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2024年11月13日16:13:07 情感 1346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文|可樂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01

我叫張毅,56歲,退休前在一家國企當工人,平平淡淡幹了一輩子,妻子過世早,孩子在外地工作,生活上也難得照應我。我一個人住在老家的房子里,日子過得清凈,卻也常常孤單。

幾個月前,鄰居老王給我介紹了一個叫陳阿珍的女士。老王勸我:「老張啊,你一個人過日子也怪清苦的,碰到合適的可以找個伴兒,彼此有個照應。」我猶豫了幾天,還是去了那次見面。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陳阿珍年紀比我小几歲,長相端莊,性格爽朗,她退休前是一名小學老師,和前夫離婚多年,自己獨居。

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她很健談,聊到生活、工作和各自的經歷,氣氛融洽。我也覺得這人挺實在,心裏對她有了幾分好感。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幾次見面後,陳阿珍提議可以「搭夥」過日子,算是彼此做個伴。我當時覺得她人不錯,性格也合得來,便點頭答應了。陳阿珍搬到我家住,家裡的生活也算有了新氣象,心想這下晚年有個伴了,也算幸福。

剛開始一起生活的日子,的確比以前熱鬧了不少,早上她會泡壺茶,傍晚兩人一起散步。她喜歡聽評書,每晚打開老舊的收音機,我們一起聽得津津有味。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平時我們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她也會挑挑揀揀,叨念着怎麼省錢,我想着她是個過日子的人,心裏暗自高興。

可是慢慢地,我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似乎有些不對勁。她每月只給我400元生活費,開始我沒多想,覺得她經濟不寬裕,能出點心意就好。然而一個月、兩個月過去,她每次都是這400塊,連水電費、日用品開銷這些從未提過。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有次我忍不住試探性地提了一句:「這水電、煤氣加上伙食,開銷不少啊。」她笑着擺擺手,說:「哎呀,老張,我們老年人吃不了多少,也用不了多少,每月400塊夠了吧?」話音剛落,她就轉開了話題。我雖有疑慮,卻一時不好多說,心想着還是寬容些,過得去就行。

可日子一長,問題就越發明顯了,陳阿珍平日里很講究吃,每頓飯都要準備得很豐富,海鮮、肉類、時令蔬菜都少不了,一日三餐都吃得有滋有味。400塊的生活費根本不夠我們日常的開銷,這幾個月下來,我自己的積蓄也見了底。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家裡很多日用品她也習慣性用得很隨意,有時電費居高不下,她白天出門忘記關燈,晚上一人霸佔電視開到很晚。我想提醒幾句,她就笑着說自己「年紀大了容易忘」,我無話可說,心裏漸漸開始不滿。

到了年末,我拿出賬本算了一下,幾個月下來,我自己倒貼了近三千塊錢,想到她每月只出400,我心裏越來越不是滋味。這天,我試探着對她說:「阿珍啊,咱倆在一起生活,平時也有不少開銷。咱們可以適當分擔一下,您覺得怎麼樣?」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她愣了愣,神色有些不悅:「老張,咱們不都是搭夥過日子嘛?我每個月給400塊,這不也算是意思到了嗎?再說,您住的是自己的房子,不需要租金,我們老人家能有什麼大的花銷?」

她的話讓我啞口無言,心裏卻愈發不舒服。我本以為她會多考慮一下我的難處,誰知她卻覺得自己已經「盡到義務」了。我心裏有些涼意,但還是忍住沒再多說。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02

時間一長,我們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她慢慢習慣了在我家住,把這裡當成她的「家」,不僅自己不承擔額外的開銷,連她的親戚朋友偶爾也過來吃住。親戚來時,她會用我的錢招待他們,自己一點也不掏,甚至還給他們帶走不少食材。

有一天,她的一個侄女帶着孩子來串門,她熱情地招呼他們吃飯,甚至拿出我剛買的兩盒進口水果,笑盈盈地送給她侄女。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我站在一旁,心裏不是滋味,卻也不便多說。等親戚走後,我忍不住問她:「阿珍啊,那水果挺貴的,給親戚帶,咱們自己也沒吃上呢。」

