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整合建構網絡 加強專項訓練

2025年03月24日09:30:28 教育 1234

高考地理||整合建構網絡 加強專項訓練 - 天天要聞

指導教師: 楊爽,福山一中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

主持人:高考地理的命題規律及特點是什麼?

楊老師:2024年地理高考試題立足學科本質,聚焦能力要求。使考生能夠綜合運用科學的思想方法,整合學科知識與能力,橫向聯繫、縱向貫通,面對真實、複雜的現實情境,探索和解決問題。

(1)聚焦思維品質,服務創新人才選拔培養,突出對信息獲取與解讀、邏輯推理與科學論證、綜合思維比較思維與區域認知能力、地理實踐力、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思維、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的考查。更注重核心素養考查,通過優化試卷結構和試題形式,增強試題的應用性、探究性、開放性。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考查學生的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引導培養學生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

(2)突出學科特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體表現為關注現實問題,樹立人地協調觀和國家安全觀,展現時代樣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關注國際聯繫,培育全球視野。考題緊扣主幹(重點必考,主幹多考,次點輪考,補點選考)以大量教材外的現實生活情境或者一些學術情境作為試題的情境素材,體現題在書外,理在書內。引導中學教學依據新課標要求制定教學目標、落實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助推新課程平穩落地。

(3)隱藏部分信息,設置具有不良結構的問題情境已經成為地理試題考察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這樣的情境創設方式加大了試題信息的廣度、容量以及不同地理信息形式之間的融合程度,試題通過大量的文字材料並配有圖表資料,呈現出一種真實的場景和境況,給予一定的信息並隱藏部分信息,能夠考查學生的素養和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2017版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核心素養應通過學生在應對複雜現實情境時的外在表現加以推斷」,力求在學和用之間搭建橋樑,避免學習和社會脫節。

(4)深化教考銜接,引導教學回歸教育本源。試題深化基礎性的內涵,強調基礎性並不是對單一、簡單知識點的機械重複和簡單再現,而是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綜合運用。

主持人:高考都有哪些題型?有沒有什麼好的答題策略?

楊老師:眾所周知,山東高考地理試題是由選擇題和綜合題兩大部分構成。因此高考地理試題的做題技巧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做選擇題好比「打蛇」——要打「七寸」,即要抓住關鍵信息,一舉殲滅。做綜合題則如「捕魚」——要會「撒網」,即全面且準確地獲取「得分點」。

(一)選擇題做題技巧

高考中,地理選擇題一般是成組出現,即以一段文字材料或圖表為背景,設計2-3道選擇題,背景材料往往是解題需要的已知條件或解題的指導語。這樣的設計方式使各個試題相互關聯,考生答題時往往發生連鎖反應,一旦審題失誤或考慮欠妥,可能造成一組試題全錯,損失慘重,所以必須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接下來我將從兩個個方面分別進行說明。

1.選擇題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題型一:計算型

題型特徵:地理計算與單純的數字計算不完全等同,它不僅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還要求能把握其內在的地理原理和規律,即能夠運用已有的地理知識,通過數學計算得出結論。對於各類地理計算,同學們首先要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其次要多練習,只有熟悉各種題型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答題技巧:結合地理原理,熟練掌握相關計算公式並完成計算。

題型二:等值線型

題型特徵:①在等值線圖上根據等值線數值大小、排列方向、形狀變化、疏密程度等判斷地理事物變化的急緩、遞變的方向及分佈的特點。②等值線圖是將大量的文字內容,包括地理事物的分佈特徵、形成原因及內在規律等以圖形的形式表示出來,既科學嚴謹又簡明扼要。

答題技巧:解答等值線判讀型選擇題的前提是掌握等值線圖的判讀方法:找出等值線的數值變化幅度→看疏密情況→看等值線封閉與否→等值線走向特點。如等溫線圖→讀出氣溫值→各地溫差大小→高(低)溫中心→分析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等。總之,等值線的判斷一般需掌握「五讀」,即讀延伸方向、密度、極值、彎曲及局部小範圍的閉合等。

