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要給婆婆養老,婆婆提出4個條件,兒媳婦:想的美,不養了

2023年01月11日22:48:28 情感 1764

養兒防老,這是所有父母的想法,也是所有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人到老年,如果兒女積極主動的提出把父母接到自己家去養老,應該是一件很溫馨幸福的事,說明父母和兒女的關係融洽,也說明兒女孝順。


可是63歲的張大媽在聽到兒媳婦提出把自己接到家裡養老時卻提出了4個條件,兒媳婦聽完後直接生氣地說:想得美,我不養了。


張大媽提出了什麼條件會讓兒媳婦拒絕給她養老呢?下面來聽聽張大媽的講述。

兒媳婦要給婆婆養老,婆婆提出4個條件,兒媳婦:想的美,不養了 - 天天要聞

張大媽今年62歲,每個月的退休金有6000塊錢,手裡也有幾十萬的存款,還有一套120多平的套三電梯房。


張大媽本想着退休後可以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但是兒媳婦卻比她早一步給她規劃好退休生活:她退休後的3個月大孫子就出生了,兒媳婦說自己娘家媽還沒退休,讓張大媽幫忙帶孫子。


雖然不能出去遊山玩水,但是看着孫子胖乎乎的小模樣,張大媽覺得帶孫子也是晚年的幸福生活之一。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張大媽嚮往的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很快就被遭到了現實打臉。


為了照顧孫子,張大媽住進了兒子家。張大媽曾經聽很多人說不能和兒女住在一起,和兒女相處要堅持「遠香近臭」的原則。


張大媽卻不以為意,她覺得自己是個好脾氣容易相處的人,兒子結婚時自己給兒子置辦的婚房,兒媳婦家提出的彩禮要求她也全都滿足了,兒媳婦對自己平日也很客氣,怎麼會相處不好呢?


等真的和兒子兒媳婦住到一起後,張大媽才覺得自己不但成了兒子一家免費的保姆還沒有得到兒子和兒媳婦的體諒和理解。


張大媽在月子里每天變着花樣給兒媳婦做各種補湯,她自己一個人忙的像陀螺一樣照顧著兒媳婦和孫子的吃喝拉撒,白天晚上的忙讓張大媽疲憊不堪。


她想讓兒媳婦娘家媽周末過來替替自己,自己回家睡個囫圇覺休息休息,兒媳婦卻說自己媽每天上班也很累,張大媽都已經退休了,讓她別和自己母親攀比。


張大媽讓兒子下班回家幫忙帶孫子、洗洗碗,兒子說自己上一天班累的腰酸背疼,讓張大媽白天時候趁着孫子睡覺時也趕緊睡覺。


張大媽說白天也要幹活沒時間睡覺,兒子說:小孩子天天睡覺能有啥事?就是吃奶換尿布,能有多累。媽,你就體諒體諒兒子的辛苦吧。


張大媽沒辦法只好自己咬牙堅持。等到兒媳婦上班後自己一個人帶孫子,可是看到兒子和兒媳婦每天早出晚歸,張大媽也能體諒他們。


兒媳婦一個月給張大媽3000塊錢作為生活費,可是隨着孫子越來越大開始添加輔食這筆錢就不用了,張大媽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來補貼兒子一家。


張大媽有時候和老伴抱怨自己成了兒子一家的帶薪保姆,老伴就勸她說:咱們就一個兒子,將來家裡所有的東西不都是給兒子?早給孩子們念咱們的好,將來給咱們養老也痛快些。


張大媽也想想也有道理,可是孫子慢慢的會走了後帶起來就更累了,有時候為了做飯,張大媽只好用繩子把自己和孫子綁在一起,免得兒子離開自己視線摔着碰着。


等到孫子2歲時,張大媽提出回自己家住,白天再過來帶孫子,結果沒過3天,兒子過來接張大媽說:媽,您再回我家住吧,你孫子離不開你,每天晚上哭着要找奶奶。


張大媽無奈之下只好又回到兒子家幫忙帶孫子,每天做飯、收拾衛生、帶孫子。


兒子又對張大媽說為了將來孫子能去好學校,自己想換套學區房,生活費每個月只給張大媽2000塊錢,讓張大媽幫襯自己下,張大媽想起老伴說過的話也就沒和兒子計較。


等到孫子4歲時,兒媳婦對張大媽說:媽,辛苦您這麼多年幫我們帶孩子,現在我媽也退休了,我就讓我媽來幫忙照顧孩子,您回家歇歇,也和我好好地過過二人世界。


張大媽聽了這話有點愣,本來覺得孫子大了每天只要接送下就行,而且孫子能和自己巴拉巴拉的聊天了,每天聽着小孫子奶聲奶氣的叫奶奶心裏覺得很幸福。


可是兒媳婦這樣說了,張大媽也不說不出拒絕的話,她於是回家和老伴一起生活。


雖然一開始有點失落,但是每天閑下來後也覺得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老伴的勸說下,老兩口每天逛街、買菜、跳跳廣場舞、和老同事老朋友們聊天也很愜意。


