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2021年10月08日21:07:06 娛樂 1464

電視劇《功勛》第4個單元,是由黃曉明、陳好、章賀黃小蕾王洛勇等人主演的《黃旭華的深潛》。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黃旭華,出生於1924年,廣東省海豐縣人,艦船設計專家、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

為了專註於中國的核潛艇事業,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就算父親、哥哥去世,也都沒有回過一次老家,默默奉獻了一生,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在電視劇里,黃旭華是絕對主角,在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製造上,他的功勞最大。

但在真實歷史裏,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有4位總設計師,分別是(下圖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電視劇里,彭士祿只有短短几個鏡頭,是一個龍套。

但在真實歷史裏,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製造,彭士祿也是功不可沒啊。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彭士祿,出生於1925年,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人,中國工程院首批及資深院士,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電視劇里,彭士祿簡單地提過自己的生平。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在真實歷史裏,彭士祿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彭士祿是革命烈士彭湃的兒子,就像電視劇里講的那樣,1928年,在彭士祿3歲的時候,母親蔡素屏、二伯彭達伍、三伯彭漢垣及彭漢坦之子彭陸都被反動軍閥殺害;

1929年,父親彭湃在上海犧牲;

1932年,彭湃第二任夫人許玉磬在汕頭犧牲;

1933年,彭士祿的七叔彭述被殺害;

反動派瘋狂叫囂着:「彭家人抓到一個殺一個,一個都不能留,要斬草除根」,於是,小小年紀的彭士祿,也成了反動派懸賞搜捕的通緝犯。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彭士祿6歲的時候,被轉移到了潮安,貧苦的老百姓冒着殺頭的危險,收養着烈士遺孤,彭士祿先後被20多戶人家收養過。

8歲,因為叛徒陳醒光的出賣,彭士祿和當時的養母潘舜貞被抓到潮安縣監獄,後來又被押送到汕頭石炮台監獄。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9歲,彭士祿與一批少年及紅軍家屬被轉送到廣州感化院。

10歲,因為百姓全力保護,無人肯認他是彭湃的兒子,彭士祿作為「不規良民」被釋放,舉目無親之下,他一度乞討度日,後又被貧苦百姓收養,過着艱難的生活。

11歲,彭士祿再次被捕,並再次被押送到潮安監獄,祖母周鳳費盡周折找到了他,又千方百計營救他出獄,之後,彭士祿被輾轉送到香港,在聖約瑟英文院讀了兩年小學。

15歲,組織找到了彭士祿,並把他送到了延安,在延安青年幹部學院就學。

16歲,延安中央醫院急缺護士,彭士祿踴躍報名,不怕臟、不怕累,然而,在醫院期間,彭士祿患上了肺結核,組織知道後,將他調離醫院,送他到延安自然科學院學習。

20歲至25歲,時勢緊張,彭士祿先後在晉察冀邊區工業學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工學院等地學習。

1951年,彭士祿26歲,考取留學蘇聯的資格,先在喀山化工學院學習化工機械,後轉學到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

1956年,彭士祿剛剛畢業,然而,國家要挑選少數學生攻讀核動力專業,彭士祿毅然決定轉專業,又在莫斯科動力學院進修核動力專業。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在電視劇里,國家從全國各地徵調了29位同志,來進行研究核潛艇這項偉大的事業,但是,其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彭士祿。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而在真實歷史裏,1958年4月,彭士祿就接到秘密調令,回國接受任務。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1958年9月,國家組建研製核潛艇小組的29個人當中,彭士祿也在其中。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中國核潛艇的製造太難了。

沒有任何技術參考資料,沒有高精尖設備,沒有經驗,國外還對我們嚴密封鎖……

核潛艇,首先要解決的是核技術問題,而當時調來的年輕技術人員,很多都不是學核動力的,思來想去,彭士祿決定乾脆由他和另外幾個懂些核動力的人給大家開課,摘掉核文盲的帽子。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彭士祿還發動大家學習英語,俄語資料找不到,就找英語資料,就這樣,花了兩三年時間,幾十個外行不僅都成了內行,還被引進了核動力學科前沿。

電視劇里,1962年,核潛艇工程暫時下馬,只有寥寥幾個技術人員被保留下來。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而在真實歷史裏,國家保留了一個由50多人組成的核動力研究室,繼續從事核動力裝置等關鍵項目的研究,彭士祿作為核動力研究室副主任負責全面工作。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1965年3月20日,核潛艇研製工作重新上馬,並被列入國家重點計劃,集中全國兩千多個廠所院校,上萬名科技人員協同攻關,此時,核動力裝置和艦體的總體設計,已經初具雛形。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在電視劇里,關於艇體的設計,是有過爭論的。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在真實歷史裏,也是如此,在經過爭論之後,上級拍板確定採用核動力水滴線形方案。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之後,彭士祿告別北京的妻子兒女,隻身入川,參與籌建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裝置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並組織建造了1:1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全程跟蹤模式堆的安全運行、分析異常現象、事故苗頭、排除故障。

訂製核反應堆設備時,按常理,應該先訂製一套陸上模式堆的設備,經過試驗完善後,再訂製水下試驗設備,但彭士祿憑着自己學機械出身的經驗認為,原理已經弄得很清楚,經過陸上試驗後,設備上的小修小改一定會有,但不可能推倒重來。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所以,彭士祿下定決心,同時訂製兩套設備,因為設備造價高昂,在當時,這是一個要承擔很大風險的決定,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彭士祿的選擇是對的,僅憑這一個決定,就將造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時間,一下子提前了兩三年。

