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已結束,大家過得還開心嗎?
對於大齡未婚男女青年來說,一定不大開心。
每次節假日回老家,總逃不過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及一個又一個的相親對象。
這個國慶,我陪閨蜜,不是在相親就是在相親的路上。
她說我懟人比較有文化,讓我陪着去一是幫忙看是否靠譜,二是萬一遇到些奇葩她組織不了語言回擊,我可以代勞。
對於一個從沒相親過的人來說,我覺得她有點小題大做。
不就是去見個人嘛,都是成年人,怎麼樣都懂得留點體面,不至於劍拔弩張隨時準備掐架。
但經歷幾次相親之後,我覺得是我太大意。每個相親經歷,足以編成段子去講脫口秀了。
相親男一
媒婆說:「阿弟在廣州有厝有車,膠已做生意當老闆。」
帶着無限的期待,我們約了在某個甜品店喝下午茶。
剛見面沒寒暄幾句,相親男就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
話里話外都是男人30多沒關係,女人一過30歲就艱難了。
以他有車有房的條件,很多女人倒過來追求他等等。
聽他的口氣,我以為房子是珠江新城的大平層或至少是海珠白雲的豪宅,追問之下是在花都一套72平米的二手舊房。
自己倒騰點小生意,但整體收入還不如閨蜜穩定。
心裏默默翻了個白眼,但我忍着,畢竟我只是陪着來相親的。
接着,他話鋒一轉,突然說以後孩子絕對不能跟女方姓,還有他不接受半入贅等等。
我閨蜜表示,她父母很開明,沒半入贅要求,更不計較孩子跟誰姓。
可能這個回答他很滿意,又提出讓人更不適的要求:結婚後要把他媽接到廣州一起住。
然後開始痛訴他媽不容易的一生,他爸不負責任,甩手掌柜,他媽不僅家務全包還要賺錢拉扯他們姐弟兩長大。
現在就希望能早點抱上孫子,所以希望閨蜜能孝順點,不要讓他媽再操勞(意思就是家務活全包,聽他媽話多生孩子)。
我問他,你72平米的房子以後如果孩子出生了怎麼住?他說,她(指我閨蜜)不是有套130多平米的嗎?到時候就住她那套就行。
!!!本來基於禮貌我不想反駁他,可他估計看我們的表情都不大對,又開始了一番爹味深長的教育:做媳婦跟老婆,要跟我媽一樣的賢惠,以夫家為重,以家庭為重……
總結一下就是:我不僅要你的房子,還要你在婚姻里做牛做馬侍候全家。
忍無可忍終於忍不住,於是我懟了他:你媽不容易是你爸造成的,你找你爸去。
你覺得你媽不容易那你為她做過什麼嗎?娶個媳婦回去幫你侍候她嗎?雖然你長得丑,可你想得美啊。
說完我們放下三分之二的餐費,走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相親男二
媒婆說:「阿弟又高又大又生好,跟你很配。」
事先加了微信,約見面時,他說想去市區散散心。閨蜜問他散心不是該去清凈的地方嗎?他回:「散心在於心,不在於去哪裡。」這逼格裝得滿滿的。
我們不顧國慶節來回塞車,依舊赴約了。
一見面,確實如媒婆說的,身高很優越,目測約有180cm,跟閨蜜165cm的身高極為相稱。
可大概是每個男生都很急於展示他的180,生怕別人不知道。
在餐廳等位期間,他整個人躺坐在椅子上,雙腳向前伸着,絲毫不顧及來來往往的人從他腳上跨過去。
直到差點絆倒一個小孩,閨蜜提醒他把腳收起來,他才不情願地收起了他無處安放的大長腿。
好不容易等到我們可以上桌吃飯開始聊天。他對閨蜜的收入及工作極為關注,一直問個不停。得到答覆後,我們也開始反問他的收入。
他問我閨蜜,對男方的工作及收入有什麼要求,閨蜜說工作穩定,年收入有15萬以上(不到閨蜜收入的一半,所以請不要杠這個工資要求,都是相對的)。
結果,那奇葩男說,我要是有這個收入哪用得着跟你談,找個年輕的更好。
我一時語塞,竟想不出什麼話來回懟他。
雖然這是很多男人真實的想法,可這樣直接說出來,聽着就讓人很想抽他。
不僅不尊重人,而且暴露出與身高成反比的情商與智商!
買單的環節,更高潮地來了。服務員看只有他一個男生,習慣性把賬單放到他跟前,他接過賬單後居然直接推到我們面前。
我們一直堅持相親時消費AA,但從沒想過要請相親男吃飯!!!
