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汀曾說過的一句話:「婚姻,只考慮家境是荒謬的;不考慮家境是愚蠢的。」
家境指的並不僅僅是財富狀況,還有思想觀念,家風,甚至是對方家庭中的方方面面,一點點的細節都會在某些方面決定着你婚姻的幸福與否。
家境越吻合,婚姻的凝聚力越強,你的婚姻就更容易幸福。反之,差異越大,你的婚姻出現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同樣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不同,認知層次越低的人,越固執。
鳳凰男,在婚戀市場被當成一個標籤。標籤既是一個人身份最好的識別,也是一個人最大的限定。大多數從農村奮鬥出來的男性,都難逃鳳凰男的標籤。當年的家庭條件越差,在蛻變成金鳳凰的過程中耗費的精力和心思越多,鳳凰男的標籤就越典型。
儘管有人覺得鳳凰男身上劣根性很多,但在不少城市女眼中,鳳凰男成熟可靠、性格穩重,抗壓能力極強,是極好的老公人選。
然而,她們卻常常忽略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認知的影響,人窮志短,有時候,認知不足的人,必困於自己的心,原生家庭的不足,容易造就他們眼界和格局的缺失。
01 女人對男人的喜歡,始於崇拜
對於很多鳳凰男來說,他們是在背着這個家族在結婚,你嫁給了他,等於嫁給了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堂哥堂嫂、七大姑八大姨。
比如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作為窮鄉僻壤出來的鳳凰男,做了省公安廳廳長後,鄉人絡繹不絕求助,而他基本來者不拒,所以甚至有人羞辱他:你是不是想把你們村兒的那條野狗,弄到公安廳做警犬?
鳳凰男作為全村的希望,在發跡之後一面想着造福那些曾經給予他幫助的人,一面又害怕自己的奶酪被動搖,所以變得越來越精緻利己。
而很多女人之所以會淪陷,是因為鳳凰男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些吸引自己的品質,比如在《人民的名義》中,梁璐在同吳老師聊到自己和祁同偉的婚姻的時候,就說:我不和他離婚,頂多他一個人欺負我;我和他離了婚,就會有更多的人欺負我。
祁同偉雖然拎不清,但是他的權勢卻讓梁璐放不下。而張曼對何沖(化名)的迷戀是因為學歷,第一次見面,他約在了一家麵館,原本張曼有點不開心,可聽到何沖是博士後還是去了。
張曼人長得挺漂亮,家裡不缺錢,唯獨一樣,上學不行,當年她復讀了一年,才勉強上了個普通本科。所以,介紹人一說何沖是博士,在大學任教,張曼立馬就兩眼放光了。人都這樣,缺啥補啥,沒毛病。
第一次見面後,何沖簡單介紹了一下自己的情況,他上面還有3個姐姐,為了供他上學,3個姐姐都沒咋上學。而作為家裡唯一獲得求學資格的他,前些年幾乎把所有的氣力都花費在了學業上,所以至今感情一片空白。
關於過往,何沖越是說得輕描淡寫,張曼越是腦補出了很多他求學路上的艱辛,所以在欣賞之餘,她心裏又油然生出一股敬佩。
回去後,張曼想了很多,要是她跟何沖真成了,她的顏值加上何沖的腦子,改善基因妥妥的,於是她決定主動一點。
大概是從小跟着做生意的父親耳濡目染,張曼一向是個行動派,很快她就將何沖拿下了。
02 偶然發現的驚喜:是金子總會發光
女人對男人的喜歡都帶着一點點崇拜,張曼對何沖也是越來越有好感,覺得他不僅文質彬彬,對自己還很大方,完全沒有父母擔心的農村孩子身上那股子的小家子氣。
如果說一定要給何沖找個缺點,那就是不太愛社交,好在這是張曼最擅長的。別人的戀愛更多的是風花雪月和詩情畫意,而張曼作為一個生意人,連感情也談得很務實。雖然不在學校工作,但是中國是人情社會,為了讓何沖在學校有更好的發展,張曼開始有意無意地給他介紹一些朋友認識。
