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窗檯
當然,這個結論並不呈現出絕對化,因為不管女生還是男生,其實都有戀愛腦的存在。
但普遍情況下而言,男生這個群體和女生進行總體對比的話,絕對還是男生的理性值比較高一些,女生相對而言會更加感性,思考問題的方式和邏輯也是如此。
我在後台經常收到一些女生的戀愛傾訴,有時免不得感慨,明明答案都已經擺在眼前了,很多女生還是會自欺欺人,真的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有的撞了一次還不夠,要繼續撞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直到自己內心所有的期待被消耗完以後,才肯真的轉身離去。
但是,這種期待多數情況下,並不是源於男生真的有多值得,而是她們內心關於愛情的設想特別美好而已,因此男生就成了一個載體——她們把這種期待賦予到對方身上,不管其能不能做到,都在進行自我攻略。
於是,到了後面,也就真把自己說服了,認為眼前的人很好。
年輕的時候,你相信愛情無可厚非,大家都有天真浪漫的時刻,但隨着年齡的增長,如果你還是停留在十七八歲的心境,那麼在愛情里就很容易受傷,尤其是那些把愛情看得過分重要的女生。
這樣的她們,可能在面對關於愛情一些真相的時候,會無法接受,會內心崩潰。
其實,有沒有一種可能,不是對方現實,而是你從一開始就預期過高了?
我想說一個女生的真實經歷。
她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差不多3年的時間,當她想要走進婚姻殿堂的時候,兩個人在這個時候分手。
分手的原因,主要是男友的家裡不同意她,最終她的男友表示,自己無法不在意父母的想法,所以只能對不起她。
關於這點,我想告訴你一個扎心的現實:一個男生打着父母的幌子拒絕你的時候,那基本也是他自己的意思。
你不用為他開脫什麼,當然也不必特意去詆毀什麼——你不是他的堅定選擇而已,就是這麼簡單,而這也不代表他對你過去的喜歡不是真的。
喜歡肯定有,只是在現實和利弊面前,誰都會權衡,此時就看你自己的籌碼夠不夠,或者你在對方心中的分量,究竟有多大。
女生的男友分手的原因,是因為考慮到結婚的話,男生及其男生的家裡,認為她父母來自農村,並且父母沒有養老金,沒有退休工資,以後養老壓力比較大,而男生是城裡的獨生子,家境雖然沒有特別好,但也衣食無憂吧,父母老了以後只要不生病,基本不用孩子操心。
說白了就是,男生想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孩子結婚,而她可以談戀愛,但不能結婚。
當時,這個女生面對分手,特別崩潰,她也無法理解,因為在她看來,兩個人在一起的這3年,還是很幸福,很甜蜜,男生也曾無數次給她假設,以後娶她的場景,還說婚後要生兩個孩子,反正關於婚姻的藍圖,描述得比較美好。
而她全部當了真。
她曾經毫不懷疑地認為,他們肯定能夠結婚,自己也能夠嫁給愛情。
卻沒想到,最後是這樣的結果。
說個實在話,要是時間再倒退回三四年,我應該會跟着這個女生大罵渣男,感到氣憤,但如今看過,自己也經歷過一些事以後,我面對這種事的心態,同以前簡直是天壤之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每個人都想追求更好的東西,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利益衡量,就算這個人過去沒有,不代表他以後沒有——人是會變化的,你永遠不能用一個相同的標準,去衡量某一個人。
因此,你對別人的期待,也要相應隨着時間產生變化,並且不斷提高自己的附加值,這樣你才不至於總是失望。
不光是這個女生,我已經遇到不少的女生,她們在面對另外一半後來的變化時,總是用當初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細心和愛來進行對比,認為:以前他明明很愛我的,明明說好永不分開,怎麼最後說變就變了呢?
變,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你不能接受,是因為你陷在自己的想像中,以為愛情可以永遠如初。
事實上,這種事可遇不可求,真正的愛情之所以總是被人羨慕,就是因為其稀缺性,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甚至說句扎心的話,多數人這輩子可能都遇不到。
但,遇不到也沒關係,就算遇不到,你也要過好自己的生活,讓愛情錦上添花,而不是試圖讓愛情成為你的救命稻草。
這樣,你只會輸得一敗塗地。
有了一定閱歷,你終會醒悟:成熟男人心中,最重要的從不是愛情。
愛情只是生活其中的一環而已,遇見愛情是為了讓一切變得更好,而不是拖後腿的存在。
其實作為女生,你也應該有這樣的心境。
同時,關於愛情裏面的利弊權衡,你更是要學會客觀看待,某個人認為你不是最好的選擇,最終放棄了你,不要因此去懷疑自己。每個人的標準都不同,你也並不能阻止別人去追求他心中的東西,這也是人性的一種本能。說到底,我們能夠改變並且約束的人只有自己而已。
你看開了這個道理,在愛情里基本也就不會輕易受傷了。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