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2021年02月08日23:56:02 情感 1687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對於我們這個文化深厚的民族來說,任何一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家的風氣,這便為「家教」也為「家風」。

廣為人知的有《朱子家訓》,其實這個家訓有兩個版本,其一為朱柏廬所作的《治家格言》可以說是由朱家的不同長輩撰寫積累下來的家規。另一個則為朱熹所作的《紫陽朱子家訓》。

家訓很容易理解,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規範家族中所有人的行為,說白了就是行為準則,別家人能做的事情若在家訓中明令禁止,那麼生在這個家族中的人就不能去做,否則將受到嚴懲,甚至逐出族譜。

也許對如今的我們來說,家規並沒有太大的震懾力,甚至到了我們這一代很多家庭已經沒有家規和族譜,自由平等和平共處成了主流。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的家庭皆尊重平等,在某些地區的某些家庭中,家規依然大於社會規則,甚至大於人權。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只不過在眾多家規中,並非每一個家規都值得傳承,有些家規為精華,有些家規則為糟粕。有規矩本身並不是壞事,若不加分辨盲目地遵循守舊,很容易造成糟糕的結果。

梁紅(化名)在見識到未婚夫家的家規後不禁背後發涼,一邊慶幸自己尚未嫁進門一邊感慨天下之大什麼事情都有。

在單位放假之前梁紅和未婚夫劉德(化名)已經計劃好趁着春節領證結婚,也正是由於二人的關係已經很近所以才有她到劉家過小年的事情。

劉德說在自己老家凡是未過門的媳婦在嫁進門的前一年是要到婆家過年的,對於這個風俗梁紅表示聽都沒聽過,只是為了照顧准婆家的面子,她決定年前跟劉德回家,在不在男方家過春節先不說,陪他過個小年完全沒問題。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梁紅和劉德緊趕慢趕終於在當天中午十二點之前到家,有風俗說走親訪友不可拖到下午,否則是對主家的不尊重。

這一趟路途遙遠,天不亮二人就急匆匆往劉家趕,一路奔波勞累,到家之後卻發現劉德的父母並未準備午飯。

好在家裡沒有外人,四個人的飯菜很好準備,在梁紅的幫助下,准婆婆很快將飯菜準備妥當。

在這期間,等在主屋的劉德父子始終在聊天,梁紅從心底覺得未婚夫像變了個人一樣,畢竟在二人平時的相處中,劉德雖然算不上勤快,卻是不會任由她一個人忙活所有家務。

雖然在心底有些不滿,但轉念一想劉德許久沒回家,到家裡陪父親說說話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她沒想到,她心中的情理事實上是家風。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飯菜端上桌後,梁紅並沒有多想,跟着劉德洗了洗手就坐在了桌子西側,她心裏還是講究禮節的,一般情況下北側和東側要坐長輩或上賓,既然准公公已經坐在北側,未婚夫又坐在了他對面,那麼餘下的兩個位置,自然是要將東側留給准婆婆。

落座後的梁紅並沒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只是正在聊天的父子二人瞬間的沉默讓氣氛顯得十分尷尬。

她抬眼看了看劉德還沒等開口說話,就聽到旁邊的准公公摔下手中的筷子從鼻子里哼出三個字:「沒家教!」

聽到這三個字的梁紅直接懵了,她還不敢確定準公公在說誰,未婚夫劉德就跟她使眼色示意她出去。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走出主屋後的梁紅馬上反應過來,拽着劉德問怎麼回事,劉德唯唯諾諾地解釋道:「這是我們劉家的家規,女人不能上飯桌。」

梁紅氣急敗壞:「是,你之前確實跟我說過有這麼個陋習,但現在家裡沒有外人,一共就四個人也要男女分開坐?」

接下來劉德的回答讓梁紅決定徹底放棄這份姻緣,劉德說:「不瞞你說,從我記事起,家裡吃飯都是父親和我在主屋,母親帶着我姐在廚房,如今姐出嫁好幾年,每年回來走親戚依舊不能上桌。」

梁紅沒好氣地說:「你這意思,今天是我的錯?你爸說的那是什麼話,什麼叫沒家教,恕我不能理解你家的家教。」

見梁紅髮脾氣,劉德還想繼續勸說卻被父親遠遠地往回喊,梁紅表現出很明顯的不滿,准公婆卻沒有半點重視的意思。不僅對她的情緒不聞不問還攔着自己兒子不讓管。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事情發展到這裡還不算完,讓梁紅背後發涼的是聽到父親的召喚後,劉德急吼吼地跟她說:「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然後不等她再有表示便轉身離去。

