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本事,必有徵兆」: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有3種表現,很准

2024年02月07日12:35:04 情感 1787

現實里,多數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能不能賺到錢。能不能有出息,有本事?

我們評估一個人的時候,也往往會拿有沒有本事,來衡量他。

然後教養子女的時候,也是如此。看子女有沒有出息。

如果一個人有出息,那麼他在社交圈子裡的地位,是十分高的。這就是現實。

現實里,真正有本事的人,身上往往有3種表現。有一條就了不起!

「人有本事,必有徵兆」: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有3種表現,很准 - 天天要聞

01 能下苦功夫的人


我們不歌頌吃苦。那太苦了。

但是,有許多有本事的人,他們恰恰不怕吃苦。所以才在事業發展的早期,快速發展起來了。

這是現實。


比如說,有的人白手起家,在事業發展的初期,他們一個人

,當作兩個人三個人去干。

他減少睡眠時間,犧牲娛樂時間,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工作學習上。各種苦頭都吃遍了。

一年下來做出的成績,是別人兩三年的水準。

這類人,往往能極為快速地成長起來,做事也有狠勁兒。

他們很容易在競爭里,脫穎而出。


現實里,有出息沒出息,其實本質上,是要在競爭里勝出。

而要勝出,有時候就要付出,明顯多過對方。

就是這麼淺顯的道理。

「人有本事,必有徵兆」: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有3種表現,很准 - 天天要聞

02 持續地學習


現實里,大多數人,其實資質都差不多。所以說,看一個人有沒有出息,有時候,是看長線,而不是短線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長期堅持學習,聚焦在一個正確的領域裏。

那麼,他通常都會成為這個領域裏,比較有競爭力的人。

日子久了,收入地位自然上升。


舉個例子。

有些人,家庭出身非常一般,然後學歷普通。但是畢業後,就沒有放棄過學習。

持續幾年時間,都圍繞自己的行業學習。那麼這幾年時間,就是幾百上千個小時。

他自然掌握的知識、技術、信息,就會遠超過同行了。

就是這麼簡單。


大多數人在比拼的時候,需要看長線,而不是短線。

然而大多數人,都喜歡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很難堅持。

這也是大多數人,沒法形成競爭力的核心原因。

「人有本事,必有徵兆」: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有3種表現,很准 - 天天要聞

03 心胸寬闊


現實里,我們都知道藉助人脈,是能得到一些好處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里,卻經常變形走樣。

比如說,有的人,見到別人比自己強一點點,都受不了。整天傳人閑話,十分憤怒。

但是有的人,就不是如此。

他看到別人強,很高興。立刻跑去結交人家。

或者說,每天觀察人家怎麼為人處世,力圖去複製人家。

這麼一來,他這種做法,反而給自己帶來改進的機會。

有些人就是靠這點,讓自己獲得了更多機會跟財富。


現實里,想要有出息,那自然是要比別人,多出那麼一點。

這世上,不太可能有「不勞而獲,從天而降」的美事。即使有,也很難輪到我們。這是個概率問題。

多數時候,想要有出息,還是要我們自己經營。你說對嗎?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 天天要聞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 無論是在聚光燈下 還是在幕後默默付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都值得被尊重和讚美 ——《正是橙黃橘綠時》以下是18句小姐姐不一樣的酷酷語錄:奇奇怪怪可可愛愛1. 別人笑起來很好看,但你不一樣,你是看起來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 天天要聞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做人,其實沒那麼複雜。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社交當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既不吃虧,也能保有尊嚴。這一路走來,總得有些原則,有條邊界。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留一分善意給世界,也留下底線給自己。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難免碰到一些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 天天要聞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凌晨三點,手機相冊里她的笑臉還亮着光,可枕邊的溫度卻早已消散。當最愛的人突然離去,那種撕裂感像鈍刀割心,原來,有些告別真的猝不及防。熬過無數個崩潰的日夜後,這三句話,像一束光照進了我黑暗的世界。「生命的出場順序,早已寫好劇本」曾經我無數次追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很多女性在找外國男人的時候,從來不會要彩禮,甚至女方家庭還會倒貼一部分錢結婚,但要是找了國內老公以後,十幾萬彩禮一分錢不能少,還要五金一鑽各種禮品,彩禮少幾萬塊錢就不嫁給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 天天要聞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鞋底里的星光"老周,您怎麼又給我匯錢了?我明明每月都給您寄錢啊。"我看着銀行短訊,心裏酸澀難言。手機屏幕的藍光映在臉上,我獨自站在陽台上,望着城市的燈火,思緒飄回了二十五年前。我叫周立明,今年三十有五,在省城一家國企做工程師,過着朝九晚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