題型三:地理圖象解讀型

題型特徵:地理圖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地理試題展示地理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考查同學們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方式。

答題技巧:①先讀圖名。②細辨圖例。③挖掘信息。前兩點是該步驟的前提,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圖表分析的關鍵,也是解題的歸宿。

題型四:地理坐標圖解讀型

題型特徵:坐標圖是採用數字坐標形式來表示多項地理要素的地理信息圖象。坐標圖有二維坐標(平面直角坐標)圖、三維坐標圖和多維坐標圖。二維坐標圖用橫、縱坐標分別代表兩個地理要素,坐標中的點、線等內容表示兩者之間的關係,能夠簡明地反映地理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根據點和線的不同,二維坐標圖可分為折線圖、曲線圖、柱狀圖和點狀圖等。三維坐標圖是用三維空間反映三個地理要素之間的關係,或將三個地理要素統一放在一個平面內,最常見的多維坐標圖是平面正三角形坐標圖。多維坐標圖是根據坐標的一般原理,將眾多具有並列關係的信息反映在一幅圖上,常見的有雷達統計圖、風頻玫瑰圖等。

答題技巧:解讀坐標圖,首先要能正確判讀、理解坐標系統中各坐標的具體含義,讀清坐標軸上的地理事物名稱、單位、尺度等,明確該圖反映了哪兩個或幾個地理事物之間的關係,思考橫坐標與縱坐標所反映的內容之間的關係;其次要正確讀取坐標圖的有關數值及其變化趨勢,準確判讀出各坐標對應的時間與數值;同時特別要注意峰值和谷值,分析數值的谷峰變化與地理事物的相關性。解讀坐標圖,不能忽視圖上的定量信息,要看清橫、縱坐標單位數值;不僅要注意圖象中地理事物多少、強弱、增減的變化,還要進一步區分出發展階段、增減趨勢和程度的不同。

題型五:因果型

題型特徵:該類選擇題的重要特徵是題干與選項之間存在着因果關係。特徵之一由因求果:題干為原因或條件,選項為結果;第二特徵由果推因:題干為結果,選項為原因或條件。

答題技巧:解答該類試題時要充分調動所學知識及題目提供信息,熟練把握知識之間內在聯繫與因果關係。

題型六:正誤型

題型特徵:判斷正誤是該題型最主要的考核目的。該類試題的題干中往往有「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等,這類選擇題一般是基礎知識測試題。

答題技巧:解題時要認真閱讀各選項,充分調動和運用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進行判斷,切忌想當然,或只看了一個熟悉的選項而不顧其他選項。

題型七:比較排序型

題型特徵:比較型選擇題是以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地理事物作為題干,考查考生通過橫向、縱向比較加深對地理事物的理解。排序型選擇題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按時間或空間分佈排序的一類選擇題。這類選擇題要求理解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分佈規律,然後按照題乾的要求進行排序,主要考查考生對地理事象的時間和空間定位能力、比較分析能力。

答題技巧:解答比較型選擇題的關鍵是要善於利用比較法進行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相似性和差異性的比較。首先要對各個獨立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概括,找出它們的共性和個性。其次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一般備選項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沒有的,因此在做題時要注意辨別這些備選項表述的正誤,這是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解答排序型選擇題時,要注意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出現的相對位置來推理它們的位置關係,重在比較判斷再排序。

題型八:組合型

題型特徵:該類選擇題的選擇項由一個或一個以上組成,是多項選擇題變成單項選擇題的一種主要形式,往往比其他類型的選擇題要複雜一些。

答題技巧:從選項入手,找准一個或多個正確或錯誤選項,排除1-3個選項。各項都有的不用判斷;在選項中出現多的經常為正確敘述,也可先不判斷其正誤;注意一下長短項。

2.選擇恰當的方法

(1)直選法

一些試題往往考查考生對教材中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解題時根據自身對知識的記憶情況,選擇出正確選項即可。

