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孝道更是被認為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尤其是在古時候,如果沒有孝順的子女在身側,那麼,這個老人的晚年就是非常凄慘的。從古到今,我國對不孝子都有處罰,但是,這並不能夠從根源上杜絕這種情況。有時候依然會出現不願意贍養父母的情況,也因為這樣,在我國的民間就有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
想要理解這句話,其實難度並不大。就是父母出現嚴重疾病需要卧床休息的時候,子女們往往是沒有辦法到父母的床前盡孝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並不是子女不願意去生病的父母身邊盡孝,相信任何一個子女的初衷都是希望父母過得好。所以,當父母有嚴重疾病時候,他們希望能夠賺得更多的錢來醫治自己的父母。
但是,如果父母的疾病並不兇險,需要長時間照料。這種情況下就會成為自己子女的負擔,時間越長,矛盾也就會出現。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高壓力狀態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會更大。
比如說春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非常有名。他在位時賢明進取,在眾多大臣的幫助下讓齊國走上霸主的地位,一生可謂輝煌。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病重,他的五個兒子眼看齊國霸業要選擇繼承人,立刻開始爭先搶後的開始爭奪王位。因為五公子的勢力都勢均力敵,而且黨羽眾多,這一爭位就引起了混亂,竟然開始大打出手。就這樣,齊桓公還在病床上期盼着自己能夠再起來看看朝政。而他的五個兒子卻在齊國都城打的不可開交。
就這樣,沒有人再去在意齊桓公,而是都在關注誰可以繼承齊國,成就一個新的霸主。甚至最後齊桓公死了,竟然都沒有人發現。整整67天過去,宮人才發現齊桓公早已「涼透」,很多蟲子都從窗戶爬出來,場面十分凄慘。大家甚至不知道,齊桓公到底最後是病死的還是餓死的...
當然也有人解釋,現代的子女可能都有房貸、車貸和自己的子女需要養,婚姻需要維持。如果長時間照顧生病的父母,那麼家庭收入也就會因此降低很多,這時候他們可能會想要去掙錢來緩解這些壓力。
但是,作為父母,他們對子女的愛往往是最無私的。一旦出現了上面這樣的情況,畫面往往會讓人覺得寒心。這個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或者是電視劇裏面就可以看得到,而電視劇裏面往往會體現得更淋漓盡致一些。所以,就算是一句古時候的俗語,用在如今的社會上也是可行的。
有的人可能認為「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一句完整的俗語。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它還有下句,下一句7個字更加讓人心酸。但是,也是一句能夠很好的反映社會現象的句子,這句話就是「久貧家中無賢妻」。
我們在追尋愛情的時候,往往都不會去考慮經濟之類的客觀因素。不過當兩個人結婚以後或者是激情退卻以後,大腦就會被理性所佔據。如果這時候婚姻遇到一些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一般來講夫妻雙方都能夠共同攜手。要是遇到一些大矛盾,甚至出現無法解決雙方的溫飽或者是家人溫飽問題時候,這樣的婚姻關係往往都會走到盡頭。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也是因為時間累積導致雙方都積攢了很多的怨氣和失望。當怨氣和失望積攢到一定的程度以後,爆發是在所難免的。也因為這樣,很多現代人在結婚的時候往往都會希望可以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者是物質基礎來作為支撐。只有這樣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貧賤夫妻百事哀」或者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狀態。
不過,很多在戀愛期間的人都是出於當局者迷的狀態,他們總是把感情放在第一位。認為人跟人之間會有溫情存在,但是卻忽略了「冷不過人性,涼不過人心」。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很冷漠,但是,在我們的現實婚姻生活當中卻是特別常見的。這足以看出在我們的老祖宗時代,這樣的情況就已經很普遍。
隨着時代的發展步伐,俗語在生活當中越來越少見。但是,它們本身的特殊意義卻一直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這裏面所包含的相關哲理依舊是值得現代人去參考的。
婚姻和家庭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尤其是婚姻是維繫一個家庭存在的必要形式。沒有了婚姻,就沒有了家庭,就失去了一種幸福的生活。
當然,有些人會說「離婚」也是一種解脫,在確實無法持續的婚姻下,這是一種解決的方式。可是絕大部分婚姻都是會持續幾十年的,婚姻如何維護,如何長久,如何緩解矛盾,這些都是每個家庭中隱秘存在的「問題」。
解決的好,白頭偕老,生活美滿。
解決不好,積蓄爆發,吵鬧不止。
雖然物質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婚姻,可是真正影響婚姻雙方的是什麼呢?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