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男人到了五十歲,最失敗的不是沒錢沒權,而是沒有這兩樣

2025年02月06日21:52:03 情感 1030

很多人衡量一個中年男人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有錢或者有權,其實不然,在我看來,有錢有權並不能代表生活幸福。

我發現男人到了五十歲,最失敗的不是沒錢沒權,而是沒有這兩樣 - 天天要聞

正所謂,錢不錢萬能的,有錢買不來幸福,更買不來健康。

所以,一個五十歲的中年男人,再有錢有權,但是如果沒有這兩樣,依然是一個失敗者。

第一、美滿幸福的家庭。

我認識一個53歲的大哥,體制內中層,有房有車,不僅經濟條件好,本人也長相帥氣,英俊,雖然已經五十多歲了,但給人的感覺依然風度翩翩。

這個大哥唯一的缺點就是愛喝酒,而且一喝就多,喝多以後酒品還不太好。

雖然他也曾經也有老婆孩子,小日子過得也還不錯,但是兩年前,卻不知道什麼原因,居然離婚了。

這個大哥離婚後,我也曾見到過他幾次,因為他和我老公是同事,並且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小區。

但是再見到他以後,我發現他的變化太大了。

面容憔悴,而且笑起來再也沒有以前的陽光自信了,穿衣服開始邋邋遢遢了。

以前這大哥,性格特別開朗,特別愛說還愛開玩笑,但自從他離婚後,他變得有些內向了,也不愛說話了,見到我們以後,總感覺不像以前那麼自然了,即使打招呼,也是眼神閃躲,本來我們有時候想和他聊幾句,但是看他那個樣子,我們也就識趣的不再多問了。

想必這大哥離婚後的生活不好吧,畢竟偌大的房子里,回到家裡冷鍋冷灶,連一個噓寒問暖的人都沒有。

只能自己一個人孤獨的面對漫漫長夜。

所以,一個男人到了五十歲,卻把自己的老婆弄丟了,沒有幸福的家庭,再怎麼有錢有權,也不會幸福。

我發現男人到了五十歲,最失敗的不是沒錢沒權,而是沒有這兩樣 - 天天要聞

第二、健康的身體。

我們這有一個大老闆,54歲,資產上千萬,房子好幾套,豪車好幾台,雖然有老婆有孩子,但聽說外邊還養着小情人,而且還經常偷偷帶着小情人遊山玩水。

真是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在外人眼裡,真的風光無限,人生贏家。

但卻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他在去年居然得了腦血栓。

家裡人趕緊給他送過去了北京大醫院治療,但是病情依然不見好轉,聽說現在只能卧床,生活都不能自理。

家裡人只好給他找了一個長期護工伺候着。

現在每次有人一說到他,就感覺到很唏噓,再有錢又如何,如今只能癱瘓在床,連走路都費勁。

所以,一個成功的中年男人的標準,就是一定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和一個健康的身體,別的都是浮雲,錢不必太多,夠花就行。

我發現男人到了五十歲,最失敗的不是沒錢沒權,而是沒有這兩樣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有錢有權不能代表幸福,也換不來健康。

人生在世,金錢權利都不過是浮雲而已,越是到了晚年越明白,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有一個情投意合的伴侶和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和幸福。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 天天要聞

太衝動!四川一對夫妻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了敵敵畏……

封面新聞記者 伍勇7月3日下午,四川德陽一對夫妻因發生矛盾吵架,丈夫一氣之下喝下半瓶農藥敵敵畏,妻子在馬路邊大哭攔車求助,最終在陌生人歐女士幫助下送醫。7月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德陽市人民醫院獲悉,目前男子已經脫離危險,病情穩定,不過還需住院觀察一周。現場目擊者歐女士發佈的視頻顯示,7月3日下午,位於德陽旌...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老男人最吸引女人的3種氣質,越老越吃香,第一種就很關鍵!

都說老男人在情場上不吃香了?這話誰信誰傻。歲月能帶走青春,卻帶不走真正的吸引力——有些氣質,像陳年老酒,越沉澱越有味兒。01 嘴巴甜不如耳朵靈,會說話更要會聽老男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當「人生導師」,張嘴就是道理教訓。她抱怨一句「今天好累」,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 天天要聞

推薦《豪門小說里的美艷婆婆》作者:時鵲

文案:庄芙瑤穿到十六年後的自己身上,還知道自己居然是小說里那種羞辱出身普通女主,讓她離開自己兒子的惡毒婆婆。  因為各種作妖,最後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了解到自己的結局後的庄芙瑤:這個惡毒婆婆她不當了!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社區食堂,想說「愛你」不容易

社區食堂關乎民生福祉。近年來,各地探索建設社區食堂,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實惠的餐飲服務,獲得好評。然而,一些社區食堂在運營過程中也面臨客源單一、盈利困難等諸多挑戰。如何增強社區食堂的生命力,使其長久經營下去?本期基層圓桌會,我們一起探討。社區食堂,好想說「愛你」當前,一些地方探索社區食堂多樣化運營...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 天天要聞

老人好心資助兒媳上大學,畢業後兒媳做法令人心寒,孫子成了受害者

如果早知道事情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劉永順打死也不會做出當年的決定。他時常懊悔,正是自己那份 「好心」,間接讓孫子沒了媽媽。當初兒媳想繼續讀書時,他想着「女孩有文化是好事」,便咬牙供她念完大學。哪曾想她畢業後眼界變了,開始嫌棄這個家。假如當初沒供她上學,她或許就能和兒子在家踏實種地,守着幾畝地生兒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