她笑着說:「小家子氣了吧?親戚過來總得招待,不然人家怎麼看我們?」聽她這麼一說,我只得把話憋回去。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就這樣,我們生活中的小摩擦越來越多。每次我想溝通,她總是以一句「我們搭夥而已」「各自過各自的生活」來推搪,似乎完全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問題。我的不滿逐漸積累,內心也開始搖擺不定,甚至懷疑是否有繼續這段搭夥生活的必要。

有一天傍晚,我在小區花園散步,遇到鄰居老王。老王看我神情不佳,關心地問起我的近況。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把最近的煩惱向他傾訴了。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聽我說完,老王皺着眉頭勸道:「老張,你可得掂量掂量啊。人家圖你什麼?這女人搭夥不是真心相伴,反而佔了便宜,你辛苦攢的積蓄這麼貼下去還得了?」老王的一番話點醒了我,讓我開始冷靜地思考這段關係。

回到家,我深吸一口氣,決定和陳阿珍好好談談。當晚,我認真地對她說:「阿珍啊,我們生活在一起,彼此照顧是好事。但這幾個月開銷不小,光靠每月400塊是遠遠不夠的。我想着,咱們如果真心過日子,也要把責任劃分清楚才好。」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陳阿珍聽了臉色一變,不悅地說道:「老張,你是不是計較得有些過分了?搭夥就是搭夥,各過各的,這些細枝末節你怎麼老念叨?」

這話徹底讓我心寒。我一直以為她至少會考慮到我的難處,誰知她竟如此冷淡。我心裏一片涼意,明白她根本沒把我們的關係當回事,更不願真正分擔生活的責任。

我56歲,搭夥後女方吃住我家,每月只出400生活費,有必要繼續嗎 - 天天要聞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漸漸冷淡了對她的照顧,心裏已經有了離意。幾周後,我鼓起勇氣對她說:「阿珍啊,我覺得我們還是各自回各自的家吧。你的人生自由自在,我的生活也不用負擔那麼多額外開銷,互不拖累,或許對彼此都好。」

陳阿珍聽了沒再多說,神情淡然地收拾東西,第二天便搬回了自己的住所。望着她離去的背影,我鬆了口氣,也感到心底的失落。

或許,老年人搭夥過日子,最重要的是彼此真誠。如果沒有了信任和理解,這樣的關係不過是徒增負擔。今後,我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學會獨立,不再輕易讓人走進我的生活。

本文聲明:本文為短篇小說,內容純屬虛構,請理性觀看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 天天要聞

夫婦借送養之名收4萬元賣掉親兒,犯拐賣兒童罪獲刑,丈夫系主犯被判5年5個月

山西一對夫婦在已有一兒一女的情況下再次懷孕,並於2017年11月16日產下一名男嬰。丈夫提議將兒子送人。有人得知消息後,通過中間人抱走男嬰,並給了4萬元的「領養費」。孩子5歲多時,有人向警方匿名舉報了此事,警方隨即立案偵查。7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涉事夫婦被判犯拐賣兒童罪,丈夫作為主犯被判...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 天天要聞

人一生,有4樣東西早已命中注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早已註定。這4樣東西,從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安排好了,與其強求,不如順其自然。第一樣是出身。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背景,這是上天給的禮物。有人含着金湯匙出生,有人從小就要為生計奔波。但不管怎樣,這都是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 天天要聞

女生說準備睡了高情商回復?5 種場景應答超貼心

和女生聊天正開心,她突然說 「準備睡了」,是不是瞬間慌了神,不知道怎麼回?別擔心!不同關係、不同場景下,高情商回復能讓她帶着好心情入睡,還惦記着下次聊天。這 5 種實用應答方式,從曖昧期到普通朋友,教你輕鬆拿捏!一、曖昧期:溫柔寵溺 + 制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 天天要聞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這些話讓她心窩暖暖的

女生說不舒服暖男回復?女生弱弱一句 「不舒服」,普通回復可能就輕飄飄帶過,但暖男的回應可是藏着 「寵人秘籍」!想讓她瞬間被溫暖包圍?這些高甜又貼心的回復思路,趕緊學起來!一、溫柔詢問型:先了解情況,再行動(一)細緻關心細節「怎麼啦寶貝?是頭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 天天要聞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找准原因才能破局

女生能約出來但是沒進展?每次約女生都順利答應,可相處來相處去,關係卻像卡住了一樣,毫無進展?別干著急!這種情況背後藏着不少原因,找對 「病根」 才能對症下藥。今天就帶你分析分析,到底問題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