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視評:大四本科發14篇SCI論文,是天才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點擊觀看視頻

5月7日,一篇獲獎文章引發關注,其中介紹,來自重慶大學的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十餘篇sci論文以及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記者搜索發現,早在2016年,劉某喬就已首次申請發明專利,而彼時,她還是一名初二學生。

知網劉某喬發明專利搜索結果截圖

正觀視評: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讀過大學的人應該都知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別說本科生,就是博士生,能發表三五篇sci論文,都已經算是佼佼者。而劉某喬,一個大四學生,竟然發表了14篇,這是什麼概念?是真有這樣的天才,還是藏着什麼貓膩?

值得關注的是,這14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均非劉某喬,而是重慶大學的教授,其中多篇論文的作者列表裡,都出現了重大教授劉某華、劉某龍的名字;至於14項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也都是這幾位教授,劉某喬更像是掛個名。

這就耐人尋味了,這幾位教授與劉某喬究竟是何關係?為何如此費心的幫其發論文、申請專利?同樣姓劉,同樣在重慶大學化工學院,要說不是親屬關係,恐怕很難讓人相信。所以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大學教授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給子女鋪路。

當然,教授子女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確實有可能天賦異稟,但本科14篇sci實在過於誇張,其中有多少水分,恐怕只有幾位教授知道。而且,化學這類實驗科學,可重複性強,數據產出效率高,容易「灌水」,也就是一份完整的研究成果,被拆分為多篇「碎片化論文」,劉某喬是不是這種情況?

近期事關學術的翻車案例接二連三,如「男士子宮瘤論文」等,是該好好打打假,還學術領域一片風清氣正了。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

版權聲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音樂、視頻等)版權歸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本文,請後台聯繫取得授權,並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同時註明來源正觀新聞及原作者,並不得將本文提供給任何第三方。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