
1978年,阿寶與雪芝第一次約會。這時候雪芝已經工作。
而劇中介紹說汪小姐,是1987年從上外畢業的。
電視劇里說1978年的雪芝20歲,出生年月應在1958年,汪小姐應該是1964年生人。
雪芝後來嫁給了一個香港人,離開了上海,阿寶的一段感情就此了結。
1987年,雪芝回到上海,再次與阿寶見面。阿寶介紹他自己正在做生意,但顯然,阿寶並沒有發達。
雪芝的一句話,讓阿寶大受刺激:「人往高處走,當初我是這樣想的,現在我也是這樣想,這趟回來我心平了,我相信十年前我是對的。」
雪芝的潛台詞,就是她當年選擇離開阿寶是正確的,因為她看到的仍是一個依然沒有過得很好的阿寶。
緊接着,雪芝又給阿寶變本加厲地來了一擊:「今天的雪芝,跟十年前的雪芝當中的差別就是多了這串數字,這是我一個月的收入,接下來的十年,我賺錢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你拿什麼來追?」
這簡直是把阿寶的臉面給扯得不留一點遮羞布。
雪芝為什麼會這麼惡毒?
在小說原著里,雪芝沒有到香港的經歷,也沒有說出什麼刺激阿寶的話,雪芝與阿寶之所以沒有成就一段姻緣,是因為雪芝的父親,看不起集體工的阿寶,百般阻撓,拆散了這一段感情。
但在電視劇中,雪芝的影響力被成倍地放大,幾乎成了阿寶為什麼不願意涉入到另一段感情的根本性原因。
在1987年,雪芝與阿寶分手的時候,雪芝說:「那我們再看十年」。
雪芝的潛台詞,是再考驗阿寶十年,看看他是否達到她心目中的成功男人的標準。
阿寶被動地應付說了一句:「十年後見」。
鏡頭裡,阿寶內心的聲音:「我終於明白,雪芝的車票只能讓我留在過去,那天晚上,我下了十三路,上了迎面而來的另一輛快車,沒有車票,只有十年。」
阿寶說的另一輛快車,就是搭上改革開放的快車,企圖去追趕經濟上已經遙遙領先他的雪芝,這輛快車,沒有車票,「只有十年」,十年的時間,是阿寶能夠再次與雪芝見面的另一張車票。在十年的准入的票證中,他要讓自己與雪芝平起平坐,找回與雪芝的愛情話語權。
電視劇用以說明,阿寶一直在追着前面的遙不可及的雪芝,這也是他對玲子、汪小姐並沒有感情上用心的原因,所以,玲子尖銳地問阿寶:「你是不是一直在利用我?從第一天見到我的時候,就是利用我?」
玲子部分地說出了阿寶的真相,當年阿寶到日本採購繡花機,是為了他的生意有起色,能夠在與雪芝的情感較量上,讓十年後的天平傾向他自己,從而能夠兌現雪芝對他的「再看十年」的諾言。
對汪小姐,阿寶的回答是:「你是機關幹部,我是你的客戶,我們是不可以有業務以外的關係的。」阿寶用汪小姐身處工作環境必須遵守的清規戒律,變相地剔除了他與汪小姐的情感進展可能,他一直強調與汪小姐之間的關係是「革命友情」,這種友情,只是服務於自己的業務發展,而絕不是情感進展。
汪小姐為了打破阿寶設定的這種特別的感情紅線,甚至願意放棄單位的制約障礙,去與他一起賣茶葉蛋,顯然,汪小姐把感情放在了工作之上,情願放棄工作,而與阿寶在情感上掃清障礙,但這一切,並沒有得到阿寶的任何回應。
因為阿寶的承諾已經給了雪芝,相約與雪芝在十年後的1997年相見。
但是,6年後,也就是1993年,阿寶到香港見到雪芝,她並沒有成為一個公司老闆,而依然是一個服務生,這次見面之後不久,雪芝離世。自此,阿寶與雪芝的約定不攻自破。
電視劇結尾,阿寶已經解除了與雪芝的約定,他提到了五年前與汪小姐的見證東方明珠亮相的承諾,意味着,阿寶在雪芝離開之後,終於可以能夠直面與汪小姐的相約了。
這樣,我們可以看出,阿寶1987年與雪芝分別後,痛感自己在心愛的戀人面前,缺失用金錢衡量的平等地位,決定奮進拼搏,改變自己凡夫俗子的庸人命運,這樣,就出現了電視劇第一集里,阿寶拎着禮品,拜訪爺叔,求師學藝的情節。
爺叔手裡拿的一張報紙,自然應該是1987年的一份報紙,但是,我們根據報紙的內容,倒查這張報紙的日期,匪夷所思的是,這是一張1993年1月27日的《人民日報》。
很顯然,爺叔在這裡發生了一次科幻小說里才有的穿越,拿着一份六年後的報紙,在1987年的時光里,悠閑而寧靜地閱讀未來的信息。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時空顛倒?