出現這種情況讓原本奔波了一上午飢腸轆轆的梁紅瞬間感到胸悶胃脹,一口飯菜都吃不進去。

到底是耿直的人,梁紅轉身提上自己帶來的東西就出門要走,這一行為讓劉德十分沒面子,他當著父母的面拉住她問:「不是說好吃了飯去領證,你這是做什麼?」

被這麼一問梁紅也直爽:「這個證不領了,我悔婚,等我回去就把你家給的東西全部歸還,家風太嚴我可不敢高攀。」

原本嚴厲寡言的准公公再次發話:「讓她走,都是訂過婚的人了,我看她還能嫁到哪家去。」

對於這句話她懶得反擊,一甩手便走出劉德的家門,憑着來時的印象找到鎮上,耗費一下午才回去。

「我家就這規矩,你忍着點」看清未婚夫的態度後,姑娘果斷悔婚 - 天天要聞

千萬不要以為奇葩的事情離自己很遠,甚至盲目地認為別人口中的遭遇都是罕見的個例,事實上許多事情的發生都在不知不覺間。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最能體現其思想和道德品質,同時也有不少人很是擅長用刻意包裝過的言行舉止去欺騙對方。

正因為此,這個社會上才會有那麼多騙局和悔不當初的人,與人相處千萬不要只看他在你面前如何表現,要看就要看全面,二人之間如何相處固然重要,換個環境的態度亦同樣重要。

有擔當的人表裡如一不會裝,沒擔當的人才會善變,在不同的環境中偽裝出不同的態度和模樣。

為人處世,將眼睛擦亮一些,不要太急着做決定,准沒錯。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男人在65歲之前應當籌備好9顆星,才能坐享悠閑愜意的晚年生活!

在傳統家庭結構中,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男性被視為家庭經濟支柱和決策的核心,需承擔養家糊口的責任。這種角色的定位源於農業社會對男性體力優勢的依賴,以及「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 ‌尤其是我們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男人,應該說在我們年輕時更加深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 天天要聞

那個被「團圓」壓垮的春節

今年春節前,婆婆早早打來電話,說小叔子一家要帶着兩個孩子來城裡過年。我雖然心裏犯嘀咕,但還是笑着應下了——畢竟老人盼着團圓,總不能掃了興。臘月二十八,小叔子一家四口拖着大包小包進門了。從那天起,我的「春節假期」就徹底變了味。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 天天要聞

暴雨夜,女孩與迷路父親「失散」;過路夫妻暖心相助

7月1日晚,大連體育中心主場館外暴雨如注,電閃雷鳴中,一名身穿藍色球衣的少女孤身站在黑暗中哭泣。她與前來接她的父親因信號中斷、場地不熟而「失散」。正當她無助之際,路過的攝影師李正彥夫婦主動停車相助,冒雨驅車輾轉10多分鐘,最終讓父女二人團聚。面對網友的稱讚,這對「90後」夫妻卻說:「每個大連人都會這麼做。...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 天天要聞

男友開車致女友截癱,後全家失聯!25歲姑娘絕望哭訴:誰來救我?

一場車禍毀一生:25歲女孩高位截癱,男友一家集體「消失」2025年4月5日,甘肅白女士的人生被徹底改變——男友張某某駕車時疑似分神駛入對向車道,與一輛大貨車迎面相撞。事故導致白女士脊髓損傷、高位截癱,而張某某及其家人僅受輕傷。事故現場 圖片來自上觀新聞更令人心寒的是,據白女士稱張某某最初承諾「結婚+終身照料」...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 天天要聞

過期糖果——致所有不甘過期的愛情

第一節:燃燒的甜蜜我們是被時光遺忘的火焰,兩顆拒絕融化的糖——在命運的玻璃櫃里,用甜膩的反抗,灼燒每一寸陳舊!看啊!包裝紙剝落處,不是霉斑,是血管般暴起的糖霜!我們的甜,早被烈日晒透,卻比任何新品都更燙喉!第二節:黏連的宣言你說我們像被遺棄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 天天要聞

人活着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

其實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普通人都是在混日子,如果你不信的話就問問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做了多少驚天動地的事,我們現在都是退休的人了,年輕時干過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大事沒有,如果說不出來就是一直在混日子,到現在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而活。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 天天要聞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3 個維度解讀她的心思

女生願意接受你的禮物說明什麼?滿心期待送出禮物,女生收下的那一刻,心裏既開心又疑惑:她到底是咋想的?別迷茫!女生接受禮物可不只是收東西這麼簡單,背後藏着不少小心思。從這 3 個維度分析,幫你讀懂她的真實態度!一、看關係!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 天天要聞

50歲之後,善待自己,富養自己,學會愛自己,養成這6個好習慣

#晒圖大賽#如果人生三萬天,到了五十歲之後,人生已經走了一大半的時間。年輕的時候,總覺得來日方長,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等到了五十歲之後,看着身邊有些認識的人,突然之間,就消失在人海,就會明白:人生無常,生命脆弱。經歷過世間冷暖,也品嘗了人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 天天要聞

抉擇之間 刻畫怎樣的自己

◎邱岳 《給青年叛逆者的信》,近些日子讀到最喜歡的一本書。作者希欽斯被譽為當代著名的新聞記者和專欄作家之一,是一個苛刻的批評者,嘴毒手狠。從這本書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