張大媽60歲那年,老伴在睡夢中去世了,辦完老伴的後事後,張媽一個人就覺得有點孤單了,她提出想着去兒子家一起生活。


兒子為難地說:媽,我岳父母在我家裡幫忙帶孩子,您如果去了家裡住不下了,您看我將常回來陪陪您行不行?


看著兒子為難的樣子,張大媽也不忍心兒子為難,只能點頭同意了。


可是兒子沒有說到做到,偶爾周末回來也是匆匆來匆匆走,只說太忙,讓張大媽多理解他。


張大媽自己一個人在家也覺得無聊,機緣巧合下認識了樓上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老太太把白天做伴的保姆,中午做一飯,可是總也沒有稱心的。


張大媽隨口問道:大姐,你看我行不行?我也自己一個人生活,咱倆搭個伙,樓上樓下的也方便。


老太太和兒女商量後也同了,每天給張張大媽150塊錢,陪着老天天聊天,做一頓午飯,平日幫着簡單收拾下衛生、給老太太洗洗衣服。


張媽媽就這樣每天和老太太作伴還有錢賺,有時候老太太兒女晚上有事張大媽也就能照顧老人家。有事做後張大媽對於兒子來不來看她也想開了。


張大媽62歲那年,兒媳婦張羅着給她過生日,在生日宴上兒媳婦提出接張大媽去自家生活,兒媳婦說要給她養老。


張大媽聽了兒媳婦的話沒接話,她看了兒子一眼,問兒子:你岳父母不是住你們家?接我去養老能住開?


兒媳婦有點訕訕的,看了兒子一眼,兒子趕緊笑着說:媽,我媳婦懷孕了,我們商量着給您再添個孫女。我岳母的腰不好,抱不了孩子,想讓您過去幫忙帶帶孩子,我們也正好給您養老。


兒媳婦也說:媽,你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家裡的房子租出去房租也正好給二寶買奶粉。


張大媽聽了兒子和兒媳婦的話後想了想,說:再有個二寶也是好事,我支持你們。可是去你們家生活我有4個條件,只要你們答應我就過去幫你們帶孩子。


1、 我去了以後不和你們同住,孩子只幫你們帶白天晚上你們自己帶。我的房子租不租我說了算,房租也是我說了算。

2、 你們要給我足夠的生活費,不能算計我的退休金,退休金我要攢起來養老。

3、 我帶孩子時候,你們下班回來要幫我搭把手,周末周天孩子你們自己帶,我要休息。

4、 我現在每個月還有額外收入,你每個月給我2000塊錢的帶孩子費用,我不能免費給你們帶孩子。


張大媽說完這4個條件後,兒媳婦瞬間臉色就拉胯下來,她生氣地說:媽,我給你們家生孩子,你幫我們帶孩子不是天經地義的?你還跟我們要錢?你就這一個兒子有錢不花在兒子孫子身上,你留那麼多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將來養老你不靠我們?


張大媽聽了這話很不高興的懟道:幫你們帶孩子我沒有意見,畢竟都是我孫子,可是你們的這個態度太讓我難過了,


你知道心疼你自己的媽媽受累,不捨得讓她吃苦,為什麼就不想想我也是60多多歲的老年人了?我的錢早晚是你們的,我主動給你們我願意,可是你算計我的錢我就不高興。


張大媽說完後,起身就走,告訴兒媳婦說:等你覺得能答應我這4個條件了我就過來幫你們帶孩子。


兒女給父母養老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如果兒女要求父母給自己出錢出力給自己帶孩子,將來才能給老人養老就更不合適了。


老人需要兒女給自己養老,但是也不能為了養老就委屈自己,一味地妥協。


張大媽的這四個養老條件提的過分么?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印度25歲女子結婚45天後雇兇殺夫,係為嫁55歲舅舅!兩人有15年非法關係,男方仍在逃 - 天天要聞