估計按電視劇原來的情節線,阿寶就是在1993年才找到了爺叔,開啟了自己的商業逐夢之路,不過,後來播映時,把阿寶發憤圖強的時間,向前推移了,但手裡的報紙的鏡頭,早已拍好,就出現了目前的穿幫鏡頭。
爺叔拿着未來的報紙,可謂拿了一張未來發展的定心丸,以此來布局1987年的發展路數,可以說是穩操勝券,志在必得。
就像穿越劇中描寫的奇蹟一樣,來自未來的人,會憑着未來時點的信息優勢,而降維打擊所有的舊時光。
所以,爺叔這個從未來穿越回來的人物,對阿寶耳提面命的指南,可謂是市場秘技,具有戰無不勝的穿透力與洞穿力。
阿寶得到未來的指引,必然必勝。
爺叔的一套理論,歸根結蒂,就是一句話:空手套白狼。
此理論,取自馮侖財經書籍《野蠻生長》一書。
根據爺叔的指點,阿寶開始了實戰。
他向陶陶借來了啟動資金,可見這時候的阿寶身無分文,而這正是他在雪芝面前一點找不到尊嚴與愛情的主動權的原因。
日後,他之所以能夠讓玲子與汪小姐圍繞着他獻計獻策,左環右繞,正是因為他已經從阿寶升級成「寶總」了。
在《繁花》的股市顧問應健中所著的《中國股市走勢》(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2年9月版)中這樣介紹上海當年股市的情況:「上海股市的八個年頭,有五年上市交易股票只有七家,全上海交易點只有一家,即上海西康路101號的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
這也是我們在電視劇鏡頭裡,看到頻頻出現的靜安的工行門市鏡頭。
劇中,爺叔讓阿寶到西康路101號買一支代號為602股票,叮囑他「看它兩個禮拜,到時候全部拋掉,不管什麼價位,全部拋掉。」
根據電視劇解說詞,「自1984年第一張股票發行以來,到1987年上半年,上海市場只有四隻股票,當時證券交易所還沒有成立,買賣只能在櫃檯。交易只能場外的黃牛進行。上海人叫打樁模子。」
劇中的打樁模子就是郵票李。
阿寶從他手裡買了電真空股票,用每股一百五十塊的價格,買了四十股,一個星期以後,增發新股,股價大跌,虧了3000元。
阿寶初次體驗到了做生意的風險,爺叔接着讓阿寶再湊足一萬元買股票,十天後,深圳大量收購電真空股票,股份升五位,破三百八十元,大賺。
阿寶拎着一包鈔票,頗守信用,一直等到十二點見到爺叔,爺叔認為阿寶孺子可教,通過了他的實戰檢驗,正式開啟合作之旅。
自此,阿寶踏上了創業之路,積累了第一桶金。
而電視劇的詭異之處,之所以爺叔能穩操勝券,是因為他是通過一張日報,從未來回到過去的,所以,阿寶如有神助,在爺叔這個「老法師」的預言者帶領下,晉級為寶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