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致知教育成功舉辦了文化研學營第一課:走進故宮的時空。上午,人文社邀請了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博士後合作導師、故宮古建築專家周乾到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地學校,為文化研學營的營員及家長們帶來主題為「故宮裡的傳統文化與西洋風」的講座;下午,研學營將學習「搬」到了室外,帶領學生們在故宮實景考察。文化研學營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緊密結合,為學生們呈現了一場專業且生動的研學活動。

本次講座中,周乾結合多年故宮研究經驗,圍繞故宮的設計者、故宮古建築基本特徵與分類、故宮古建築之美、數學學霸康熙皇帝、西裝COSPLAY的雍正皇帝五大主題,從數學、天文、建築、歷史、文學、科技等多方面系統闡釋了故宮的歷史根脈與文化價值。
他指出有形的故宮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承載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者,其獨特的物質文化遺存,充分彰顯了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無形的故宮文化延續着中華歷史文脈,承載着國家記憶,彰顯着中華文化實力。周乾深厚淵博的學術功底、深入淺出的示例闡述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兩個小時的講座讓大家意猶未盡。

在互動交流環節,周乾與學生及家長們就如何培養學生對建築學的興趣、古建築對現代建築的借鑒意義、二十八星宿對應區域、古代科技發展的局限性四個關鍵話題做了深入的討論。在座的同學和家長們紛紛表示本次講座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學術氛圍濃厚,為學生們提供了難得的交流機會。

隨後,研學老師結合上午周乾老師的分享內容針對性地帶領同學們實地參觀故宮博物院,深入感受故宮蘊含的豐富歷史價值、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學習了古代的五門三朝制度、君權神授理論、中庸之道和無為思想,了解了古代人才選拔制度的發展歷程和滿清王朝的八旗制度,辨別了「頒朔」「獻俘禮」「廷杖」「推出午門斬首」等民間說法的真偽,勘察到中國宮殿建築的最高技藝。同學們在研學老師的帶領下將理論知識與實景觀察一一對應,使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文化研學營第一課「走進故宮的時空」將專家講解與探訪故宮相結合,助力同學們點燃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古代建築及其整體規劃的宏觀認知,了解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及中和的審美理念,提升對傳統文化、文學、歷史、科學、建築等知識的理解水平,拓展學習思路,提高邏輯思考的能力。人文社文化研學營將繼續秉承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育理念,推出更多的高質量研學活動,將書本中的人和物延伸到場景中去,讓學生在實景中學、在實踐中悟、在實操中練,讓更多同學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

稿件初審:周 貝
稿件複審:張 一
稿件終審:王秋玲