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滄浪之水》改編的電視劇《歲月》,記得剛開始看的時候,還沒有大學畢業,對吳過的「拜高踩低」,小人行徑,特別看不上。內心非常鄙視這種行為,還有這種小人,太掉價了,毫無節操自尊可言,妥妥的一副小人嘴臉。
梁致遠來報道時的態度
以為梁致遠和聞局長有關係的態度的180度轉變
後來就是梁致遠的不諳世事,不懂事,一腔熱血,「正義化身」終於在一直支持他,惜才的聞局長痛下決心讓他下到基層開始的基層--中醫學會來鍛煉了。
有貴人,也得你上道。此時的梁致遠太不上道了,而且是對生活毫無認識理解的愣頭青。此時的他是不會理解許小曼,這也是導致了他們的分手的根本原因。
這個時候像極了初出茅廬的我們,痛恨那些看不慣「吳過」這樣的小人,內心更為不恥。高昂的頭顱怎麼可能低得下,無論怎樣,即使把刀架在脖子上,我們也得像英雄一樣高昂着我們的頭顱。什麼功名利祿,什麼父母期盼,什麼冷落邊緣……這都算什麼,遠不如我們的人格高貴。
直到兒子朵朵被燙了,梁致遠反思自己了,在大雨里靜靜的坐在和許小曼分手的地方,思考當時小曼對他說的話。不經歷痛徹心扉的疼痛,怎麼能夠脫胎換骨?
梁致遠醒悟了,準備開始了入世
很幸運,通過秦梅揚名在外的「秦一針」的稱號,獲得了能和聞局長重新聯絡感情的橋樑。當然此時的梁致遠醒悟了,上道了,還有的是真才實學,那個時候的研究生,尤其是普普通通的人家裡出來的,沒有紮實過硬的本領是走不出來的。
梁致遠開啟了人生的輝煌之路,並且迅速的超過了吳過,坐上了局長助理的位子,這個時候的吳過還一直把梁致遠當成對手,你要說聞局長沒有看清吳過是難堪大任的那是假的,他對吳過的定義早就已經定了,只是在複雜的權利鬥爭中,他需要吳過這樣忠心的,有眼力見的,能夠想在領導前面,做在領導前面,願意替領導背鍋的人。即使有時候犯糊塗,過了界引起了聞局長的呵斥,過後聞局長還是給了安撫。
這大概就是人性,吳過從來沒有審視過自己,他不僅僅和梁致遠是有學歷的差距,還有為人處事的差距,在人情世故上能夠做的「不卑不亢」「得體大方」這不僅僅考驗人的情商,更要考驗人的智商。
直到梁致遠競選局長成功,吳過有點慌了。他做過的事情,梁致遠不是不知道,他主動來求和。
此時吳過的眼淚,不知道是不是博同情,可我仍然認為這眼淚中有對聞局長的感激
整個過程很精彩,這裏面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不得不說,吳過在這的表現,還是非常折服的,感情的層層遞進,當然也需要梁致遠的共同配合,此時的梁也需要拉攏人心,如果拉攏不過來,安撫好,有這麼個人在身邊也是鬧心的。從吳過開始的主動示好,梁致遠的冷漠應對,到吳過坦誠布公的說聞局長找他談過話,對他自己的定位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梁致遠說聞局長讓他關照吳過,此時吳過有點綳不住了。
即使有人解讀,這是博同情,可我更願意理解為這眼淚中有對聞局長的感激破防了,畢竟鞍前馬後,雖然我們都身為棋子,功成身退的棋子也需要情緒價值的安撫,是我單純了嗎?
梁致遠及時給出了回應,說光兒子朵朵的事情,秦梅就得感激吳過一輩子。
吳過抱着被燙傷的朵朵,而且他跑着去找朵朵的同時,安排人去找車,證明吳過內心還是善良的
趁機梁致遠拿出了當初他和吳過的合照,兩個人曾經沒有競爭關係的存在時,也有過「蜜月期」。
兩個人的合照
此時要說徹底收服了嗎?好像後期梁致遠遭調查的時候也有過動搖,人心是複雜的,不管如何,吳過已經算是普通沒有背景,沒有高的學歷, 沒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已經算是走到了很高的位置了。從鄙視到理解,從理解到佩服,從佩服到成為,這中間的路一步也省不了,人生有沒有捷徑?沒有貴人指導的人生,沒有捷徑可走。
一個人要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能進入新生活。沒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文化不變,人性不變,最終我們無法「採菊東籬」,在這滾滾浪潮中,無論你是自願還是被迫捲入,渺小如塵埃的我們還是會被捲入這「滾滾紅塵」中。
圖片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