印度25歲女子結婚45天後雇兇殺夫,係為嫁55歲舅舅!兩人有15年非法關係,男方仍在逃

近期,印度一名男子在結婚僅45天後就被新婚妻子殺害,原因是她與其舅舅有染,但被家人強行嫁給該男子,於是她和其舅舅僱用槍手殺害了該男子。這一案件發生在印度比哈爾邦奧蘭加巴德區,據警方稱,25歲的新婚女子古佳·德維據稱與其55歲的舅舅吉萬·辛格合謀,僱用槍手並殺害了28歲的新婚丈夫普里揚舒。左為普里揚舒,右為辛...
中年男人,拿捏妻子,左右就3件事 - 天天要聞

中年男人,拿捏妻子,左右就3件事

婚姻步入中年,常如行至峽谷深處,光線漸暗,道路崎嶇。有些男人則在家中把妻子拿捏住了,外人看來都有點過分,但又覺得沒有必要去拆一樁婚,就選擇了旁觀。然而,有的妻子卻會傾訴自己很痛苦,又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反常!負債纍纍的他為何迅速「認」下大額欠薪|今晚九點半 - 天天要聞

反常!負債纍纍的他為何迅速「認」下大額欠薪|今晚九點半

王某等人向法院申請執行的日期與被執行人財產拍賣時間過於接近會不會有貓膩?負債纍纍的金某為何迅速「認」下大額欠薪?「等了7年,原本已不抱希望,沒想到終於還是等到了公正的執行分配!」近日,得知自己於2018年申請執行案件的案款得到了重新分配後,老趙欣喜地給浙江省東陽市檢察院承辦檢察官打來電話。老趙的案款分配...
女人對你這樣「主動」,說明對你有好感,越早看清越不會錯過 - 天天要聞

女人對你這樣「主動」,說明對你有好感,越早看清越不會錯過

成年人的心動,往往不是大張旗鼓的說出口,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動聲色地慢慢接近。尤其是對於女性而言,她若對你有意,不會像少女般捧出滾燙的誓言,而是慢慢走進你的身邊,融入你的生活。那些看似不經意的「主動」,實則是她鼓起勇氣拋出的纜繩,只等你伸手握
丈夫沉迷K歌,妻子說其中有貓膩:兩個月沒在一起了 - 天天要聞

丈夫沉迷K歌,妻子說其中有貓膩:兩個月沒在一起了

杭州打工的吳大哥喜歡唱歌,經常約上幾個好友到歌廳喊上幾嗓子,妻子張大姐卻認為這裏面有貓膩。為此,夫妻倆頻繁發生爭吵。吳大姐嘴裏的隔壁鄰居有男有女,在吳大哥看來,約朋友唱個歌本來是正常的事情,妻子做事有些上綱上線,老娘舅教育吳大哥要學會避嫌。
分手17年,一別兩寬,吳越從不提陳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贏在哪 - 天天要聞

分手17年,一別兩寬,吳越從不提陳建斌,如今才看懂她贏在哪

在閱讀此文之前,幸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編輯:LCX分手前恩愛無比,分手後隻字不提。古有陳世美拋妻棄子迎娶公主。今有陳建斌「斷崖式」分手。娛樂圈公認的「准夫妻」,同居五年卻被
大學生不拍畢業照,一代人被逼出了集體冷漠 - 天天要聞

大學生不拍畢業照,一代人被逼出了集體冷漠

題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大學生,學士帽 一些大學生不願意去拍畢業照,其實也是對大學的某種「反叛」:他們不願意受到擺布,參與虛假的共同體塑造,他們希望自己來主導社會網格的構建,對強加的情感捆....
良心,永不過期 ——記2024年「誠信之星」劉平貴、李繼林夫婦 - 天天要聞

良心,永不過期 ——記2024年「誠信之星」劉平貴、李繼林夫婦

重翻賬本,劉平貴、李繼林夫婦滿心感慨。寧紹雄攝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 一對農民夫婦,在遭遇洪災,自家麵粉廠被淹的關頭,不顧一切搶出一沓沓賬本,從此毅然走上漫漫「還糧路」。從2010年到2020年,10年時間,一家人咬牙堅持,硬是把周邊18個村、200多戶村民寄存在廠里受損的76萬斤糧食一斤不差地還清。 故事的主人公是曾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