為此,彭士祿喜提「彭拍板」、「彭大膽」的綽號。

1970年8月30日16點30分,是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核反應堆達到了滿功率的日子。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在鮮花、掌聲、歡呼聲中被徐徐推向大海,所有人都熱血沸騰。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1974年8月1日,中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服役,正式編入海軍序列。

在中國第一代核潛艇上需要自主製造的零部件有幾萬個,需要的材料多達上千種,全部由中國自主製造,沒有一個零件、沒有一點材料是從國外進口的,全部是自力更生的,真的是讓人覺得驕傲。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而且,中國核潛艇從服役到現在,從來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太讓人自豪了。

遺憾的是,曾經擔任過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的4位總設計師,除了黃旭華,其他3位都已經去世。

趙仁愷,出生於1923年,江蘇省南京市人,國際著名的核動力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動力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設計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2010年7月29日因病去世,享年87歲。

黃緯祿,出生於1916年,安徽蕪湖市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首枚潛地導彈總設計師,中國第一艘核潛艇副總設計師,知名導彈專家,2011年11月23日晚去世,享年95歲。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他命途多舛,比電視劇里的描述還要凄慘 - 天天要聞

彭士祿,2021年3月22日去世,享年96歲。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了,更多的影視劇解讀,請繼續關注「影視小七說」,也可以點贊、分享哦,謝謝大家啦。

拜拜~

相關閱讀:

《功勛》:在真實歷史裏,確實有一位科學家因為飛機失事而去世

《功勛》:隱姓埋名的戰鬥英雄,並不是只有張富清一個

戰爭場面真實慘烈,人物生動鮮活,這才是觀眾想要吹爆的戰爭劇啊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66歲的麥當娜在母親節分享了新的全家福,唯獨少了一個孩子 - 天天要聞

66歲的麥當娜在母親節分享了新的全家福,唯獨少了一個孩子

母親節周末對麥當娜來說,是一個奢華的節日,她很享受與孩子們共度時光。這位 66 歲的歌手是六個孩子的母親。大女兒洛爾德斯·萊昂是與前男友卡洛斯·萊昂所生, 現在已經28 歲了。與英國導演丈夫夫蓋·里奇生了一個兒子,24歲的羅科·里奇曾在中央
資源咖還是實力派?頻惹爭議的《赴山海》女二李凱馨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資源咖還是實力派?頻惹爭議的《赴山海》女二李凱馨什麼來頭

最近,因為捲入辱 華事件的女演員李凱馨,熱搜不斷,尤其是還影響了其參演電視劇《赴山海》,導致各方粉絲出面怒撕,事情越鬧越大。而在這之前,她並不算當紅小花,儘管出道多年,實則「雷聲大雨點小」,出演的多部作品均撲街收場。直至如今和成毅搭檔,參演
正在熱播的五部電視劇,《折腰》排在倒數,你在追哪一部? - 天天要聞

正在熱播的五部電視劇,《折腰》排在倒數,你在追哪一部?

第五部《絕密較量》主演:張魯一 / 高圓圓 / 曹炳琨劇情點評:在國產諜戰劇普遍陷入「卧底虐戀」的時候,《絕密較量》以一場「無硝煙的科技戰爭」,撕開了當代國家安全戰線的隱秘面紗。這部國安劇,不僅以硬核科技與心理博弈重構了諜戰類型,更是真正做
新書爆料:拜登助手曾討論第二任期使用輪椅 - 天天要聞

新書爆料:拜登助手曾討論第二任期使用輪椅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傑克·塔珀和Axios記者亞歷克斯·湯普森的新書,前總統喬·拜登在總統任期後半段身體狀況惡化,助手們曾私下討論若其連任,需安排他使用輪椅。 Axios周二報道了將....
這部高分劇作促使英國在全國中小學課堂推行「反厭女」課程 - 天天要聞

這部高分劇作促使英國在全國中小學課堂推行「反厭女」課程

在AI技術以驚人的速度革新生產力的今天,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並漸從純粹的產能迭代演變為文明的去向。這場革命在創造指數級財富增長的同時,正以前所未有的烈度衝擊着舊日的生產關係,新氣象所伴生的新問題不容忽視。近日大火的流媒體作品《混沌少年時》聚焦青少年教育的時代困境,引發全球熱議。主創以四...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 天天要聞

韋唯:從天后到戰士,她用傷疤綉出人生勳章!

姐妹們,今天咱要聊的這位姐,簡直是行走的"人間硬核"——韋唯!這名字一出來,00後可能得愣三秒,但70、80後絕對DNA動了!《愛的奉獻》前奏一起,誰還沒跟着哼過兩句?可誰能想到,唱着"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天后,自己的人生劇本比狗血劇還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 天天要聞

刻不容緩!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談論電影的「可看性」,因為隨着互聯網和全媒介的普及,願意進影院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且已演化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所以必須增強電影的「可看性」。前不久尹鴻教授在一篇短文中則提出:電影具有「可看性」已經遠遠不夠了,還必須具有「必看性」,觀眾才會如我們所願義無反顧地走進電影院。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