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2025年04月06日10:20:16 教育 2475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世界各國不斷對月球發起探測活動,展現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勇氣與偉力。然而有人說:「隨着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

這種擔憂帶給你怎樣的聯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你有哪些啟示?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准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詳解】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材料首先介紹了人類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對月球的不斷探索,肯定了人類在探索宇宙方面取得的成就,展現了人類的勇氣和力量。接着,材料話鋒一轉,引用了一種擔憂:「隨着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這句話蘊含著一種矛盾:科技進步使人類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月球的物理屬性,但卻有可能使人類失去對月亮的精神層面的感受和敬畏。

本次作文材料中,「離月球越來越近」指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外太空的實際掌控能力;「離月亮越來越遠」,這裡的「月亮」不再單純是天文學意義上的星球,而是承載着人類情感、藝術靈感和哲學思考的文化符號。就材料而言,作文旨在引導考生思考如何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保持人文情懷,實現科技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最終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激發青年一代對自身責任的深刻認識:不僅要成為科技創新的推動者,更要成為文化傳承與精神價值的守護者,從而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時,不忘內心的詩意與遠方。    

寫作時,文章應圍繞「科技與人文」的關係展開論述,開頭通過概述人類探月的歷史及其成就,如阿波羅計劃、嫦娥工程等具體事例,引出核心問題:「為何我們會感到『離月亮越來越遠』?」為增強說服力,可運用對比論證,將古代文人詠月詩詞中的浪漫情懷與現代人對月球的科學認知進行對照,凸顯情感與技術間的張力。在論述過程中,首先以事實論證,闡述科技進步如何拉近我們與月球的實際距離,例如列舉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和高清圖像;接下來,通過引用名人觀點或社會現象,揭示科技發展可能帶來的文化疏離感,比如現代社會中人們對自然節律的忽視。結尾結合新時代青年身份,呼籲用辯證思維平衡科技與人文的關係,既保持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又珍視傳統文化的精神財富,使論述更具現實意義和啟發性。

「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 天天要聞

【立意】

1.科學築基,詩意棲居。

2.理性之月耀蒼穹,感性之輝映心田。

3.想像創造美,掬水月在手。

4.探索誠可貴,敬畏不可失。

5.遙望雲中月,品味朦朧美。

「2025高考作文陪跑營」推薦範文: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 天天要聞

【範文】

探月之路,莫失月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自古以來,皎潔的月亮便寄託着人類無盡的遐思與嚮往。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到「嫦娥工程」的壯舉,我們一步步揭開了月球神秘的面紗。然而,有一種聲音卻令人深思:「隨着航天科技的發展,我們將離月球越來越近,但可能會離月亮越來越遠。」    

誠然,科技進步賦予我們逐夢的能力,讓我們得以洞悉月球的奧秘。然而,當「月球」僅僅成為一個科學名詞,一個資源寶庫,而「月亮」所承載的文化意蘊、審美價值逐漸被淡忘,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科技日新月異,快節奏的生活、功利主義的盛行,讓人們更傾向於關注實用價值,而忽略了那些看似「無用」的美好。我們習慣於用數據和圖表來解讀世界,卻漸漸失去了感受自然、體驗情感的能力。誠如木心先生所言:「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今,當科學的理性佔據了主導,人文的感性便逐漸退居邊緣。我們離月球的物理距離越來越近,而與月亮所代表的詩意、浪漫、人文情懷卻漸行漸遠。

面對這樣的困境,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既要擁抱科技,探索未知,也要傳承文化,守護精神家園。科技與人文,並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

我們可以在探索月球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讓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借「嫦娥」、「玉兔」之名,讓每一次發射都成為一次文化傳播的契機;效仿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在月球基地建設中融入文化底蘊,讓未來的月球家園既充滿科技感,又不失文化底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積極學習、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妨重溫古詩詞中關於月亮的浪漫想像,感受古人望月懷遠、思鄉念親的細膩情感,並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舉辦中秋詩會、月亮主題攝影展等活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月亮的魅力,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對文化的傳承也永不停歇。在探月之路上,我們不僅要追求科技的進步,更要守護好心中的「月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既腳踏實地,又仰望星空,實現物質與精神的和諧統一,讓我們的文明之光照亮更廣闊的宇宙。    

讓我們在探索月球的同時,不忘抬頭看看那輪皎潔的明月,感受它所帶來的寧靜與美好,讓「月亮」的文化光輝永遠照耀着我們的心靈。

——持續更新  敬請關注——

跟着老梁跑,作文寫得好。

作文寫得好,語文差不了。

首科心有底,成績沒人比。

看看大猜想,提分門門響。

作文聽老梁,高考一定強!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這些文章能爆火,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 天天要聞

這些文章能爆火,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選題貼近大眾需求• 像「深圳幼升小全攻略」「高考志願填報全攻略」這類文章,緊扣教育熱點,教育是家長們極為關注的話題 ,關乎孩子未來,家長們迫切需要相關信息和指導,所以關注度高。
家長們注意了 這所將改變于洪區學生「命運」的高中 建在這兒 - 天天要聞

家長們注意了 這所將改變于洪區學生「命運」的高中 建在這兒

這兩年,對於于洪區的居民而言,東北育才高中於洪分校的落定,無非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了,當別的區的學生享受着多所優質省重點指標到校名額之時,于洪區也就一個56中學能好一點兒了。面對着如此龐大人口基數的教育需求,區域一方面在義務教育階段配套完善上加足了馬力,一方面引進育才高中,填補了區域優質高中資源的空...
別等到掉隊才知道:初二和高一是學霸的「分水嶺」 - 天天要聞

別等到掉隊才知道:初二和高一是學霸的「分水嶺」

你是否,曾經在初二或者高一的關鍵時刻掉過隊?如果你曾經感到成績突然下滑,甚至無法追趕,或許你已經體會過那種突如其來的失落感。你還記得初二的時候,數學從那種可以輕鬆應對的「加減乘除」,一下子變得難如登天,進入了代數式的世界?
依法執教 愛心育人—— 南山雙語初中部舉行教師演講比賽 - 天天要聞

依法執教 愛心育人—— 南山雙語初中部舉行教師演講比賽

大小新聞客戶端4月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李京蘭)3月31日上午,南山雙語學校初中部舉辦了「以法為綱,以愛為魂,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溫度」主題演講比賽,引領教師築牢法治根基,踐行教育初心。賽前,南山雙語學校閆曉輝副校長對《教師法》進行解讀。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