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出台新「高校20條」,鼓勵大學生學在濟南、留在濟南

2025年03月18日15:43:06 教育 1180
濟南出台新「高校20條」,鼓勵大學生學在濟南、留在濟南 - 天天要聞

大眾網記者 謝瑋 濟南發佈

3月18日,濟南市「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市教育局專場召開。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紘表示,2025年,濟南出台新「高校20條」,鼓勵大學生學在濟南、留在濟南,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人才動能,加快構建具有濟南特色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擴優提質,讓基礎教育從「好狀態」升級為「好生態」

以「四個深化」來概括,那就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加快構建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深化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進一步擴增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深化城鄉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和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擴大普通高中資源供給;深化中小學規範辦學行為,堅決杜絕違規招生、亂收費等現象,引導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深化幹部隊伍管理,優化基於學齡人口變化的基礎教育師資調配機制,以校長職級制改革激活學校辦學自主權。

五育並舉,把求學「獨木橋」拓展為成才「多賽道」

「做活」思政教育,創新開展「追光者·泉城大思政課」品牌建設,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打造全域、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場」。「賦能」身心兩健,持續擦亮「最美主場、最美舞台」育人名片,確保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近視率繼續保持全省前列。啟動「泉會愛」心理健康護航行動,培育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核心團隊,建設「為愛賦能·護航成長」家長工作坊。「厚植」人才沃土,加快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試點開展拔尖創新後備人才學段間一體化培養。深化招生考試製度改革,進一步擴大普通高中辦學自主權,探索實施藝體特長統測和藝體人才貫通式培養。

開放融合,用教育高質量「軟實力」增強城市發展「硬支撐」

緊貼產業需求,以「產教融合」「市校融合」兩輪驅動,推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及科技成果轉化。建好用好省會經濟圈產教聯合體,加快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提升,實施職教聯盟「出海」計劃,打造一批對外合作品牌項目。創新實施高校集聚區建設提升行動,出台新「高校20條」,鼓勵大學生學在濟南、留在濟南,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人才動能。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佈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