有一次和一樣同樣在高校工作的前輩吃飯,從他們的聊天中張曼才得知何沖在學校不僅分了一套房子,還可以幫助配偶解決工作。
以前張曼只覺得何沖優秀,沒想到他的優秀居然還可以造福自己,這可把張曼給樂壞了。對於房子張曼並不在意,畢竟她名下好幾套了,但是解決工作這一點可真是讓她覺得又驚又喜,要知道對於一個學渣而言去大學當老師該是怎樣的驕傲啊,所以自此之後她經常拿這件事跟朋友們嘚瑟。
交往第2個年頭,張曼跟何沖的感情也漸入佳境,張曼表示自己父母已經見過何沖很多次了,不如趁着國慶假期,去何沖家看看。
從和何沖的相處中,張曼得知他對姐姐們感情很深,一直想要好好報答她們。於是張曼索性打算藉著這次機會幫何沖實現一下,準備禮物的時候,張曼打算給何沖的母親和3個姐姐一人送一條黃金手鏈,何沖得知之後連連表示太貴重了,讓她不要破費。可張曼卻不以為然地擺擺手說:「我這是愛屋及烏,比起我送的這點東西,你才是真正會發光的金子呢!」
03 和我在一起,不過是另有所圖
儘管何沖家鄉的條件差得讓張曼有點接受不了,但是想着自己看中的是他這個人,心裏也就立馬瞭然了,剛到家,張曼就熱情的和未來的婆婆和大姑姐們打了招呼。
雖然第一次上門就是大手筆,但是她們似乎並不怎麼買賬,對張曼態度冷冷的。
到了晚上,幾個大姑姐更是直接把她拉到一旁,問她看上了自己弟弟哪一點,張曼興高采烈地說了何沖一堆優點,可大姑姐們的臉上卻並沒有太多笑容,比較心直口快的大姐甚至直接丟下一句:「城裡的姑娘都這麼不害臊么?」
張曼向來是個爽快人,在她看來喜歡一個人大膽表達出來並沒有什麼不合適,但是何沖的家裡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得知張曼只有本科學歷之後,何沖的母親直接表示她配不上自己兒子,她心目中理想兒媳的學歷至少應該是個碩士。而何沖的大姐更是表示像張曼這種不擇手段的女孩以後會欺負自己的弟弟,所以不太同意他們繼續在一起。
如果說學歷被嫌棄她還能理解,那麼不擇手段又是從何談起呢?最後何沖直接說出了心裏話,他問張曼:「你急着來見我家裡人,還買那麼貴重的禮物不就是為了討好她們,想早點和我結婚,然後去大學當老師嗎?」
事已至此,張曼才反應過來,原來何沖一直防着自己呢,她沒有擔心自己「下嫁」有風險,而何沖卻早就開始擔心自己占他的便宜了。雖然自己很崇拜學習好的人,也很敬重大學老師這個職業,可是她根本沒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事業啊,何沖的擔心真的是讓人覺得可笑至極。
都說女孩子結婚前一定要去婆家看看,張曼很慶幸自己提前來了一趟,讓她有了及時止損的機會。
04 長久的感情看三觀
有人把人類的認知比作一個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態勢排布。越往下,所見越少,機會越少,越是感受到社會不公,憤怒無比。越往上,所見越多,機會越多,越是感覺世界美麗,風光無限。
俗話說,下愚莫揣上智。泥陷於認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層認知的風景,所以更是無法理解他們的很多做法,只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有句話說:「層次不同,不必強融。」
經濟上的門當戶對,可以造就三觀相似的兩個人的概率就更大。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戀愛,更有可能走到最後,婚後也更可能會幸福。反過來,如果有一方差距較大,就會出現很多無法共情的時刻,即便想要理解,也會產生很多誤解。
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腎上腺決定出不出手,自尊心決定誰先開口,最後,現實,決定誰先離開誰先走。三觀不同,不必相融,人心不同,不必同行。婚姻終究要講究門當戶對,認知層次不同的人,就算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