(2)排除法

所謂排除法,就是在認真閱讀、分析題干所給條件的基礎上,對題目所給的四個選項逐一分析排除。解題時可先從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選項開始,然後把比較有把握的選項排除,直至最後剩下唯一的選項。找准解題的關鍵點,根據這個關鍵點進行排除,不僅可以正確解題,也可大大節約時間。

(3)優選法

選擇題有時所給選項有一個以上甚至全部都符合題目要求,而試題又明確說明該題為單項選擇題,這時,考生切不可懷疑試題出了問題(尤其是高考試題),而應採用優選法,即從這幾個符合條件的選項中,找到最符合題意或最佳的選項。

(4)特例反證法

反證法是解答地理選擇題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謂反證法是在解題時,並不是直接判斷某選項描述的正誤,而是通過逆向思維,找出不符合選項描述的特例,進而來確定選項的錯誤,從而排除一個個障礙。用特例反證法來解答的選擇題,在語言描述上一般較有特色,大多選項中會出現「全」「都」「均」等語氣比較肯定的詞語。

(5)因果聯繫法

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往往存在着明顯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少命題者據此編製出一系列具有因果聯繫的選擇題。在解答這類選擇題時,考生先要認真審題,分析出題干中的關鍵詞,找出題乾和選項之間的聯繫,然後就此探究現象的成因或追尋某種現象可能帶來的結果。命題者往往會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設置障礙:①選項本身就是錯誤的,不符合科學性;②選項雖然正確,但選項和題干之間並不構成因果關係;③因果關係顛倒,如要求選擇出題干中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而給出的則是題干中內容會導致的結果。

(6)圖文轉換法

圖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色,在解題時,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圖文轉換,使題中所給的圖(或文)信息朝我們比較熟悉的文(或圖)去轉換,這將極大地提高解題效率。

(7)比較法

有時為了考查對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綜合評價與對比分析能力,設計兩個區域地理事物或現象比較相似的,如對地形、氣候、水文等進行比較。在解答時首先應認真審題,明確題干所涉及的地理事物或現象的本質特徵,從相關的角度仔細比較找出其異同點,結合題干要求,整合做出判斷。

(8)精確計算與估算法

地理學習中會遇到不少的計算問題,如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比例尺和實際距離的計算、氣溫的計算等,計算類選擇題經常會在試題中出現。在解答這類題時,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後結合有關計算公式,進行計算,最後在備選項中找出與計算結果一致的選項即可。

(9)排序法

地理事物或現象按其分佈的位置、範圍等特徵,會有一定的序列分佈, 對其某一特徵按某一規律排序是考題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對此同學們一定要分析清楚事物或現象的發展或分佈規律,逐一進行排序。

(10)同意相溶法

單項選擇題只要求選出一個正確選項,因此在備選的四個選項中,只要能夠確定其中某兩項或三項的含義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可把它們先溶解掉,這樣就可大幅度地減小選擇的難度,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11)前呼後應法

多問組合型試題注意前後題目的相互印證。因為該類題目一般是在呈現一張信息量豐富的圖表或信息量較大的材料的基礎上設計若干個相關問題,其中存在前邊的題目可能成為後邊題目的條件,也可能存在後邊的題目成為前邊題目的信息等,其綜合性特彆強,着重考查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在解題時應注意宏觀本組全部題目前後簡單分析,特別是對於第一個題目難以拿下時,考慮一下後邊的題目是否與前邊的題目之間存在一定關係。

(12)逆向思維法

當我們看到一道試題涉及面較廣,或者是感到無從下手的時候,不妨先假定某一選項是正確的,然後把它放到條件中去檢驗,進而逐一排除或確定。

(13)分析推理法

對於高考來說,絕大多數試題都需要分析和推理,而且這類題目一般知識跨度大,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這些試題選項與題干之間知識轉換的環節往往較多,不管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有可能遇到這類試題。此外,根據地理事象之間的因果聯繫,通過由因導果或由果溯因來進行因果推理。