但是,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想着趕緊走,不想對着他噁心。
所以,最後閨蜜買了單,然後也沒有然後了……
相親男的職業,是某視頻網站的小網紅,通過扮丑無下限博流量,看起來智商不大高的那種。
他知道我寫公眾號,說可以幫忙在他的視頻里推廣,我謝絕了他,感覺會侮辱我勤勤懇懇碼的字。
相親男三
媒婆說:「阿弟很有志向,現在自己在創業,想賺大錢。」
為了不當冤大頭請相親男吃飯,這次見面的地方選在閨蜜家。
一到她家,我看到兩個50幾歲的阿姨(一個是媒婆,一個是男方的媽媽),我以為男方是上廁所去了。
於是,坐在那裡聽兩位阿姨滔滔不絕地誇男方,從中大概得出了這樣的信息:男的本來在某國有企業上班(有沒有編製不確定),但覺得賺錢太少。
於是,在已經35+的年紀辭了職,跟朋友在創業。
目前處於起步階段,但他「很刻苦」,所有積蓄都投入到創業中,以致於現在還寄住在親戚家,每天都在為項目忙,國慶節也沒時間回來。
(⊙o⊙)…所以就是媽媽代替來相親了。
後來兩個人加了微信,本來想約國慶後回廣州見面。但是,那男的堅持要到惠州去,因為他父母都在惠州上班。
啊~~兩個在廣州的成年人,為什麼一定要跑到惠州在父母的見證下見面?這是什麼操作與心理,我不理解。
在聊天中,他對閨蜜的生活工作完全不感興趣,卻總是時不時提起他今天要去上海見哪個大人物,明天要去北京談某個大項目。
閨蜜問我什麼看法。
我覺得,即使排除「殺豬盤」的騙局,這個創業男也不會是良配。
不要以為每個創業男都是電視劇里的「霸道總裁」,很可能只是眼高手低,職場上毫無建樹所以變換賽道折騰。
正常來說,真的有激情創業的應該是在畢業後。人到中年,特別疫情這幾年,一般人的心態是先求穩,不會貿然辭職創業。
如果剛畢業20幾歲,我們可以陪着他吃苦創業,就算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
可我們都30+了,沒有太多的試錯機會,一結婚馬上就會把生孩子提上日程,此時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更重要。
在這個年齡段,寧願選擇一個兢兢業業的打工人,也不要去冒險選一個創業男。
尤其現在還處於不穩定階段,不僅要養着他,忍受他工作時間不定,喪偶式帶娃,萬一失敗了還得跟他共同承擔債務,風險太大。
這一位目前還在聊着。我提醒閨蜜,聊天無所謂,但如果要你投資,一定要拒絕。
相親男四
媒婆說「阿弟是老實人,很樂相(勤快),只是稍微有點矮。」
在前三個的打擊之下,我們覺得矮點又算什麼。有個正常的三觀,尊重女性更重要。
見面又是約下午茶,他先到佔了位置等我們,這個舉動很加分。
整個聊天過程挺愉快,不管什麼話題他基本都能接得上,沒有什麼特別出格的言論,冷場的時候他也會找話題。
我覺得,這個時候我應該撤了,給他們相互了解的獨處時間。
後來閨蜜跟我說,兩個人是異地,相距400多公里。
男的挺積極主動,表示自己因為矮(162cm)被很多女生嫌棄,所以剩到現在。
他不介意閨蜜比他高,正好可以改善下一代的基因。既然閨蜜30+了着急結婚,那他也願意馬上辭職上廣州。
但問他到廣州有什麼規劃,他說不知道,先去閨蜜那裡住着先。
嚇得閨蜜趕緊把他拉黑,為什麼一個男的會把到單身女子家裡住想得這麼理所當然啊!!!就算30+,也不是大街上隨便抓一個就結婚啊!
可以想像一旦上去了,閨蜜會背負很沉重的道德枷鎖,我都為了你來廣州犧牲這麼大了,你暫時養下我怎麼了?你怎麼還能跟我發脾氣吵架?萬一不合適,想分手估計會被千夫所指。
假期到了尾聲,相親大戲也落下帷幕。閨蜜幽怨地叮囑我,要好好珍惜隊友,不要一鬧彆扭就想離婚。真的離婚還帶娃,面臨的情況只會比她更糟糕。
見了這幾個相親男,最大的收穫是讓我把隊友看順眼了不少。雖然他一堆缺點,可至少是個正常的人啊。
心靈雞湯說: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電視劇又告訴我們:三十而已。王漫妮回到小鎮依舊能得到「有為青年」的青睞與追求。
然而現實的相親市場是:已而三十。
過了30歲,媒婆會不斷告訴你,已經30多,別太挑了,將就一下,婚後再刻苦一點,日子是能過得下去的。
甚至連父母都耳提面命,他們老了,沒看到女兒成家,寢食難安。
我們覺得這很荒謬,婚前我們已經是「刻苦驢」了。為自己積累了生活的資本,不是為了結婚後去扶貧的。
如果進入婚姻還要比現在更刻苦,那為什麼要結婚?為了合法生個孩子嗎?
可我們又是俗人,不想丁克,也渴望婚姻完成世俗的期待。所以,既割裂又迷茫。
只能麻木的一場接一場完成相親,去見一個又一個突破想像力的對象。
似乎,這樣才能安慰父母,也安慰自己,我已經儘力了。
否則,還能怎麼辦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