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2021年09月17日23:10:02 情感 1304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做個受歡迎的明智老人

最近小宇又和父母吵了一架,本來是很小的事,卻鬧得雞飛狗跳,差點自殺。

小宇是個單親媽媽,學歷不高,工資也勉強顧住溫飽,離婚後帶着孩子住在娘家。

小宇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父母小時候偏心,好吃的都會讓姐姐和弟弟先吃,養成了小宇自卑的心理,再加上離婚,更沒有人保護,她安全感極度缺失。

和父母住在一起,難免會有些不方便,特別是父母會把小宇糟心的一面,暴露給親朋好友和姐姐弟弟,這讓小宇很頭疼。

小宇無數次告誡父母不要把她的私生活透漏給熟人,因為往往能傷害自己的都是了解自己的人,有時候知道一句話就會把人傷到體無完膚。

可是小宇的父母卻不那麼認為,她覺得小宇混的不好,都是她自己的問題,依然我行我素。

這一次,父母又把小宇工作和有關孩子上學班級的事,和親戚說了,小宇見告誡無用,惱怒之下把家裡的東西都摔碎了,準備一死了之。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敏感的孩子遭遇糊塗父母

很多家庭的矛盾,其實都來源於不會處理複雜關係的父母。

70、80年代的父母,思想上都比較單純,他們過的生活差不多都是一樣的,一樣的分配房子,一樣的吃飯睡覺,沒有太多的落差。

而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兄弟姐妹親戚之間,貧富差距很明顯,這些差距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人們不再依賴親情,更多的是靠陌生人來立足。

雖說時代進步會產生代溝,但是依然有些老年人與時俱進,很喜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人老心不老,學到老活到老


那些受年輕人的喜愛的老人,和讓人嗤之以鼻的老年人,那麼究竟差別在哪呢?

有三點,做好你也能和他們一樣。

1.不打探隱私

宋大叔的女兒已經37歲了還沒結婚,宋大叔提起女兒就頭疼,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

楊叔和宋大叔是一個單位的戰友,他一見到年輕小伙就問人家得年齡,婚姻狀況,然後把宋大叔女兒大齡未婚的情況給對方講一遍。

宋大叔女兒有一次無意間聽別人提起自己的情況,很驚訝別人怎麼會一清二楚,鬧了半天才知道是楊叔散播的。

當下就氣呼呼找楊叔理論:「自己管好自己」,從此後對楊叔懷恨在心,和楊叔碰面也不打招呼了。

而郭大叔就不一樣,他從不去問有關宋大叔女兒的事,別人提起時,他還幫這說:「人家有人家自己的想法,這不是咱們管的事」,所以郭大叔的處事風格讓人很放心。

其實,每個人都有隱私,而且不喜歡讓別人知道。無論是婚姻、生活習慣、孩子學校班級、孩子的脾性、學習等這些都屬於個人隱私。

現在學校為了保護孩子的隱私,連分數排名都不公布了,這說明國民日益提升的個人素質,注重保護自尊心,心理發展和隱私已經深入社會的每個角落。

如果還是一味地自以為是,只會使人生厭。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保護個人隱私

2.財產分配公平

劉大叔最近很煩惱,單位有兩套房,他和老伴有三個孩子,兩女一男。本來小女兒過得很好,已經宣布放棄繼承權,可過了一陣子兒又覺得不公平,哥哥姐姐一套,而自己什麼都沒有。

劉大叔對小女兒說:「沒有你的份後」小女兒三年沒有踏進家門半步。雖然分給大兒子一套,但是大兒子也沒多感恩。最後鬧得里外不是人。

劉大爺沒有搞清楚的是,時代不同了,過去十幾歲就能出去幹活了,現在的人讀個博士也不一定有好工作,房子變成了人生做大的財產。

所以,作為有房有孩子戶,獨生子女確實省心很多,只是在財產上很清爽,但是多字女的家庭,早晚就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房子最難得一種分配

男女都一樣的今天,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在沒法分割的情況下,可以諮詢有經驗的專業人士來,萬不可獨斷專行。

3.有自己的愛好

王大爺喜歡唱戲,沒事就去廣場和戲友們切磋演唱技巧,沒過多長時間,已經能有模有樣的參加演出了。

孫大爺就不一樣,沒事喜歡東家長李家短,坐在小區門口和保安聊天,出去一個人他就嘮叨半天,進來一個人他看人家買的提的是什麼,後來漸漸得連保安都不愛搭理他,只能孤獨的在大街上溜達。

人無癖不可交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其實有時間真的可以研究研究愛好,哪怕是種個花,遛個鳥,刷刷頭條,看看抖音,收藏個古董,至少對自己的身心是有幫助的,沒準什麼時候還能派上用場。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有自己的愛好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還有一點其實挺重要的,就是能不和子女一起住,就最好自己住,除非是不能自理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想法,無論自己的子女,或者別人的子女,都不要有任何的評價,只要做到這一點,都可以說是明智老人。

做明智老人,要與時俱進,不多管閑事,不探人隱私,欣賞每個人,有一項愛好,對子女要公平,即使偏愛其中的某一個,也要避開兄弟姐妹,多看書,學會處理人際關係,老年生活才能過得豐富而愉快。


讓年輕人喜歡的老年人,全因做到了這3點,缺一不可 - 天天要聞

情商高走到哪兒都是香餑餑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