(二)主觀題做題技巧

1.重在審題窮盡圖和材料中的一切信息

(1)審文——明確限制條件,確定答題方向。一審題干二審材料三審題分

(2)析圖——提取圖上的有效信息。看圖例,看圖的性質(坐標圖、柱狀圖、地形圖等)

(3) 審題干:注意分析題目中「句子」的成份,找出「中心詞」、「修飾詞」。找「主語(中心詞)」——確定題中主題,認定答題方向。找「定語(修飾詞)」——鎖定限定條件,找出目標項,如限定的時刻季節月份和地理空間。 找「動詞(指令詞)」——確定作答方式。找「連詞」—確定回答問題的數量?此問題的分值是多少,根據分值確定要點個數也就是分析解題條件,確定思維方向。

2.做題步驟

第一步: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明確試題要求和意圖。對任何題型的圖文材料,都應有兩次提取信息(即要兩次審題) 第一次:提取信息,進行信息轉化(找出問題的實質——考什麼)。第二步:結合選擇題的題干、綜合題的設問再次提取信息,發現材料與題目之間的聯繫。第三步:根據試題情境和設問要求等,確定描述的思路(列模板),要全面、想的全。第四步:組織語言,全面簡潔、準確科學、邏輯清晰地加以描述。整合語言(地理術語、要點順序)要求做到:(1)要點全面:不遺漏、無多餘(2)順序合理:先主要後次要;先自然後人文(3)富有邏輯:先因後果、有理有據(4)點面結合:提出論點、結合實際(5)地理術語:使用地理專業詞語-地理名詞(6)簡潔精鍊:不啰嗦、不重複(7)書寫工整:格式整齊,不塗畫(8)格式整齊:編「序號」或用「分號」(分點作答)。

3.作答時注意以下關係

(1)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關係

原因的分析,一定要注意因果關係,層層遞進,追根溯源。

(2)具體答案與模糊答案的關係

對於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響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況下盡量迴避、少寫。

(3)答多與答少的關係

對於自己確信無誤的部分要準確、有條理的書寫,做到「踩點」準確,語言精到、簡潔、條理分明;但對於自己把握不準的部分堅持多寫些內容、多分幾個點、多用地理語言。

(4)主要答案與次要答案的關係

在原因分析、區位因素分析類問題中,盡量抓住主要方面。

(5)課本語言和日常用語的關係

組織語言時要盡量用課本語言,這是任何參考答案都推翻不了的標準答案。

注意:在不特殊指明的情況下:(1)回答成因或因素類問題都要往兩個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為原因。(2)回答意義影響類問題時,應當注意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作答。(3)回答條件分析類問題時,注意應答出有利以及不利條件。(4)回答評價類問題時,從對自然、社會、經濟三方面綜合分析。(5)區位問題。工業、農業、城市、商業、交通區位問題分析從自然和人文社會兩方面分析。(6)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義。應該圍繞經濟、生態、政治和戰略四個方面宏觀把握。(7)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

以上即是我針對高考不同題型作答技巧的歸納總結。

高考地理||整合建構網絡 加強專項訓練 - 天天要聞

主持人:那目前階段,有哪些具體備考策略?

楊老師:1.聚焦核心概念提倡跨學科思維,促進深度學習

地理學科因兼有科學和人文雙重屬性,綜合性強,跨學科的特徵更加明顯。《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在「修訂的主要內容和變化」中強調「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同時《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 年版)》首次要求「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因此,利用地理學科大概念和跨學科思維兩大抓手可以為地理試題在思維方面的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促進分析、綜合和評價等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高考通過「攻擊」學生群體「軟肋」來突出「選拔性」,同時也通過攻擊中學老師的「軟肋」來「反押題」。回歸學科本質,從學情出發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專題深度學習切實解決學習中的問題, 真正起到突破難點、解疑釋惑的作用。

2.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導向落實雙基、構建知識體系

必備知識是關鍵能力提升的基石,學科素養通過關鍵能力的培養來落地,學科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將知識納入體系結構中、融入新情境中,深化知識理解、整合建構網絡、實現能力進階。主要包括:

① 夯實基礎知識::回歸教材,確保對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有清晰準確的理解。如:地質作用、地質構造、構造地貌等;

特別關注新課標中增加的內容要求,土壤、服務業、海水的性質、選擇性必修三等教材新增內容是近幾年高考的高頻考點、熱點。我們即要依託高考題和模擬題,還需要對新增主幹內容進一步提鍊形成體系,把高頻考點系統的進行整合。2024年山東高考題第8-9題考查了海水的鹽度相關內容。

②構建知識網絡:運用思維導圖等工具,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加強地理學科內部各要素之間的聯繫,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③關注知識細節,避免理解偏差:2024年山東高考選擇題第七題地球運動就側重於對基本知識更細緻的考查,基於此煙台市教研室以高考題為指向標及時對太陽運動速度也進行了調整,以往教學中將其認定是勻速運動,一個月移動約八度,現在明確規定為變速運動。

3.以高考題為載體,訓練獲取信息能力

加強對高考試題的深入微觀研究,歸類研究、追蹤高考命題熱點、總結命題規律,建立高考重難點與自身知識薄弱點的雙向細目表,尋求突破該類問題的有效路徑,要在訓練中轉化為能力、素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途徑:一要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點:對其進行概括和整合,並分析信息的空間、屬性和時間等特徵,明確試題的要求是定性描述還是定量分析、是判斷還是推理、是演繹還是歸納、是比較還是綜合等,進而明確試題考查的內容和意圖。二掌握獲取信息的途徑和解讀方法:解讀文字材料要注意從中提取關鍵的詞語,對解題起提示性作用的詞語最好能做上記號。三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在平時複習時一定要重視主幹知識的複習,構建地理學科知識體系,儲備豐富的知識。四加強遷移能力的培養:平時複習時要加強對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通過重組知識網絡,構建知識的內在聯繫,將所學知識進行縱、橫向的串聯、比較、發散、遷移、升華、深入理解、拓展思維,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5加強能力的專項訓練:逐步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可概括為:

審材料     析圖像    讀設問   提信息    找關鍵   解題意     調原理

4.重視地圖,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加強區域認知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高考試題也往往以地圖為切入點,地圖往往以局部地區,微觀為主,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讀圖能力。因此,平時應注意讀圖,填圖,默圖,只有把所有的知識落到實處,才能切實提高解題能力。

5.整理錯題集,重視反思,總結思路與方法

錯題集要寫出錯因分析、補救措施,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以免再次出現同類錯誤。錯題集整理後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溫故而知新,重新認識進行思維重組。反思包括做對的理由或是做錯的原因,對正確答案要多琢磨、尋思路、找規律,總結答題方法、技巧,形成思維建模,並遷移運用於同類題型的分析與解決之中。反思答案背後的思維過程是否完善、是否符合邏輯;語言表達是否準確、規範、完整,有沒有自相矛盾。必要時重新整理答案,使其更加完善與精準,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反思命題的意圖和命題的思路,剖析考查內容和方向,達到訓練一題,複習一片,查缺補漏的效果。

6.訓練規範話答題

審題規範化: 嚴密審視材料與設問,感悟設問的中心,明確回答的方向。審題知問,讀出信息;思維規範化:注重揣摩設問組織答案,學會知識遷移和思維模板的遷移。理清思路,合理對接;表述規範化:要求多角度、條理性表述,學會分點,不能泛泛而談。全面準確,細化規範。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衷心祝願各位學子像喜馬拉雅山脈的褶皺般沉穩,審題時如板塊碰撞般精準聚焦,答題時若河流階地般層層遞進。當筆尖划過試卷的剎那,願你們聽見冰川消融般的思維奔涌,看見季風環流般的靈感交匯。記住:經緯度可以定位坐標,但無法束縛追夢的軌跡——你們筆下跳動的不僅是答案,更是改變未來的無限可能!最後預祝各位學子高考必勝!

ymg全媒體記者 李京蘭

責任編輯:李京蘭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佈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