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編輯:爆爆
1972年,17歲女知青到湘西插隊,並在後來的四年里,先後生下一兒一女。
兩個孩子有着同樣的命運,都是在出生的第二天,被分別送到不同的養家,自此女知青消失不見。
整整43年里,她從未踏入過湘西,並與當初所有的人都斷開了聯繫。
而生來就被「拋棄」的向恩傑,在養父母離世後,選擇尋回自己的親生母親。
可面對向恩傑奢望的相認,知青母親卻刻意躲避,似乎不願再提起當初那段經歷。
那麼四十多年前,在下鄉的幾年裡,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會狠心地拋下兩個剛出生的孩子?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我現在想找一下我的親生母親,不管找不找得到,你在我心中永遠是我的媽」
在出發尋找生母之前,向恩傑跪在自己養母的墳前訴說自己的真實想法。
對於他來說,無論尋親的結果如何,養母在他心中的地位永遠不會被動搖。
都說養恩大於生恩,向恩傑心中明白,所以養父母在世的時候,他從未提及過尋親的事。
只是那個疑慮,始終都藏在心中,他想知道為什麼,也理解在那個時代生母或許也有自己的無奈和苦衷。
從當時村裡婦女主任周桂蘭的口中得知,向恩傑的親母叫吳梅香,是1972年那一批從長沙來的知青。
下鄉的第二年,吳梅香就有了身孕,當時因為年齡太小,不敢告訴任何人,想打掉孩子又捨不得。
所以最後在周桂蘭的幫助下,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現在的向恩傑。
第二天她就將孩子交給了周桂蘭,讓她幫忙送給別人養。
當時向家剛好也只生了一個女兒,多年來都想要個兒子,所以欣然地接受了這個孩子的到來。
本以為這事就這樣過去了,可在兩年後的1976年,吳梅香又再一次懷孕,也同樣是在周桂蘭的幫助下,生下了個女兒。
這次孩子她依舊沒留在身邊,為了不讓孩子無家可歸,周桂蘭將她送到了同村無兒無女的夏家。
兩次的經歷,吳梅香都從未解釋過這其中的因果,只是送走孩子的時候,哭得撕心裂肺。
下鄉結束後,吳梅香沒有與村裡的任何人打招呼,就離開了湘西,此後的多年無論是知青聚會,還是私下交流,她都未曾出現過。
這些年,向恩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世,或許是知道這個孩子孝順,村裡人也從不避諱談論這個問題。
在他二十歲的那一年,在村民的幫助下,和同村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夏家女兒)相認了。
雖然成年之前,兩人都未曾接觸過,但第一次相認時,那種親切感總是不斷地推近着兩人。
這些年,兄妹之間的關係也一直很不錯,不過對於向恩傑要尋找生母的想法,妹妹卻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她雖然生了我們,但一天未曾養過,這麼多年也沒來看一眼,這樣狠心的母親,有什麼可找的。」
妹妹並不希望向恩傑去尋找,因為她感覺並不值得,如果對方不相認,到頭來還是傷了自己的心。
顯然向恩傑沒有那麼多的介懷,在他心中,母親畢竟十月懷胎生下了他。
而那些年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狠心做下決定或許也是有自己的難處。
為了尋找母親吳梅香,村主任提供了當時與吳梅香同為知青,且有親戚關係的劉紅文的聯繫方式。
當天,向恩傑在記者的幫助下,去到了長沙,雖然整件事是否會有個結果都是未知,但向恩傑依舊滿懷着希望。
幾次撥通劉紅文的電話,但始終都無人接聽,唯一一個能與母親掛上勾的人,如果都無法聯繫,那此行的希望將會很渺茫。
先後堅持了兩天,劉紅文的電話接通了,只是提起吳梅香這個人,對方顯然愣了一下。
她表示兩人的確有親戚關係,但從湘西回來後幾乎就沒聯繫過了,這些年更是不知道她去了哪裡。
