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傑。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
榮譽檔案
向傑,男,1986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副主任、焊接教師,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湖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省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奮鬥故事
5月6日,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焊接實訓基地內,學生成群,焊光四射。
「將焊絲伸入坡口,均勻鋪上焊劑,用手柄精準控制焊絲位置,屏住呼吸,全神貫注……」向傑帶着學生,手把手教大家進行焊接實操訓練。
從普通的電焊工,到焊接班長、鉚焊組長,再到特聘焊工高級技師、焊接教師,向傑在「火花」中鑽研了20多年。在他看來,「焊接是一門特殊工種,易學難精。」
2005年,高考落榜的向傑在工地邊打工邊學電焊。是做普通農民工,還是成為專業焊工?向傑第一次堅定地作出職業選擇。
次年,他進入華菱漣鋼建設焊工培訓中心,系統學習焊工技術。3個月後,他成為漣鋼的一名正式焊工。「在漣鋼,我學習了更全面的焊接知識,接觸到更豐富的焊接技術。」向傑說。
火花里的工藝,並不是一個輕鬆活。冬天,手凍得連焊把都握不住,向傑仍堅守在幾十米高的鍋爐上幹活。夏天,管材施焊時溫度高達200多攝氏度,他穿着厚厚的防護服,忍受電弧炙烤。
「我就想着,一定要把焊工技術,練成我以後的『飯碗』。」憑藉堅持和努力,向傑的焊接技能一步步提升,成長為領導、同事眼中「信得過焊工」「免檢焊工」。
在別人焊接時,聽其聲音,就能判斷焊接電流與電壓是否匹配良好;看其焊縫,就能知道施焊者的用弧方式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向傑的技藝日益精湛,成為名副其實的「鋼鐵裁縫」。
在漣鋼等企業工作期間,向傑參與高爐、熱風爐、鍊鋼轉爐等重大檢修項目40多項次,攻克了低合金高強鋼、奧氏體馬氏體不鏽鋼、鋁合金、紫銅、鑄鐵等金屬材料焊接難題30餘項。
2015年,向傑受邀加入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有限公司,特聘為焊接高級技師,負責公司鋅鋁鍋關鍵工藝設備爐箅子(簡稱PSE)的製作與修復工作。
「這套設備過去長期依靠國外進口,結構複雜,精度要求高,焊接要求也非常高。」向傑和團隊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潛心研究,花了一年多時間,成功完成「自主製作PSE件代替進口件」課題攻關,不僅為公司節省了高昂的進口設備費用,還通過技術優化提升了生產效率。之後,向傑總結、提煉出《PSE製作與修復技術指南》,為設備日常修復提供良好的操作規範與技術指導。
漸漸地,向傑意識到,焊接這一門技術,能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是技術就要有傳承」。2021年,向傑從企業跳槽,作為「三高人才」被引進至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
從車間到講堂,向傑的角色發生轉變,初心卻沒有改變。幫助學生打磨技術、攀登技能高峰,成了他新的職業追求。
「學校剛開始連焊接專業都沒有。」在向傑的爭取與籌備下,湖南省汽車技師學院焊接實訓場地、設備設施、學生培養方案等,一天天成型。
向傑積極指導學生參與各類技能競賽,每年至少指導組織學生參賽3到4次。訓練過程中,為了觀察學生的不規範動作,他每次都要守在競賽選手旁連續指導20至30天。
「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一批青年工匠成長了起來,這是我現在工作的意義。」向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