不過劉紅文也提供了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就是下鄉結束後,吳梅香就一直在國企的食堂里工作。
縮小範圍後,記者很快就找到了吳梅香當初工作的地方,並藉此找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
不過吳梅香退休後,就已經搬出那個屋子了,尋親的路一下又斷了。
或許上天也想給向恩傑這個機會,在他們思考下一步如何尋找的時候,住在吳梅香隔壁的鄰居,給他們通過了吳梅香的電話。
因為是鄰居的號碼打過去,吳梅香很快就接電話了,不過與吳梅香一提起湘西二字,她就不再說話了。
記者告訴她,有個從湘西來的人,想要見一見她。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可以感受得出,吳梅香內心是十分糾結的,但最後還是同意和向恩傑見一面。
向恩傑換了一身乾淨整潔的衣服,頭髮也看得出用心打理了。
在約定好的時間,他早早就到了現場等待,只是最後他沒等到母親,來見他的是吳梅香的女兒(李馨)和妹妹(吳蘭香)。
李馨也是向恩傑同母異父的妹妹,看到這樣的結果,向恩傑也明白,吳梅香始終不敢面對他。
李馨來的目的也是帶了母親一直想說的「秘密」。
40多年前,下鄉兩年後回長沙過年的期間,和一個男人發生了關係,而當時兩人不是情侶關係,甚至連朋友都算不上。
只是腦袋一熱犯了渾,誰也沒想到就這樣懷上了孩子,那時吳梅香只有19歲,根本無法接受,也不敢告訴家人。
幾次想過打掉孩子,卻也捨不得,想過去找孩子的父親,可她連對方的真實姓名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個叫「四伢子」的外號。
最後沒有辦法,她將孩子生下來,因為無法獨自養育選擇了忍痛割愛。
但關於兩年後生下的那一胎女兒,吳梅香始終不願意提及,誰也不知道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是兩次的經歷,給她造成了巨大的打擊,自責和愧疚讓她不斷地懲罰着自己。
多年來,她始終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下鄉結束後,吳梅香匆匆嫁給了一個年長自己12歲的男人。
後來生下了一個女兒,就是現在的李馨,這些年她一直都被困在40多年前的「罪惡」之中。
不敢提及湘西,捂住耳朵是她這些年逃避的方式,這些年,她的生活的確也不好過,因為她根本不敢過得太幸福。
因為一想起被自己撇下的兩個孩子,就止不住地心痛,可以說40多年前的經歷,是她一輩子揮之不去的陰影。
聽着吳梅香的經歷,向恩傑也沉默了,以往他的確怪過親生母親的拋棄,也想當面問清楚為什麼。
但真相擺在面前的時候,心中卻忍不住地心痛,過去的經歷誰也無法感同身受,他能做到的是去諒解。
當初的吳梅香無路可走,對自己犯下的錯,也懲罰了自己一輩子,這一次向恩傑想告訴她,自己已經原諒她了。
因為吳梅香不願面對鏡頭,記者選擇結束了拍攝,讓向恩傑後續單獨與母親相見。
幾日後,向恩傑獨自見了吳梅香,時隔多年兩個「陌生人」的相見,沒有想像般的尷尬,試探性地噓寒問暖,很快讓他們卸下了心中的防線。
分隔四十多年的母子倆,在那一刻緊緊地相擁在一起,一句遲到多年的對不起,吳梅香也終於說出口。
這一次,停留在吳梅香心中的那塊傷疤,或許慢慢被治癒,向恩傑的原諒,也給了她更大的勇氣。
希望接下來,吳梅香能夠拋開四十年前的陰影,勇敢地去面對她曾經愧對過的兒女。
即便小女兒不願相認,抱歉二字也該說出口了。
或許,失去養母后的向恩傑,能夠重新在親生母親這裡找到母愛,祝福他們!
參考資料:
尋情記:《20170603期:長沙知青母親在哪裡 大山裡的兒女想念你》
https://www.ixigua.com/6842502764149342732?logTag=115d7f0108c1964ddb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